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七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实现这一平衡的中心问题是有效地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党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国力的可能,在妥善安排人民生活的同时,十分注意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到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宏观总量平衡,对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效应。自觉地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使之保持平衡,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方面。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及其目标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也就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同样不可能直接进行实物分配,统一的社会最终产品的运行分解为实物运行和价值运行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失控,使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制约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成为经济建设中一个主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理论界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主张;中央提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并采取了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以使国民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然而,笔者认为,对社会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常存有短缺现象,社会总需求不时持有膨胀势头。如何正确解决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矛盾,科学消除这一不良经济现象,是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处于改革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前些时候,针对我国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状况,学术界不少同志认为我国消费上出现了“早熟消费”现象,投资上患有“投资饥饿症”,主张用全面紧缩的政策控制总需求,调整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振兴中华的唯一出路是改革,改革是当今中国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就是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然而,全面深化改革是和稳定经济密切相联系的,只有在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才能深化改革。而稳定经济关键在于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运用古典二分法从另一个角度对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进行扩展 ,利用扩展后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能够很好的解释通货膨胀、滞胀、逆向供给冲击等经济现象 ,并且在扩展后的模型中加入市场出清和理性预期假设能够得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性命题。因此扩展后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框架是一个很强解释力的经济学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
(一)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部分,辩证地论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供给(生产)和需求(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的相互关系。他指出,生产和消费之间“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这表现为它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  相似文献   

8.
改革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公认的成就;但同时,物价上涨成为改革开放中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是国内经济生活中不稳定因素。有人把物价问题比作经济上的“百慕大”;也有人不以为意,认为“通货膨胀可以改善财产不公平的状况。”①至于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较有倾向的说法是“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②如何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更是说法不一,莫衷一是。这些提法和现实的经济生活,引起人们深思。要渡过当前的物价上涨高峰,就要认真总结改革十年来,物价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弄清什么是物价上  相似文献   

9.
分配机制包括收入分配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皆直接影响总供求。收入分配机制可分为硬预算约束性和软预算约束性收入分配机制,前者可以保证总需求有序增加,而后者则往往激发总需求膨胀,因而前者乃追求目标。资源分配机制可分为行政性资源分配机制和有宏观协调的市场资源分配机制,前者往往难以增加有效供给,而后者则能够使有效供给高效增加,因而后者乃追求目标。收入分配机制与资源分配机制有四种结合方式:一是软预算约束性收入分配机制同行政性资源分配机制相结合;二是硬预算约束性收入分配机制同行政性资源分配机制相结合;三是软预算约束性收入分配机制同有宏观协调的市场资源分配机制相结合;四是硬预算约束性收入分配机制同有宏观协调的市场资源分配机制相结合。其中,只有第四种结合方式才能保证总供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二次大战结束至今,几乎任何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发生。世界银行对128个国家和地区所作的统计表明,1973年—1985年,不论是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同家还是高收入国家,也不论是西欧国家还是东欧国家,都存在通货膨胀问题。(见《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过去,一些视通货膨胀为资本主义特有现象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家们,现在,已不得不用冷静的目光看看自  相似文献   

11.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或失衡,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核心问题。舒元同志的《总需求·总供给·潜在总供给》一文,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中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理想模式,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供需形势。我较早地读了该文的打印稿,很受启发。下面,我想就我国总需求和总供给应有一个什么样的格局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并与舒元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同样严峻,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从理论层面厘清人口老龄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分别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年抚养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GDP显著降低0.23个百分点,即一个国家的老年抚养比的提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结合联合国有关中国的人口预测数据来分析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于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少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减和老年抚养比的逐年递增将导致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建议制定配套政策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年龄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工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以上,农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1985、1986两年都只有3.4%的速度)。种植业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粮食再次超过4亿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1987年底,农村劳动力中,已有1/5多转入农村各项非农产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基本平衡。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 着社会总需求不足的问题。造成社会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居民储蓄不能迅速转化为投资是一 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前,人们对宏观调控的普遍认识是: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控,即通过运用各种调控手段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趋干基本平衡。这就是说,“总量平衡”成了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多年来,这种理论已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指导思想。宏观调控的每一步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然而,宏观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告诉我们,以总量平衡为基点的宏观调控,不能消除大起大落和紧缩——膨胀——紧缩的恶性循环,国民经济总难以摆脱颠簸、摇摆的状态,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膨胀”或“衰退”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总需求膨胀是经济模式转换中的主要障碍和危险。认真学习马克思的供求理论,对于及时和稳妥地解决社会总需求膨胀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社会发展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如历史条件、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地理条件、心理条件等等。虽然总体上可以把社会发展视为整个历史运动的一个部分,受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但是对一个社会在具体时代和具体境况下的发展,还是可以区别出一些具体的现实的因素。本文探讨一定数量的资源总量对社会发展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用以调节和控制社会运动的方式的影  相似文献   

18.
GDP包含固定资产折旧,所以并不全是新创造的价值,因而并非是最佳的社会生产总量指标;NDP能更准确表示社会最终产值,是反映社会生产总量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融资总量已成为金融宏观调控叙述中频繁出现的热词。在学术领域,对于社会融资总量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产生依据、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功能意义、操作机制、发展展望等,也形成了观点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别:"支持派"和"否定派"。理论的分歧恰恰说明了社会融资总量在当下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价值。当然,作为一个新事物,社会融资总量也面临一系列发展挑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平衡度"是对公共事业建设中的内、外在关系状况的总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握好公共事业建设中的种种关系的平衡。支持以"社会平衡度"视角分析问题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上的资源配置和一般均衡理论以及行政管理理论中的公平合理原则。政府应确立以"社会平衡"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和行为模式,科学定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社会发展投入增长的机制,确保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平衡协调;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等方式来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