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启蒙、道德与文学——一种可能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 ,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 ,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 ,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 ,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 ,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 ,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 :一个是形式上的 ,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一个是原则上的 ,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 ,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 ,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 ,“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2.
罗蒂利用斯诺的科学文化和文学文化之间的张力强调文学的独特价值,力图建立文学文化。他从反对把哲学作为文化的基础学科开始,利用先前哲学家的思想资源逐步消解哲学的权威性,使哲学最终成为一种文学类型。哲学和文学的关系由此成为文学文化内在韵律的主要表现。罗蒂既承认二者之间的对立,又试图通过新的文学知识分子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实现其实用主义的文化目标。他试图在后现代的思维框架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尽管在论述中观点摇摆不定,并且乌托邦色彩浓厚,但这仍然是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何中华 《河北学刊》2004,24(6):78-82
何中华以"启蒙、道德与文学"为题,试图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新的可能的解释.他认为,只有超越理性的信仰和超越自然律约束的积极自由,才能为道德提供内在理由,从而使其成为可能.历史与道德的分裂既造成了文学选择永恒的两难处境,也是文学成就自身伟大的根据之所在.徐仲佳认为,近来围绕着启蒙哲学中的道德形而上主义所展开的论争显示出两个焦点一个是形式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如何可能;一个是原则上的,即道德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自律的还是他律的.这是启蒙哲学的基点,也是我们文化重建的坚实理论基础.张中锋则对这场论争的始作俑者所持的观点提出批评,认为张光芒对诸如启蒙、教育、形而上等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并指出"启蒙"不等于"教育","道德"也不能"形而上".  相似文献   

4.
对文学本质问题的考察是提出新的文论思想的关键.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杨春时作了有别于主体性哲学视角关于文学本质问题的差异性理解,强调文学的超越性.但与主体性文论一样,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也只是揭示了文学本质的一个方面.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理论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学界还需要在文学的多本质性问题上作更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在追寻东北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深刻分析东北现代文学取向的同时,又努力进行着文化哲学的拓展,诠释着东北现代文学与哲学的互进与互动。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审视,《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提示了文学与哲学汇合的本质,透视出文化哲学语培下的文学批评对东北现代文学的影响,在全新的高度上提示了东北现代文学的哲学原则,是一部对五四运动以来东北文学中内含的文化哲学进行解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经过"审美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图像时代与文学的未来"等理论热点的讨论,国内的文艺学研究取得了渐进式的发展。但是,在文学与日常生活界限日益消融的图像社会,传统文学的形式边界已经成为文学发展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文艺学作为研究艺术的门类之一,不仅要扩容转型,而且要跨越历史边界,提升理论思考的视野,上升到艺术学、大艺术学的理论高度。文艺学既是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也是从语言媒介视角展开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哲学研究。语言和文学的关系、语言作品怎样成为艺术已经成为文艺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兴起于 2 0世纪 60年代 ,科学哲学和后现代哲学既是其哲学基础 ,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文化研究向其他领域渗透。场论、惯性系、宇宙膨胀 ,权力、大众化、文化工业 ,这些都是文化研究的哲学基础。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的表现 ,文化批评是其具体实践方式 ,文化主义思潮和天人合一思想也在进一步改变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文学研究不可能被文化研究所取代 ,但是必然在文化研究的刺激下表现出新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正> 在前一段的文化研究热潮中,文艺理论界论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文化视角”的命题,很多作家也都曾从这个角度撷取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少“文化小说”、“文化电影”。对于这个曾经发生过不小影响的文学形象,现在应该如何认识呢? “文化视角”应该是最适合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视角社会生活是丰富、复杂的多面体,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撷取材料。经济学家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政治学家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哲学家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去撷取。文学家呢,当然应该从文学的角度了。但是文学比这些社会学科内容宽泛得多,从什么角度去认识,怎样撷取社会生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视角去研究重庆抗战文学,是一个很有前途和意义的学术路子。其理论前提有二:一是辨清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去建构文化的一套概念系统,使之与文学和诸学科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二是处理好重庆抗战文学的区域性与全国性定位问题,主张在全国性意义上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詹艾斌 《天府新论》2009,(2):134-136
文学领域中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受到了哲学上的本质论观念的影响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论文学观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批判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但从中也体现出二者在文学本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理论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基于此,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入手对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的性质作出了简要的解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各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基因。赫哲族原生态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入侵、种群聚落的消失与错误行政的干预下出现危机。去伪存真、忠实客观的记录与介绍,培养扶持传承人与建立电子数据库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徐亚平 《云梦学刊》2000,(4):104-105
在新闻体裁中,较之于消息,通讯似具有更高的文化品位。通讯的文化品位,来自于挖掘采访对象的文化特质,来自于丰富作品内容的文化意蕴,来自于凸现结构语言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13.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邦交正常化以来中越文化交流已迅猛发展。文化交流活动已经加强了中越友好关系,推动了政治交往和经济合作。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越两国文化关系也面对一些新的挑战。双方文化交往与合作的发展一定将会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巩固中越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区分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主要以四个方面为依据,即目标取向、主体、运作方式和资金来源的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通常是密切相关,交叉重叠的地方不少,并且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两者缺一不可,应该使之处于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学术概念名词的使用,专家和学者们各持己见。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梳理,比较其优缺异同,得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长期共存,但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终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概念名词也会被广泛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上,在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时代主题下,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交锋,向西方学习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走向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延续。以文化自觉为基础的文化自信不是简单盲目的自信,不是妄自尊大,而是一种崭新的姿态、开放的胸怀,是漂泊已久的中华文化的回归,是荒芜已久的精神家园的重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胶南市农民群体精神文化生活呈现出新的特点:需求日趋高涨,但差异性明显;生活日趋丰富,但单调性突出;认知意愿增强,但制约因素较多;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不良文化冲击较大。农民对“知识武装”、“专业技能”、“资金投入”、“文化自办”、“文化下乡”、“文化带头人”等精神文化需求尤为迫切。因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提高对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投入;丰富文化产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扶持引导;多层次开展群众性文化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9.
文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表现对于揭示其文化心理具有重要意义。以1930年前后的文人为例,左翼文人、自由主义文人、海派文入等各类文人群体对于“汽车”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汽车”意识实际上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诉求,表明中国文人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形成了丰富多元的价值取向,在政治斗争、文明改造和艺术诉求这三个方面各有倚重。  相似文献   

20.
欧阳敏 《学术探索》2009,(1):138-140
在英语教学中,不少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语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只有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的偶同和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学生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