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281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简称《竹书》)是我国唯一留存的战国时代晋魏史官记录的一部通史,是校正中国古史著作唯一可靠的根据.现存的12卷本是南朝萧梁沈约(441—513)注释的《竹书》,由清朝乾隆年间(1750年)徐文靖所著《竹书纪年统笺》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二十二子》一书中。现存的沈注2卷本由民国初年(1917年)王国维所著《今本付书纪年疏证》传世,保存在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王国维遗书》第12册中.两者除个别地方稍异外.内容完全相同.另外,唐代张守节所存沈注《竹书》内有一条关于盘庚迁都至…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周开国年表》补正吴晋生吴薇薇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了《古本竹书纪年辑校》和《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两书,全盘否定现存的《竹书纪年》(简称《竹书》);又宗从孔安国、司马迁、刘歆等人的“文王受命”纪年说,这显然是一大失误。因为“文王受命”本来是周人自己制...  相似文献   

3.
今本《竹书纪年》纂辑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富祥 《文史哲》2007,(2):22-46
今本《竹书纪年》的原本出于唐代,是开元间整理国家藏书时,由当时所保存的古本《竹书纪年》不完本及历来所积存的一些附录性注释资料,统加整理、改编和增补而纂辑成书的。其年历主要依据僧一行的《大衍历》推排确定,并加入了干支纪年。此即《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竹书纪年》14卷本,而全书实未有定稿。宋代尚存此本,南宋乾道间编制的《中兴馆阁书目》著录为《竹书》,而已复有残缺。驯至明代,整理者合并其卷次,又将原本的附录材料散入本文之下,遂成今本《竹书纪年》2卷。今本的史料多有增改,年代亦多有错误,但它的大部分内容条目还是承古本《纪年》而来的,且并未完全突破古本原载的夏、商、西周年代框架,因此在古史研究和上古年代学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今本竹书纪年》由于行世较晚,研究者多以其书为伪,以至后人几乎弃而不用,至为可惜!本文认为,《今本竹书纪年》绝非王国维等人所说“杂陈”各书,其材料即使不是直接采自汲冢原简,也会取自散佚之前的古本《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的出现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西晋的和峤在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之外,根据汲冢的《纪年》原简另行写定,后由人进行了整理;二是有人鉴于杜预等人所说的本子存在一些问题,便据而重新改编。总之,《今本竹书纪年》与一般所谓的伪书有根本不同,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谢耀亭 《晋阳学刊》2023,(1):138-145
晋国自出公以下,文献所见国君世系、纪年混乱不一,分歧巨大。■羌钟铭、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土提供了探讨此问题的新契机。司马迁在《晋世家》与《六国年表》中当利用了不同来源的史料。晋出公二十二年出奔,知伯强立所善哀公为晋君,是年为哀公元年。哀公二年,知氏被灭,三家更立昭公曾孙骄为晋君,是年晋出公去世。魏史《纪年》、赵人所作《世本》皆不记哀公,直书继出公者为敬公,即不承认知伯强立晋君之合法性。如此,《史记》、古本《竹书纪年》所见众多分歧,可迎刃而解。晋出公至晋幽公之纪年,可由■羌钟铭考订,依上述考订国君世系,诸君纪年正与古本《竹书纪年》相吻合。幽公之后,孝(桓)公继立,孝公二十年被韩、赵迁于屯留,孝公三十年更迁于端氏,在位共32年。继孝公而立者为静(悼)公。静公八年,赵夺端氏,静公寄居韩之屯留,为韩不容被弑,是年为公元前349年,晋绝不祀。  相似文献   

6.
<正> 古本《竹书纪年》等竹书,于西晋初年出土于汲县古墓。除《穆天子传》外,其他古籍皆已散佚。《竹书纪年》一书,对先秦历史,尤其是战国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原书虽佚,但宋代以前的古注类书中引用的还较多,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以及今人钱穆《王氏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正》(见《先秦诸子系年》)、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皆有所辑录。近年来,为《古本  相似文献   

7.
贞懿皇后本是金朝五世主金世宗完颜雍的生母,为金世宗在辽阳称帝建立大定政权,立有奇功。但是《金史》卷六四贞懿皇后传所记史事却很简略,只记姓李,未载名字。死年为“正隆六年(1161)五月”,未载出死去的确切日期,更漏记了生年,故此无法确知贞懿皇后是年故去于辽阳清安禅寺时的  相似文献   

8.
新标公历《竹书纪年》年表是起自黄帝的夏商周历代君主在位年表。本年表一列公历纪年,二列君主,三列干支纪年,四列君主在位年数,五列与断代有关的事例,六列与本年表对应的鞠德源(董作宾)的三代年表(录自《万年历谱》之《中国历代纪元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相似文献   

9.
《卷八·和帝纪》(中兴元年秋七月)丁卯,鲁山城主孙乐祖以城降。(中华书局1972年1月点校本,第113页,下同)按:是月癸巳朔,无丁卯。考上文出辛亥,为月之十九日,下文出己未,为月之二十七日。辛亥与己未之间有丁巳,为月之二十五日,此“丁卯”,或“丁巳”之讹。《通鉴》卷一四四记此事于丁巳日,是也。《卷八·和帝纪》(中兴二年)夏四月……丁卯,梁王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行齐正朔,一如故事。(第114页)按:据《梁书·武帝纪中》、《通鉴》卷一四五、《南史·梁本纪》,萧衍于是月丙寅已即皇帝位。是月己未朔,丙寅月之初八日,丁卯月之初九日。此仍…  相似文献   

10.
《卷一·宋本纪上》二年春二月……执政使使者诛皇弟义真于新安。 (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30页 )按 :庐陵王义真之死 ,《宋书·少帝纪》亦记在景平二年二月 ,而《宋书》之《徐羡之传》、《武三王传》则记在是年六月。《通鉴》卷一二○从传亦记在六月 ,《考异》云 :“《宋》、《南史》《本纪》 ,二月废义真徙新安之下 ,即云 :‘执政使使者诛义真于新安。’《宋·义真传》 :‘六月癸未 ,羡之等遣使杀义真于徙所。’《羡之传》亦云废帝后‘杀义真于新安 ,杀帝于吴县’。按《长历》 ,六月庚寅朔 ,无癸未 ,盖癸丑也。”福林按 :《宋书…  相似文献   

11.
<正> 《十国纪年》是记载五代时期十国历史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刘恕,字道原,北宋皇祐进士,曾参与修《资治通鉴》。刘之才、学、识皆名高一时。史称:“自太史公所论,下至显德之末,纪传而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当时司马君父、欧阳文忠号通史学,贯穿古今,亦自以不及而取正焉”。一生手不释卷,著述除《十国纪年》四十二卷外,尚有《疑年谱》、《年略谱》各一卷,《资治通鉴外  相似文献   

12.
屈原氏族考     
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开头便说:“帝高阳之苗青兮。”可见他是十分重视他的姓氏门第的。刘知川史通·序传》认为司马迁的《史记·自序)是“征三周之故事”。可见屈原重视氏族门第,为历来作“自序”者所效法,探本寻原,莫先于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楚姓,本帝高阳颛顼氏之后,《大戴礼记·帝系篇》载之甚详,王逸《章句》,已引据之。《章句》又云:“(楚)武王潜号称王,始都于部,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古者姓氏有别,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又《亭林文集》卷一有《原姓…  相似文献   

13.
《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鲁国列公在位之年问题在学术界都尚存争议。而将《史记·鲁世家》和《今本纪年》所记载的鲁公在位年进行比较,借助于“夏商周断代工程”《武王伐纣时的天象研究》专题组刚刚得出的武王代纣之年的结论,可以订正鲁国的纪年,也启发人们对《今本纪年》进行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兴衰原有道魏源著《元史新编》曰:“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走,海清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自塞外三帝,中原七帝,皆英武逐立,无一童昏暴谬之主。而又内无宫闲阉宦之生,外无强臣夷狄之扰,其肃清宽厚,亦过于汉唐。”(《古徽堂外集》卷三《拟进是(元史新编)叙》)魏源是否是在借美元而誉清,是另外的话题.他指称的却大抵都是事实。元代在军事上的辉煌世人皆知,元代在科技和经济上的进步与繁荣,是中外史家交口称赞的(参见《马可波罗游记》、《甘二史剧记》、《元史》纪、志)。尤其是交通建设上的成就是空前的(详见《元史…  相似文献   

15.
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农田基本建设工程中,发见了秦代小型木槨墓葬,出土竹简千余枚。其中有昭王元年至始皇帝卅年(公元前306——217年)的《竹书纪年》式的碟记,按年记载着这一期间统一全国中的一些战役和一位名喜的家属事迹,所记秦楚间大事和秦朝对外历次战役不是全部,这说明这份记录只是喜和他先人有关的战役和历史,是司马迁《史记》所称的《牒记》。它对秦朝历史和历法提供了一些重要资料。今就所涉史事略加考释如次。  相似文献   

16.
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第一、第二课题都是利用古代天象以确定三代纪年的。本文试用古代日食以确定夏商周的三代纪年,请有关专家、学者给以核定。一、夏代仲康日食《竹书纪年》载,夏代仲康“5年秋9月庚戌朔,日有食之”。纪有年月日,无纪时。此次日食,除《竹书》所载外,《尚书叫胤征》也有记载:“惟仲康肇位四海……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畔官离次,扰天纪,遐弃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纪有月日时,无纪年。《左传》昭公17年引《夏书》日:“辰不集于房,瞽奏鼓,…  相似文献   

17.
倪德卫通过重构《竹书纪年》的原始文本,重建了一整套夏代编年。他的重构包括对夏代君主之间的间隔和末代君主桀的真实性等问题的异常复杂的论证,但没有任何文献支持此说,倪德卫在这一重构上是师心自用。倪德卫关于夏代纪年的假说仍然是假说,不管其如何"前后一致",这种连贯性无法达到证实它的高度。新的《竹书纪年》简文出土的可能性,或许都大于依据现有文本令人信服地重建《竹书纪年》原始文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梁太济 《中国学术》2000,(3):182-204
《圣政》今本指今日尚存之《增人名儒讲义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六十四卷。“中兴两朝”,南宋高宗、孝宗朝也。此书《四库全书》未收,是《四库》修成后,阮元任浙江学政时访得,并影抄进呈内府的。2原本则兼指今日已佚之修成于乾道二年(1166年)的《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政》(《高宗圣政》)六十卷和绍熙三年(1192年)的《至尊寿王圣帝圣政》(《孝宗圣政》)五十卷。  相似文献   

19.
比国的来源和迁徙何光岳比国乃商王文丁之子,帝乙之弟,纣王帝辛之叔比干的封地。比地约在今河南汲县(现改卫辉市)北,纣王杀比干后,比人南迁于阳。其后有比氏、比干氏。一、比国的来源比地最早出于文献的是《竹书纪年》:祖乙居庇。《太平御览》卷八十三皇王部引《竹...  相似文献   

20.
一、戴震早年对《水经注》的研究孔继涵家抄本《水地记》三卷,已尘封了二百多年,现藏北京图书馆,笔者于近年有幸获睹。该书第一卷“河水”,即孔刻《戴氏遗书》中的《水地记》一卷,此为定本。二、三卷“济水”、“淮水”,为稿本,合计一百一十页,四万六千多字,其中三分之一为引自《水经注》的文字。抄本前有孔继涵亲笔书序,曰:“《水地记》乃戴东原先生二十余年前流传之稿底也,鱼门兄题云来定本。……及抄得是本,与东原语及,东原曰:‘是草稿者,不足存也。’遂出其已成之第一卷见付。”“草稿”指“济水”、“淮水”,“已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