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母亲目不识丁,但在我的心目中,母亲永远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让我一辈子读也读不完。母亲一生穷苦,嫁到我们张家后,就没有过过一天轻松日子。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是个病秧子,长年累月生病,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生火做饭,缝补浆洗,家里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做。那时母亲还没有参加工作,靠没日没夜地给他人做鞋子,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无数个夜晚,我睡一觉醒来后还  相似文献   

2.
马佳年,一位平凡却坚强的早产儿母亲。起初,她尽其所能寻求帮助,想法很单纯——救自己的孩子!而在求助的过程中,她遇到很多人,得到太多的帮助,由此开始身体力行经营着自己信奉的公益事业,以“大家帮助大家”为口号,创立了国际范围内最大的华语早产儿沟通平台早产儿联盟。  相似文献   

3.
更正     
周范恒 《老年人》2006,(7):31-31
母亲知道我的工作忙,因此,当我吞吞吐吐地说出第二天就要走时,她倒显得很干脆地说:你也是有工作、有家室的人,忙你的去吧,不要牵挂我.我是回娘家为母亲过70岁生日的。在家里的这几天,我总想帮母亲多做些事,但她却总不让我插手。我要回长沙了,临走时母亲把我叫到一旁,小声地说:“范恒,能不能帮我剪一下脚趾甲?”一向要强的母亲从来不求人,尤其是自己能做的事绝对不会找人帮忙的,可如今她真的老了,腰也弯不下,眼也看不清,自己的脚趾甲都没法剪了。看着母亲神情不安的样子,我的心一阵发痛,马上转身去端洗脚盆。母亲抢过盆子,从厨房里打来了一盆…  相似文献   

4.
优雅到老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上海繁华里的女儿,常常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有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似乎没有更多的闲情和逸致,来让清贫的生活,因此闪亮起来。这是父辈们厌倦也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  相似文献   

5.
难释的内疚     
胡青 《老人世界》2014,(10):32-33
人到老年,往往就容易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里,盘点着自己,一段段一件件,反反复复想来想去,特别是那些使自己愧疚的事情。我对已去的母亲和爱人就是这样,一想就觉着对不起她们,心里就难过,要掉泪..也许把它倾诉出来。心情会好些。先说我母亲。解放前,她25岁就守寡,拉扯着我姐弟俩艰难度日,她做饭擀面条时还身上背着我,我姐姐依在她身旁,三人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6.
正从我有记忆开始,她来我家串门就只是一件事——发牢骚。她时常坐在我家的藤椅上,说着自己的各种不满——对婆婆的不满,对先生的不满,对儿子的不满……后来,我母亲也有些烦了。一见到她,就佯装在里面干活,笑意盈盈却不理她,她便识趣地往别家去了。就这样,她便不怎么来我家了。后来,听说她得了轻微的抑郁症,时常一个人在家喃喃自语。母亲很惊诧,好像是做错了事一般,说自己不该明里暗里赶她走,可我一点也不奇怪,她的不幸,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孩子,我应当让母亲,生活在属于她自己的"家"里。哪怕,她一个人住,我有多么不放心;哪怕,为了探望她,我要不停地在两个城市间奔波……为了说服妈妈搬来和我一起住,我差点强行卖了她那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些霸道,可我真的是为了方便照顾她。爸爸去世后,那栋房子也好像进入了暮年,今天水  相似文献   

8.
焦晓辉 《老年人》2013,(10):36-36
父亲家和母亲娘家相隔50里,父亲兄弟姐妹七个,人多家底薄,困窘无须赘言。而母亲是独生女,独女一枝花,日子自然比我父亲过得好。父亲和母亲从小就认识,且从初小到初中都是同学。父亲读书成绩好,人又老实本分,这让我的母亲对他心生好感。父亲初中毕业那年,爷爷生了重病,父亲只得辍学回家照顾家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为了家人的生计,经常饿着肚子外出卖苦力。母亲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父亲,经常独自叹息,恨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心上人。相反,父亲出身寒微,虽说也喜欢我母亲,但他从不开口提及。母亲看透了父亲的心思,知道自己如果不主动,父亲是永远也不会捅破那层"窗户纸"的。于是,等父亲一有空,母亲就约她去河边丢石子,或者说着话儿沿铁路走一阵。  相似文献   

9.
【阿成的故事】我的母亲重男轻女,她常常对两个姐姐指桑骂槐,对我的期望却很高,管教也很严,我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生活。上大学后,我如出笼的鸟儿,暂时脱离了母亲的管束,还交了一个善良、聪慧的女朋友。在姐姐和爸爸的帮助下,母亲最终接受了我为她选择的儿媳妇。我平生第一次为自己做了主,心里非常高兴。没想到一踏入婚姻的大门,我就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我不会做家务,妻子手把手教我切菜、洗碗,我觉得这是家庭的乐趣,可母亲指责我怕老婆,她还经常挑剔妻子:"这菜怎么没味道,也不多放点盐!穿那么  相似文献   

10.
在那场“红色风暴”之中,她是“知青父母”的私生女儿。更让她尴尬的是:在媒体的帮助下,她终于有了父亲的消息,但父亲出于对自己隐私的顾虑,却不愿与她相认,而母亲又不知身在何方……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养身父母以博大的情怀最终包容了她。  相似文献   

11.
保红 《老年世界》2013,(13):13-13
四姨是我母亲的亲妹妹,小母亲3岁。她从小就很聪明,特别是她那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人见人爱。不知道的人,根本就看不出她是一个既聋又哑的残疾人。四姨心地善良,她常常把自己穿半旧的衣衫,送给衣不遮体的乞丐,也常常把到嘴的饭菜,送给那些孩子多、吃不饱的母亲,她知道:孩子嗷嗷待哺,母亲吃不饱,哪来的奶水呀。母亲生下我第二天,我还未吃上奶水,母亲就与世长辞了。没有办法,爸爸不能瞅着我活活饿死,就把我送到外婆家,计划把我送人,这样,也好留下一条性命。四姨知道了要把我送人,说什么也不让。外婆气急了,用手和四姨比划着:“不送人,你养啊……”  相似文献   

12.
殷卫 《老年世界》2006,(1):20-21
看电视台采访一对母女,女孩18岁了,可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导致重度残疾,只能躺在床上。孩子的母亲数年如一日地精心照顾着她。说起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女孩几次都哽咽了。母亲坐在旁边,紧紧握着孩子的手,看见孩子哭,就帮她捋捋头发或是轻轻拍拍她的背。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主持人问孩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说如果有可能会帮助她实现。女孩没多想就说:“我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可惜永远都实现不了,可是我依然想说出来—哦想做我妈妈的妈妈。”这个心愿确实很新奇,  相似文献   

13.
三个爸爸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分开了,她被判给了母亲,是由姥姥一手带大的。她这里说的"三个爸爸",一个是姥姥口中的爸爸——太好,一个是妈妈口中的爸爸——与姥姥描述的完全相反,另一个则是她自己见到的爸爸——姥姥说:"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米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姥姥因为我没有"父爱"而格外地心疼我。看着邻居的父母双双拉着孩子的手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母亲90高龄了,身体还相当健康。近些年,她经常唠叨:“我这个家呀,什么都好,可惜的就是有3个儿女不在身边,大女儿在江西,二儿子在广东,三儿子在安徽,见个面不容易。在身边的几个儿女,又各有各的事,打个电话只听得到声音,却看不到人。”每当这时,我就明白母亲是在想自己的一个个儿女了。人老了怕寂寞,我理解母亲,她是想儿孙围着转,尽享天伦之乐。去年夏天,我在广东的二哥退休后,回到湘潭老家,陪伴了母亲好长一段日子,乐得母亲笑呵呵的。今年春节,儿孙们相约,20多人聚集在老人家身边,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年,还照…  相似文献   

15.
我始终信仰着,陆远知故事里的每一个结局。1、照辈分来说,你是该叫我一声师姐的母亲决定赶赴遥远的灾区是在一个月夜。她说,她很快就会回来。"麻烦你每晚给她讲一个睡前故事。"母亲把我托付给陆远知,"她一个人能照顾自己,只是晚上偶尔会腿疼,到时你讲个故事,转移一下她的注意力就行了。"穿着棕色线衫的男子接过母亲的故事本,开始给我念那些陈旧的,关于妖精和人类的故事。而我,在小腿抽搐和故事无趣的摧残下,不得不一次次进入梦乡。可我从月圆等到月缺,把上弦月等成了下弦月,直到天空中孤零零的月光再也没有落进老宅深处的花圃  相似文献   

16.
继母兰姐     
昨天,一个叫哲毅的小男孩出生了,我有了个弟弟,在电话里听得出爸有多高兴,我也真高兴,真为兰姐高兴,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是啊!像她这样的好女人,是该同时拥有亲情和爱情的时候了。这么多年了,对于爸,她一直是个好妻子,对于我,她一直是个好母亲。虽然她不是我的生母,但她所付出的一切,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母亲虽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17.
陪母亲逛街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一个人过。虽然小弟与她在一个城市里,但小弟也有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关键是小弟得了一种很难治愈的病——股骨头坏死。电视里经常播这种病的恐怖镜头广告,一看到那些大腿扭曲的病痛者,我就会想到小弟。小弟其实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更别说照顾母亲了。  相似文献   

18.
丁宁 《老人天地》2014,(1):46-47
石大姐:你好!看了你的来信,我很理解你。你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而且你的财产归你个人支配,你母亲的愿望不足为凭。但你也不必太动气,毕竟你也是退休之人了,也要多保重。你母亲已是风烛残年的人了,对这些事还是不要太计较吧。你母亲现在基本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每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孤独寂寞就不用说了,她希望你能照顾她,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老人有对“说话”的渴望,人的社会性使说话成为人的内心非常重要的需求,如果这个需要不能满足,心理状况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各种心理及生理疾患。这一点需要你多理解。我也想劝劝你,你也步人老年了,还是做一个豁达开朗的人吧,摒弃处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事事以自己为衡量尺度的思路,因为这样不仅活得很累,而且十分烦心,得不偿失。人到老年,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子女。而子女们呢,又常常是有心无力。你从内心深处了解你的母亲吗?她对你弟弟的偏心,除了传统偏见之外,有可能是她自己内心不安的一种表现。她有可能性格比较强势,心里希望获得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她的内心需要得到儿女的爱来满足。她自觉不自觉地牺牲了你的利益去取悦儿子、儿媳,这对于你而言,是不够公平,但你应该尽可能地站在母亲的角度换位思考,多多宽容她。母亲年纪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总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从你那里索取些,这样做当然不对,但可以理解,宽容其实也是在尽孝。  相似文献   

19.
周礼 《老年世界》2010,(15):18-18
十多年前,大姐和我参加了工作,先后离开了老家,然后在异乡成家立业,结婚育子。从此,我们一家人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我在一方,大姐在一方,母亲在一方。我和大姐都曾想接母亲与自己同住,但固执的母亲就是放不下家乡的一草一木,坚持要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们明白家乡是母亲的根,在母亲的意识里,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我们无法说服母亲,只能每月多给母亲寄些生活费。  相似文献   

20.
雨薇刚从国外回来,她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我,希望我能帮她解开心头的郁结。在宾馆大厅,美丽的雨薇紧握手中的茶杯,平静地诉说了她与自己母亲不堪回首的爱恨情仇。我听后喟然长叹,又感到一阵惊恐。一幅"依偎图"竟惹得母亲大动肝火我母亲黄宪梅是中南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她天生丽质,再加上保养打扮得当,40多岁了风韵犹存。我是独生女儿,继承了母亲的美丽,从小就是母亲的掌上明珠。我爸爸是个小公务员,在我母亲眼里没什么份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母亲开车的司机王鹏程渐渐成了母亲最信赖的人。王鹏程是个身高1.80米、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每次见到他,我都忍不住多看他几眼。1997年8月,我考上了北京某外国语学院。寒假我回家的时候,妈妈总叫王鹏程过来吃饭。这时我才知道王鹏程已成了妈妈的干儿子,于是我们俩就成了干兄妹。1999年9月下旬,我们那个城市发生了一起抢劫银行的案子。干哥哥王鹏程开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