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贯中籍贯“东原说”辨论杜贵晨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历来主要有四说:(一)东原;(二)钱塘;(三)庐陵;(四)太原。其中(二)、(三)两说虽然也有文献可征,但是均属"故老传闻"性的记载,近世学者多不重视。因此,关于罗贯中籍贯的讨论,实际只集中在"东原说"...  相似文献   

2.
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贯中的籍贯应为山东太原杨海中一关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籍贯,本世纪30年代之前所见资料记载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但比较确切的说法:(一)东原人1.百十五回本《水济渤署“东原罗贯中编辑”;2.百二十四回本《水游传》署“东原罗贯中参订”,3.万历本...  相似文献   

3.
“教育浪费”论析马和民“浪费”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呈现于各种形式的社会生活中。从根本的意义上说,浪费的形式表现在三种社会过程中:一为生产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过程)的浪费;二为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浪费;三为消费过程中的浪费。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生...  相似文献   

4.
《周易》思维论袁作兴,蔡和平(长沙电力学院)(湖南省资兴市教委)流行的《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前者(称《易经》)成书于西周初叶,非一时一人之作;后者(称《易传》)基本上成于先秦,乃战国时期的著述,是《易经》最早的注释。几千年来,人们都在研究...  相似文献   

5.
两个罗贯中     
有两个罗贯中,一个是小说家罗贯中(约1280-约1360),山东东平人;一个是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约1397),山西太原人.他俩不仅籍贯不同,而且年龄差别很大,小说家罗贯中比杂剧家罗贯中大约年长四十几岁.《水浒》应为罗贯中、施耐庵合著.  相似文献   

6.
表示货币买卖和交易的词,古今常用买、卖、售、贩等表示;文言中常见的另有市、粜、籴、货、购、酤、沽、鬻、粥、商、贾之属。这些词按其意义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买进所谓买进,即以钱财换进物品。表示这类意义的有买、籴、购、贳(Shi)等。①郑人有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②买五人之而函之,卒与尸合。(张溥《五人墓碑记》)③杂扮籴米百姓三人同上。(无名氏《陈州粜米》)④单衣者谁子,贩籴就南府?(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例①②“买”指把东西购进来,“购买”乃其本义,古今意义相同。成语有“买椟还珠”…  相似文献   

7.
罗贯中《三国演义》封了蜀汉“五虎将”;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也有梁山的“五虎将”。但“五虎将”者不见于历朝职官建制,即使是平话戏剧创造,它也是一种与武人的荣誉称号,并非是作官衔授与的。 古史多记以猛虎比喻勇猛的将军。见于陈寿《三国志》称关羽张飞,就有“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蜀书》卷六评);“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吴书·周瑜传》)。此当是后世“虎将”一说。但冠有“五”,即要追溯于它了。  相似文献   

8.
三国夷陵之战,刘备“连营七百里”说,出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初,帝(曹丕)闻备(刘备)兵东下,与权(孙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据此敷扬,于第八十三回写有:“自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始作为俑,后人多以此为据。与此稍后的大文人徐文长亦宗其说:“譬如陆逊束炬,先攻一营,遂晓破蜀之法,连营七百里,一日席卷”(《徐文长文集》卷二十《注参同契序》)。本世纪若干专著和大中学校教科书也多同此说,如马植杰…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及相关问题崔璇,斯琴内蒙古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几乎都集中在中南部地区。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河套人化石和由河套人创造的萨拉乌苏文化;发现了大窑和前乃莫板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窑文化的石器制造场,以及大窑旧石器时代早期石...  相似文献   

10.
从甲骨文的易说到有易与易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甲骨文中的"易"甲骨文有字小。一人一)、)(等诸形,我看都当释作易,前者为易之简体,后者为繁体,本像两容器将所盛液体相倾注承受之形,是象形兼会意的字,有更易、改变的意思,会意为赐予。简体乃取繁体之一部分而成。金文中除多见简体的易字外,也有作繁体的。(经)(传)中常用的赐以及赏赐意义的"锡"字都是后起字。(说文)曰:"易,晰易、烟蜒、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日从勿。"许慎《说文》所言皆非事实。郭沫若《由周四德器的考释谈到殷代已在进行文字简化)(《文物)1957年7期)一文中认为,七Y(…  相似文献   

11.
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认识。多数人坚持《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著作权归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元末明初说,根本没有确实证据。试问,嘉靖以前哪一本书里记载过元末明初戏曲作家罗贯中写了《水浒传》小说?哪一本书里记载过元人施耐庵的身世经历并创作《水浒传》?朝廷的哪一条禁令提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屈原的“绝命词”,《职大学刊》1993年1期刊周建忠先生《楚辞研究热点透视》(五),文中举出古今七种不同的说法,即1.《怀沙》说;2《惜往日》说;3.《悲回风》说;4.《桔颂》说;5《哀郢》说;6.《离骚》说;7《九歌》说。就我所见,建忠先生遗漏了第8种说法:《远游》说。中国比较文学的先驱之一的梁宗岱先生,1934年曾撰《谈诗》一文(后收入《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北京),从比较文学乃至比较文化的角度提出:《远游》“说不定是他(按指屈原)最后一篇作品”,是屈原“在思想底夭空放射最后一次的光芒…  相似文献   

13.
方东美的哲学观余秉颐方东美(1899-1977),安徽桐城人,毕生从事哲学与文化的研究,著述宏富,是港台地区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关于哲学,他说:“哲学思考至少有三种途径:(一)宗教的途径,透过信仰启示而达哲学;(二)科学的途径,透过知识能力而达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学与史学均很发达,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不同程度的互渗。诗之渗透于史,表现在从《左传》以来的多种史书中,都有意无意地引诗入史,形成中国中书中中有诗的独特风貌。而史之渗透于诗,也十分多见。概而言之,约为两端:一乃说诗者以诗证史,或以史证诗,有所谓“诗史”之说;二乃作诗者以诗咏史,在诗体中有咏史一格。二者构成了中国古代诗体介人史学的两种不同方式,通过透视这两种方式,以及说诗人对这两种方式的不同观念,可以见出中国古代说诗者对涉及到史料、史实、史法的作品所表现出的二律背反现象。诗史——说诗者对…  相似文献   

15.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题曾良(内江师专中文系副教授)一、作者非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又名《残唐五代史演传》、《五代残唐》,以下简称《残唐》)①六十回,旧题“贯中罗本编辑”,“李卓吾先生批点”,“若士汤显祖批评”。对李卓吾和汤显祖的评点,学术界几...  相似文献   

16.
谈金元词中的藏头体潘慎藏头词是金元道家词中独创的一种词体,严格地说,乃是一种游戏笔墨之作。这种词体,乍读起来,会被它弄糊涂了,总是读不成句,如果在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强作解人,硬要去标点,就会出洋相。在《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中有不少藏头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说清问题,应该先明确“文学批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据韦勒克考证,“在希腊文中,‘Krites’意为‘判断者’,‘Krinein’意为‘判断”’①。这是“批评”(Criticism)一词的词源学意义。判断有两种,一是判断真假,一是评价好坏。在以后的发展中,“批评”一词千变万化,但是这两种含义却延续下来。培根在《学术的进展》(1605)中指出,批评性的知识有五个特点:“(1)涉及对著者的正确校勘与编纂;(2)涉及对著者的解释和说明;(3)涉及作品的系年,在许多情况下,系年为作品的正确解释提供了重要线索;(4)涉及对著…  相似文献   

18.
王思任文学思想畋论金一平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遂东、连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著名文学家。所作有《王季重十种》等。鲁迅曾征引他的会稽“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污纳垢之地”表达民族气节;周作人、林语堂等则满口称誉他的小品文,施蛰存编...  相似文献   

19.
论稻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作文化是以稻作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社会群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实质就是稻作文化。岭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以此为中心,向北跨五岭,过长江,越黄河,直至关外;向西,过横断山脉直至印度;向南经印支直至南洋群岛;向东跨海直至日本九州。稻作文化散布东亚和南亚,岭南是个起点。一、岭南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关于稻作的起源,国内外学者有三说:(1)外源说,日本学者把稻谷的粳、粘分为日本型、印度型或印尼型,如加藤茂苞(1928)、松尾孝岭(1952);(2)长江下游说,如安志敏(1984…  相似文献   

20.
人:宇宙的“本质镜”程广云“本质镜”说的两则要义是:(1)事物的现象作为事物的“本质镜”,(2)人或人的意识现象作为物质世界(宇宙)的“本质镜”。“本质镜”说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事物,其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表现为外在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