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低年级的老师常常忽视了对学生作文方面的有力指导,忽视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积累语言、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厚积才能薄发”,是历来作家的经验之谈。所谓“积”,一是生活的积累,一是语言的积累。只有生活积累厚实,作文才有素材;只有广采博取,如蜜蜂一样,采集  相似文献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只有几块或者一小堆砖头.想要造房子,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要想让其成为现实,那就得有足够的砖头。写作也一样,要想信手写出一篇理想的作文,脑中必须有足够的素材供选择,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选出最恰当的构思,不是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吗?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一个一直被视为"老大难"的问题:学生作文少词寡言,语言干巴,言之无物,"无米下锅",写来写去就那些话.作文本是五味俱全的东西,如今成了苍白无味的蜡团,以致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偷懒,兴味索然.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从何着手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把学生领进"行云流水、笔下生花"境地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4.
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许多学生一提笔作文就感到没什么可写,这是因为作文教学缺少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更缺乏对观察能力的培养。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下面是我近几年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教多年来,我觉得写作贴近学生实际较易,但学生往往对周围的生活熟视无睹,不肯留心观察,即使是让他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也不会描述。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更应重视生活的积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观察中积累。  相似文献   

6.
中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但写什么,怎样写,是许多中学生深感头疼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笔重千钧,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拉扯成篇,不是拾人牙慧,就是缺乏时代气息,体现不出个性特征,甚至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们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处于低谷徘徊,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除了对学生进行思维性训练不够以外.最重要的是对所选的材料不懂得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造成材料选择通用化。反思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作文感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作文教改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0.
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使用比较、想像、情感朗读等赏析方法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背诵法、摘记法、剪贴法等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积累的语言,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多数学生厌倦习作,其根本原因就是无话可说,没有习作素材可选。其实习作素材就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有足够的习作素材积累,就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在这方面我做了几点不成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解决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确,写作文发愁的便是没有材料。这个“没有材料”还分几种情况,“一无所有”,没有与主题相应的材料;“山穷水尽”,选材单一,不足以突出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他们怕作文?原因在于:(1)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2)语言贫乏。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克服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应试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初就业阶段各转折点最具影响力的两种能力.良好的应试能力,是学生能在短暂偶然的时空点上,集中爆发自己才能的保证;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保证.二者都是重要的实践能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都是值得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很多学生怕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学生的问题,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6.
时下学生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言贫乏苍白的现象并非在少数。教师指导学生作文,虽花的时间多,耗的精力大,但成效不明显。尽管教师讲得很全面很细致,几乎把一篇作文的每个细节都讲透了,学生当时听得很入味,但当自己作文时,却胸中无点墨,冥思苦想后才凑出一篇篇干巴巴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我校语文教研组教研课题是“作文批改”研究。目的在于改变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因为.这种做法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以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坏习惯,这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上。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现在众多中小学生都视作文为负担,总是觉得无话可说,不是为找不到材料而发愁,就是为词不达意而伤神,写出来的作文,语言平淡,单薄干瘪,令人不忍卒读。究其原因,是课外积累太少。学好作文的关键在于积累,不善于积累知识,就总是觉得腹中空空,即使掌握了再多的写作技巧,也无济于事。学会积累是作文入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小学生怕写作文,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思考的源头乃是实际生活中鲜活的素材。由此可见,观察生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然而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没有明确的目的.不能做到细致观察。这就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并教给其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呢?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充满竞争挑战的,新世纪需要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那么,作文教学该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呢?要跳出某些习惯的框框,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让作文教学变成一个激发、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