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妈的身体越来越不成了,小半桶水,从水井提到厨房,十五步,她要歇三次。我哥我嫂都劝她安生纳福,她倔得很:我还没老,我还捡得动麦子哪。自打我哥的孩子上学那年起,她就迷上了捡麦子。她的手已经开始犯哆嗦,捏不稳镰了,每年麦季她只做一件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大福     
父亲从乡下打来电话,一开口就嚷:“儿子哎,你妈又骂我啦!”我笑:“什么事呀?”父亲说“我花500多块钱买了一张席梦思,你妈说家中有那么多床,何必再买。”我一听便明白,母亲是心疼钱了。母亲的脾气我知道,骂起人来,是越骂越起劲的,唯一能制止她的,只有我。每次父亲被骂得招架不住时,就打电  相似文献   

3.
徐光惠 《老年世界》2014,(13):20-21
一大早,我便接到公公打来的电话,公公在电话里很着急:“你们赶紧到医院来一趟吧,你妈住院了!”挂断电话,我和先生来不及多想,急匆匆赶往医院。病房里,婆婆一脸憔悴,无精打采地躺在病床上。“妈,您哪里不舒服?怎么突然住院了呢?”婆婆皱着眉头:“唉!不知道我的腰哪儿不对劲,前几天就痛得厉害,今天起床连背都直不起来了,腿也痛得不行。”  相似文献   

4.
莫非 《女性天地》2009,(3):34-35
A.我的爱情需要救场 周末,我很孤独地躺在一只辽阔的婚床上,一目十行,看着一本休闲杂志。床边的电话响了,我懒散地把书放在腿旁,斜身拿起听筒。妈在电话里说,她要来看我。我忙说“妈,您别来,还是我回家看看您吧。”停了一下,妈说“这傻丫头,妈还要看看斌斌呢。”  相似文献   

5.
一 杨泉中学时与我同桌,她成绩不太好,虽然也很努力.她妈说她怀在肚子里时呛了羊水,脑细胞呛成了浆糊. 中考结束,杨泉没有考上高中.我去省城上高中的那天,她来送我,悄悄对我说:“我有了自己的梦想,要在省城开一家进口化妆品店.”我有点懵,又有些想笑.她家经济条件不好,父母离异,她与她妈相依为命,谁来资助她开店?何况,她一小镇姑娘,进口化妆品的影子都见得少,怎么开?可是,她的眼神那么闪亮,我有些被灼到的感觉,忍不住就与她击掌“加油”.  相似文献   

6.
正“焦”不像甜咸苦酸那么迅猛勾人,但混在一众味道里,很容易就让味道有了质感和厚度。我妈说,当年还没我时,她随我爸去开洋荤,吃牛排。被问要几分熟时,我妈天真地答:“熟一点,焦一点。”于是她在剩下的一餐饭时间里,净练刀功了。按她描述,差点硌了牙,觉得那牛排能划玻璃。我妈也满腹委屈:我就不知道焦了能这么难吃。  相似文献   

7.
“我发现我不了解我妈。”“我妈,从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就已经是我妈了……”“也不知道妈妈年轻时候做过什么,喜欢什么。”上面这段有点儿绕的话出自李诞之口,在节目中这段话逗笑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8.
心里高兴     
心里高兴文/汪玫图/小穗星期天,爸没买菜,说中午下面条。爸下面条,有一手。吃得好好的,姐突然在妈的碗里挑了一筷子,“嗯?妈,你这一碗好吃些!”妈笑说:“不都是你爸一手弄的,哪还有两样?好吃,我们俩换。”“让我尝尝!”我也插过筷子来搅,“嗯,爸,怎么回...  相似文献   

9.
刘娘     
刘娘不姓刘,姓罗,叫罗玉馨,今年已90高寿。之所以人们都唤她“刘娘”,是因为丈夫姓刘。那个年代的人,夫为妻纲,连自己的姓氏都随了,以致“罗玉馨”成了户口本上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袁睿 《女性天地》2006,(4):46-46
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出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满把攥住我的食指,黏糊糊地抓着,不要命地抓着。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儿,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她手指环过来捏也捏不拢呢,竟能攥出湿漉漉的一层汗水。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她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地,一步不落地,仿佛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从她胳膊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的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棉衣     
从记事起 ,我就没看到母亲穿过棉衣 ,哪怕在滴水成冰的冬天 ,她也总是穿着几件补巴叠补巴的单衣。岁月在艰难中匆匆流过。1960年 ,我已是20岁的男子汉 ,母亲也人到中年了 ,但母亲还是没有棉衣。一天晚上 ,父亲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你妈至今没得棉衣 ,我们把栏里的小猪喂大 ,冬天一定给你妈做件棉衣。”我满口赞成。不料 ,母亲却说 :“你们父子俩在外面走动多 ,应该穿得体面一点。只要这头猪长得快 ,到时先给你们每人做件新罩衣。”转眼就到了秋天。我经过自学 ,考取了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记得是一天傍晚 ,我正在河里捉鱼虾 ,乡邮员老…  相似文献   

12.
我妈的杜撰     
正我妈年轻时,国营厂去不了,心高气傲的她被分配到街道办的集体工厂。我爸在包头学了几年手艺,在这个大集体工厂里做个小队长,我妈一赌气就下嫁给我爸了,后来才有了我波澜壮阔的人生。7岁时,我妈带我去上海治眼病,越治越坏,最终俩眼睛都看不见了。她觉得我这辈子咋过啊,就带我到黄浦江边,说:“儿子,咱娘俩一起跳黄浦江吧!”我说:“要跳你自己跳吧,我想回家。”我妈一听,这啥儿子呀,没心没肺,索性自己也没了跳江  相似文献   

13.
我忙     
我的老妈打来了电话. 她在电话里历数我一年里回家看她的次数.然后,她说得高兴,就开始控诉我回家时的种种劣迹和往家里打电话问候他们时的高速度高效率和低频率.我只好闷声打发时间,歪着脑袋夹着电话手里捧一本书边看边听,妈终于发泄完了,轮到我的老爸.我开始全神贯注地对着话筒甜言蜜话大灌迷汤--我爸最吃我这套,妈可不行,你如果回一句嘴,她能节外生枝地又说上15分钟.  相似文献   

14.
母亲离开人世已经3年多了。可是我老伴卿粉花却常常梦见和婆母在一起,依然天天为她洗脸、梳头、修指甲,和她谈笑风生。老伴与人说梦,总讲婆媳梦里相处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记。别人说她,是因为你们婆媳的感情太深太好了。提起老伴,家乡的人没有不夸领的。我父母说她是块“贴心肉”,邻居称她为贤孝忠厚的“敬老第一媳”。在我的家乡,方圆好几里,都说她是最孝顺的好媳妇。说起老伴与我母亲的婆媳情份,还真有天赐之缘。那是1954年的夏天,妈跌断的腿还未好利索,她从大姑母家一被一破地往家里走,背上还背着个几公斤重的袋子。路过…  相似文献   

15.
外婆的世界     
第一年,向日葵漫野开放的盛景照亮外婆人生最后一段道路.仿佛是我唯一的安慰.仿佛我无法给她的勇气与热情,葵花给她了. 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一段时间. 有一次我妈打电话给我,非常害怕的口吻:“娟啊,你赶快回家吧,情况有些不对……” “是不是外婆她……” “唉,你外婆越来越不对劲儿了,你要是看到她现在的样子,肯定会吓一大跳.天啦,又黑又瘦,真是从来也没见她这么黑过,是不是大限要到了?你赶快回来吧,我很害怕……” 我赶紧请假回家,倒了两趟车,路上花了一整天,心急如焚.到家一看,果然外婆脸色黑得吓人,并且黑得一点儿也不自然,跟锅底似的.  相似文献   

16.
妈走得太匆忙了。日子正一日一日地好起来,妈就走了。 听到妈病危的消息,我悲痛欲绝,十万火急坐火车换汽车赶回家,只为见妈最后一面。 妈是苦命的,爸老早就扔下我们,妈却在那几亩贫瘠的红土地里挖出吃食来,供哥和我吃饭、上学。  相似文献   

17.
双口 《老人天地》2013,(9):26-27
有一天,张冬梅问杨赤:“你为什么对我妈这样好?”杨赤说:“你妈就是我妈,妈有病了,风烛残年了,最需要抚慰,我这样对她,她内心会暖暖的。还有,我爱你就要暖你的心,我对你妈好,也是暖你的心呀!”  相似文献   

18.
那一年,她上中学. 放暑假,去同学家里借书,快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同学说:"你别走了,在我家住一宿吧!"她说:"不行啊!我妈会杀了我的,她给我定了规矩,外出时不能在外面留宿." 同学吐了下舌头说:"你妈把你当公主培养呢!"她笑:"什么公主?有我这么破落的公主?我妈就是把我当成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  相似文献   

19.
<正>在她的婚姻生活里,大姑子如阴霾般如影随形:出主意让她未婚先孕、大包大揽帮她带孩子……他们两口子的生活和一举一动,她事无巨细,统统都要来掺和。丽华当初决定嫁给周永新时,她妈是不同意的。周永新来自农村,比丽华大8岁,个头不足1.6米。丽华使出"杀手锏"——"我怀孕了"。得,奉子成婚。周永新的母亲早逝、父亲多病,很多事都是姐姐周永红说了算。姐姐陪他去丽华家提亲时对丽华妈说:"我娘死得早,长姐如  相似文献   

20.
七嘴八舌     
有妈后便“再无宁日”
  发言人:陆先生
  妈妈自从进了我的朋友圈,我便再无宁日。开始的时候,我是向我妈开放朋友圈的,结果稍微发点带情绪的信息,刚发完就会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会从中解读出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吵架了?工作不顺心啦?跟朋友闹得不开心了?钱又不够花啦?后来每次要发什么信息到朋友圈里,或者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都要先顾及父母会怎么想,会不会一发完一个电话就来了。有一段时间,我干脆不在朋友圈里发信息了。但是我总得表达我的心情。所以给我妈设置了朋友圈的权限,不让她看到我发的所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