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老子即老聃(约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我国美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在《老子》一书中,从哲学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美学观点,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四个方面试对老子哲学中的美学观点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引起同道者的深入讨论。 一、老子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老子的美学观点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道有着直接的联系。老子的美学观点,实际上是他从道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所得出的 相似文献
2.
田耕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老子的“道”不是实体,而是创生万物的功能过程;老子设“道”,是为了展示“道”创生宇宙万物的方法。“无为而不为”是自然主义的方法,是“道”发挥创生功能的唯一方式。作为过程的“道”,实质上只是个无目的的而合规律、合规律而合目的的逻辑程式,它昭示的方法论思想是:必须以合规律求合目的;必须以无目的求合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有为”与“无为”的性质都是二重的,二者是既相对待而又互补的方法。老子对人生智慧的最大启示,就在于提出了“顺其自然”的自然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余骥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2):33-35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上,哲学的发展始终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尤其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不论是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球学说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还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的发展都极大的促进了人类对茫茫宇宙的认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是中国哲学史上很早出现而又涵意纷繁的最能体现中国文化思想特色的根本概念之一。在对道的不同的解释中,尤以老子的道最具典型性。然而老子对于道的本质的论述又很模糊。从老子把道当作是产生世界的本源,是事物运动的规律等的看法中,认为老子的道并不是某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实体”,它只是对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及其运动规律的一个总括的把握,它是一个表示世界的普遍性的高度抽象的概念。以道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一切,它就具有了某种哲学本体论的意义,并且与认识论紧密地联系起来。依此较全面地论述了老子道的性质及其与中国哲学史上一些哲学范畴的关系问题。试图澄清对于老子道的本质的看法中不同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李志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9-12
从《老子》文本的文字训解入手,一改前人对其书中宇宙观的基本解释。以“道”为实际因果性,“名”为语词概念。“无名天地之始”的“始”是包括现在的未来,而未来为无。“有”是固定了的过去,是实在。“玄”是现在瞬刻。《淮南子》曲解老庄宇宙观的有和无为宇宙创生论,而先秦的荀子和《易.系辞》继承老庄,没有曲解。 相似文献
6.
7.
张建青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07-110
在当代条件下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文本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揭示其本来意义,澄清由于历史的原因而附加其上的种种误解和误读;其二阐扬和彰显其当代价值,实现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自觉地借鉴并合理地运用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军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哲学革命在根本意义上是哲学观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哲学观.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人具有双重生命:自在生命与自为生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这样,马克思确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哲学观,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在哲学史上,这种新哲学观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谢扬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4(4):23-26
本文认为老子伦理哲学要点:1.以“自然”为伦理的基础和普遍合法性前提;2.不假名教,弃名教异化而从实;3.确立纯粹道德主体;4.建构宇宙伦理学模式。老子的伦理学思想对建设当今生态伦理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子哲学的生命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人求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对生命及其精神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架构是老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在老子思想体系中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有机统一 ,与此对应 ,生命也依次呈现出“真”、“和”、“静”与“朴”的精神 ,它们是道在不同生命层面上的具体显现 ,具有层次性、个体性和本体性的物质。这些精神代表着生命的理想状态 ,指引着生命走向完善 ,走向超越 ,它们经过历史与传统的积淀 ,实际上已成为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展示出其独特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1.
林衡勋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2):14-19
以港台著名学者牟宗三先生的提示为参照,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大开大合大律和基本模式.其中由先秦两汉之后的魏晋到宋明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的大开合,自明末至今为主要面对并消化吸收西方异体文化哲学的新一轮大开合.这新一轮大开合任务异常艰巨且存在变数,至今尚远未完成.还论及大开大合大律与文化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堆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本文拟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老子哲学作一些研究。本文认为,老子哲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追溯思维、负面思维和循环思维是老子哲学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它们的有机统一,形成了老子哲学思维方式的主干和无为而无不为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宁新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48-52
老子哲学崇尚“自然”,所谓“自然”就是自是、就是自在.这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他的人性论.在“自然”的意义上,有“上善若水“自胜者强”的人格追求.而“无为而治”是其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王福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62-65
《道德经》是部涉及面广的哲学论著,在诸多方面中,一条贯彻始终的思想宗旨是“道论”。本文从四个方面定位生存哲学,并阐述在理解原文原意基础上的意义延伸。(一)道是万物的本质和根源,为世界的存在寻找根基。(二)道是认识的界线,“为学”不同于“为道”,限定认识不等于“弃智”,说明“为学”是什么。(三)“为道”其根源在于“道”的存在,根源之“道”。其重要作用在于对“为道”的信仰范导。(四)“德”是重要的道德范畴,存在的根据是“道”的显现。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它所蕴含的近代思维方式的因子。 相似文献
15.
李堆尚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
圣人,是老子崇拜的偶像,是老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在老子看来,圣人不仅具有超常的统治原则和统治策略,而且具有超常的人格和超常的认识能力。老子哲学对圣人的多重规定,体现了老子哲学无为而无不为的价值取向,具有得失相兼的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6.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其史官身份、历史意识和道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周代的史官,老子对于三代以来的历史有贯通的认识。老子善于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现实政治社会的动荡不安,强烈批判“无道”而推崇“有道”。以“道”作为形而上的本原和依据,成为历史真正的“开端”和“根据”,亦是老子历史哲学的突出特点。老子对历史进行哲学化的思考,以精炼而深邃的“诗化”语言表现出来,为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发展开拓了宽广而深远的领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反映出老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7.
曹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直言命题与关系命题并列起来,并因此把直言命题的推理与关系命题的推理并列起来,似乎它们是不同种类的命题或推理。这在客观上阻碍了人们对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的深入研究。本文从“直言命题是关系命题”这个观点出发,刻划了换位律的一般形式结构,并以此说明了换位律的一般意义,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与关系命题及其推理在形式结构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老子、老子之道与道教的发展──兼论“老子化胡说”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修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97,(4)
老子道家以其对宇宙人生的独特思考和富有魅力的人生哲学而得以绵延不绝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及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地就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并发展的。道教利用并神化老子和老子之道,其渲染的“老子化胡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中传统文化的一种心态,它的最早提出,具有将外来佛教纳入华夏文化系统之中的意义,这与华夏民族历史地形成的自我中心论和大一统观及其在文化观上的表现——华夏文化正统论有关。 相似文献
19.
校长个人教育哲学是校长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校长形成理性、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对于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特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的教育哲学是校长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省视和反思的日常活动,主要通过文化沉淀、实践观照、观摩学习以及反思对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陈锦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1(6):43-47
关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一大误解:《老子》讲转化不讲条件。这影响了《老子》的重大哲学贡献。《老子》中已包含了“事物的转化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又是绝对的”这个哲学问题。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明白无误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经过长期的的理论探索,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