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2000,(4)
问 :享受离休待遇的条件是否有新的规定?答 :没有。基本条件还是国务院1982年4月10日国发〔1982〕62号文件的规定 :“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 ,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 ,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问 :近年来 ,有些文件出现了“离休人员”的称谓 ,怎么理解?答 :“离休人员”与“离休干部” ,从主体上讲是同一含义。首先 ,必须符合离休条件 ,即符合国发〔1982〕62号文件中的规定。其次在国发〔1982〕62号文件之后 ,有关职能部门还作了一些相应的补充规定。例如劳人老〔1982〕10号文件第一条规定 :“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 ,一九四八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又如 ,劳人老〔1983〕34号文件对原是干部现在是工人的作出了“具备下列条件者 ,方可办理离休”的规定 :“(1)建国前在我党领导下提拔为脱产干部的 ;(2)当干部的时间必须长于当工人的时间(在处理这个问题时 ,建国前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可视为干部工作年限与建国后当干部的时间合并计算) ;(3)不属于因犯错误、受处分而安排当工人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建国算起已有45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意义是不一样的。建国初到“文革”前,社会保障制度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它是作为解放区实行供给制的自然延伸和低工资制的必要补充而存在的。十年的“文革”时期,社会保障制度被当作“修正主义”货色受到批判,由于机构瘫痪,许多社会保障项目实际上已被取消。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恢复社会保障制度,并将之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工程”。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3.
“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触动了数以万计的年轻生命 ,此运动中最为醒目和被述说最多的是“老三届”。“老三届”特指文革开始时在校的中学生 ,又称 66- 68届中学生。他们出生于建国前后 ,成长于比较特殊的年代。文革前的“理想主义”是他们接受的启蒙教育。文革中他们的教育生涯被打断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革命”的洗礼。随后而来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经历了一次剧烈的生命转折。从此 ,他们的生命轨迹发生改变 ,激情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遭遇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平淡和琐碎 ,被日复一日地消磨 ,原有的生命意义似乎…  相似文献   

4.
冀老宣 《老人世界》2011,(11):58-58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企业校委员会以“做好企业老年大学工作,实现老年教育工作创新发展”为目标。于2011年9月16日在河北邯钢公司召开了华北西北片2011年会。邯钢公司党委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年会。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延卿参加会议并与十六个企业的老年大学校长、代表进行了企业老年大学发展研讨。  相似文献   

5.
戏歌祝寿     
戏歌祝寿余致忠雨后初晴,阳光灿烂。怀化地委党校一行4人,前往离休干部李殿甲家,祝贺李老70大寿。李老是吉林人,1948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为解放全中国立了大功;建国后为建设新中国勤勤恳恳,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成绩;离休后仍在发挥一技之长,凡是有...  相似文献   

6.
信息平台     
《老年人》2001,(9)
衡阳县敬老又有新举措衡阳县今年出台了敬老新举措:一是从县财政拨出26万元,一次性补发2000年底以前全县企业离休干部的“两费”拖欠款;二是将经委、轻工、商业系统的11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和政策性补贴改由县财政统包,其医药费参加公费医疗统筹;三是继续筹集敬老解困基金,由县财政局设立专户,规范管理;四是将县关工委、老年大学、老年体协的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龙朴建通道县老龄委组织退休医师下乡义诊通道侗族自治县老龄委日前组织离退休医师到边远山区义诊,为群众看病,答群众疑难。文社权鼎城区逆江坪乡老干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要说说“知青”,我忽然想到,词典里是不是收了这个词?到网上《词霸》里一查,有。“中国在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知识青年的简称。特指那时受过中等文化教育,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青年。”这条解释还挺准确。文革前下乡或回乡的学生,如邢燕子,叫“知识青年”,不简称“知青”。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大学生,无论到工厂还是到农村,也不叫“知青”。就是文革中毕业(或实际肄业)的高中、初中生,分配到工厂、参军,或待分配留城的,也不叫“知青”,“知青”就是这词条里写的,“特指”的“上山下乡参加劳动”的中学生。我就是一个知青,撰写这词条的说不定也是个知青。要说这词条还有什么不足,我认为最后一句应该是,“以后又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年”。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重要,现在回头去看,实际比“上山下乡”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周年之际 ,从社会学的视角 ,较为系统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分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之间的关系 ,是极有意义的 ,也是很有必要的。我想 ,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学者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周年的最好方式之一。一、80年概述 :“合” -“分” -“合”轨迹的启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学的关系 ,大体说来 ,可以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约 30年、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约 30年、改革开放后约 2 0年三个时期来考察。在建国前的第一个时期 ,以共产党人为主的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尽管还不是主流学派 ,但却产…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导刊》2012,(7):21-21
马宇,观前街道察院场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原为怡园幼儿园老师,2001年8月进入社区工作,先后担任社区主任、工作站站长、党委书记等职。作为一名社区当家人,马宇将工作心得总结为“加减乘除”工作法。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和谐社会的时候,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是在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应当说,这是一顶不算太小的政治帽子。在农业合作化实现以后,原来的地主、富农都参加了劳动;在公私合营实现以后,民族资本家转化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这种新情况下,原来的势不两立的两大对抗阶级作为“阶级”整体已经不存在了。党的工作重心早在建国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确定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怎么建国多少年后又大搞起阶级斗争来,甚  相似文献   

11.
曾思玉是我军著名战将,长征途中他为毛泽东送过绝密信,延安时期担任中央警卫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初期,他临危受命,就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并兼任湖北、河南两省党政一把手等要职。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时常入住武汉东湖宾馆,与曾思玉接触频繁,私交日深。不久前,  相似文献   

12.
我看冯牧     
我是粉碎“四人帮”不久认识冯牧同志的。那一年我从新华通讯社调到了《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他当时是文化部政策研究室的领导人,住在黄土岗作协的宿舍里,因为编辑上的事情常常去向他请教,也向他约稿。作为文革重灾区,文艺界满目疮演,百废待兴,到处呈现出一片凋零破败的景象。全国作家艺术家的团体——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还没有得到恢复,《人民文学i当时挂在国家出版局。有些本来应该属于协会来出面办的事情,不得不由这家杂志出面来办。冯牧在文革前先后担任过《新观察z杂志的主编和《文艺报》的副主编,在文革中曾经被打成“现行…  相似文献   

13.
1966年我在应城县三合区任书记,“文革”伊始,各级组织都瘫痪了,而“文革”中派系林立,情况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稍一不慎,会铸成大错。过去,我们是依靠上级的指示工作的,此时,省、地、县委已是泥巴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那么,靠谁呢?  相似文献   

14.
衡阳县落实乡镇离休干部待遇乡镇离休干部待遇的落实,在农村撤区并乡之后已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对此,衡阳县解决的办法是,离休费、医药费由县财政统一负责,其它生活福利待遇由所在乡镇优先落实。衡阳县在乡镇的有24名离休干部。乡镇财政“分灶吃饭”以后,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上了房东家的“三妮” 我是在”文革”前上的大学,从北京一所美术院校毕业后,我没有到分配的单位报到,而是回到我当年写生的地方埋头创作。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1997,(9)
问:建国前半脱产的乡干部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被确定和改正后能否办理离休?(常德市李永祥)答: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组厅字[1991]4号规定:凡按中央组织部《关于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座谈会纪要》(中组发[1988]10号)将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改为建国前的半脱产乡干部,一般可以办理离休。原已退休,按此函改为离休的,改办前的退休费与离休费的差额不予补发。问:建国前在村供销社参加工作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岳阳市周永国)答:根据国家人事部入退司函[1992]4号文件精神,关于建国前在村供销社参加工作的干部能否办理离休的问…  相似文献   

17.
1978年年底,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去看望费孝通先生。此时父亲(潘光旦)已去世11年了,这是自“文革”劫难后,我第一次见到费先生。我们都没有谈及十几年的遭遇,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不久后,我被借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费先生指导下开始查找整理父亲的遗稿。此工作开始不久,1979年,中央决定重建社会学学科,我就随同费先生调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参加了社会学学科重建工作。1985年,我又随同他到北京大学建立了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此后,我一直担任费先生在学术工作方面的助手。  相似文献   

18.
张鸿志 《老年世界》2010,(17):29-29
我爱好剪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没有间断过,就是“文革”那阵子,也没能阻止我对读书写作和剪报的兴趣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参加了建国以后武汉市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是 1954年召开的,会上有一项特殊的议程,就是讨论李达的党龄从何时计算的问题。 李达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过党的“一大”、“二大”,担任过党中央宣传主任。在党的历史上,他创办了第一本党刊──《共产党》月刊,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上海平民女校。建党早期,他还在长沙和毛泽东等同志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可以说,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建树…  相似文献   

20.
瞿继娟 《现代妇女》2014,(1):196-197
纵观一百多年以来的历史,甘肃石窟的发现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之间的外国探险家发现科考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建国前的民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发现科考阶段、建国后到文革前的政府文物普查发现保护阶段以及文革以后的科学考古发掘保护阶段。这一过程体现出我国近代考古学的逐步建立,以及将考古学的方法逐步运用于石窟发掘与保护进而建立石窟寺考古学学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