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回顾了在高产试验中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发展到应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结合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创造出16444.35kg/hm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性约束分析法,对华北地区90年代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育成杂交种的生育期较短,穗行较少,千粒重较高,穗长偏短,穗粗较细。随着产量值域的提高,经济性状的表值同步增加,表明新杂交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区域试验方法研究了光温条件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期穗粒数以临淄点最高,千粒重和产量由西往东依次递减。穗粒数和产量随播期延迟而降低。生育期间的积温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至成熟阶段的日平均温差与千粒重及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高产夏玉米全生育期需积温2530℃,日照700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需积温1150℃,只照330小时。  相似文献   

4.
对高产田小麦施用钾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高产麦田,土壤速效钾100ppm-K 左右,施用钾肥的效果很显著,表现为小麦分蘖早、蘖壮,单株分蘖及次生根多;年后返青、拔节早,成熟前单株绿叶多;茎秆壁厚度增加,基二节横向破裂耐压力明显提高,较对照增加1.10N;成穗率高,穗粒数增加1.4粒/穗,千粒重增加3.1g,增产28.4%。试验条件下,氯化钾的最佳用量为每亩20kg,N∶P_2O_5∶K_2O≈3∶1∶1.6。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方式对夏谷不同叶片的养分吸收及其运转状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叶片的生理功能和作用,将不同叶片分为根叶组(初叶~第8叶)、茎叶组(第9~13叶)、穗叶组(第14~17叶)和粒叶组(第18~旗叶)。各叶组分别对根系、茎秆、穗部性状及籽粒发育起主要作用。各叶组的叶片对矿质营养元素的输出能力不同,茎叶组叶片的氮、钾运转率最高,穗叶组次之,粒叶组最低。茎叶组磷的运转率大于穗叶组与粒叶组,根叶组叶片干物质重量的最大时期出现在抽穗期,茎叶组在开花期,穗叶组在乳熟期,而粒叶组出现在完熟期,其平均单叶最大干重分别为96.5mg、269.4mg、271.9mg 和274.6mg。越是上位叶组的叶片其平均单叶最大干重值越大。  相似文献   

6.
对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穗幅宽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也达显著水平,以上三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效果较高,可作为高产育种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粮仓,而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及时了解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及长势,对我国粮食的安全、价格调控和进出口等关系影响重大.本文运用TM数据对2002、2006、2010和2014年四期科尔沁左翼中旗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监测.由非监督分类ISODATA算法进行分类,得到2002、2006、2010和2014年玉米地面积分别为627.56 km~2,691.02 km~2,848.35 km~2,1251.39 km~2,玉米种植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1,p0.05).根据时间序列关系,位置精度分别达到93.6%、93.0%、91.4%、87.27%,总量精度分别达到94.64%、93.32%、92.58%和88.36%.截止2014年,玉米农作物播种主要分布在科左中旗(保康镇)、花胡硕苏木、腰林毛都苏木、架玛吐镇、舍伯吐镇、白兴吐苏木、希伯花苏木、花吐古拉苏木、玛拉沁苏木、巴彦塔拉农场和敖包苏木等11个乡镇苏木.同时得到,2002~2006年间希伯花苏木的玉米种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63.25km~2,2006~2010年间乌斯吐苏木玉米面积增长最快,增加了20.79 km~2,2010~2014年间增长最快的是巴彦塔拉农场,增加了76.57km~2,2002~2014年间变化最大的是巴彦塔拉农场,12年间增长了83.86km~2.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已经形成了两种较为典型的发展模式——蔓延式发展和紧凑性发展。本文基于能源消耗视角研究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问题。首先构建了城市空间-环境模型,揭示了中国城市蔓延的原因。并通过对220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城市蔓延对城市能耗的影响。在这些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压力-愿景-势力(Pressures-Visions-Forces,PVF)动态框架。主要结论有:城市蔓延式发展将导致城市能源负荷增加,中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应是紧凑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丛建辉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1(9):125-134
本研究以2015年中国289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在分析城市形态对碳排放影响机制基础上,引入景观格局指数表征五种城市形态,运用岭回归方法对城市形态与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其在三类不同人口密度城市所表现出的影响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形状复杂度对样本城市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城市各类功能区的非均匀分布并不必然增加碳排放;城市破碎度的增加显著提升碳排放水平,且在人口稀疏区这种影响程度更高,说明城市功能区之间的连通性有待加强;城市中心性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程度较大,但在人口集聚区城市却表现出正向影响关系,意味着城市需要灵活选择内部空间结构聚合模式;城市紧凑度整体提升了碳排放水平,表明多数城市形态主要满足了几何形状方面的紧凑性但城市功能紧凑性不足;城市规模扩大对碳排放未产生显著影响.面向碳中和愿景的城市形态调控思路主要包括将碳排放控制指标纳入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结合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城市布局紧凑度、择机实现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模式的转变、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与城市形态的深度融合以管控城市破碎度等.  相似文献   

10.
正确处理粮食供求与发展畜牧业的关系刘建铭一、发展畜牧业对粮食供求的影响(一)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高产优质绿色饲料生产基地,可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增加非粮食物粮食短缺是粮食问题的基本现状,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粮食的品种结构失衡,大米、小麦、玉米三...  相似文献   

11.
清朝政府鼓励赫哲族从事农业生产,曾给予各种优惠条件来发展农业种植,但是早年的赫哲族农业经济却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仍旧固守"夏捕鱼为粮,冬捕貂为仓"这种传统的渔猎业。终究原因可见:早年的赫哲族社会农业经济具有诸多包括主观和客观在内的因素制约着该民族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代雍正年间土家族地区基本完成改土归流,移民通过招民垦荒、自发移民、官兵及家属的落业入籍等方式大量流入土家族地区。从土家族地区姓氏的增加、改流初期人口民族构成结构的变化、雍正和乾隆两个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移民会馆的大量出现与增加等情况判断移民数量成倍增加.这给土家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前期,因五台山独特的地理优势,博大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清朝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五台山藏传佛教渐至鼎盛。清初诸帝多次巡幸五台山;蒙藏高僧频繁朝拜;藏传佛教寺院数量、僧人人数迅猛增加;寺院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为清初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研究了5个省16所中学的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覆盖面较广,但教育效果不佳,主要反映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针对性,不太实用等方面。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比较一致,如期望的教学模式为交流互动式、时间安排希望在寒暑假集中培训、教学内容希望多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知识等;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工作和学习不能兼顾等因素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建议通过制度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保障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相对单果重、主茎高、饱果率、侧枝长、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的遗传力均在60%以上,而相对萎蔫次数的遗传力仅为20%。单株生产力与单株结果数相对值遗传、环境相关均达极显著,表明单株结果数可作为单株生产力的间接选择性状。在耐旱性育种过程中,单株生产力与单株结果数相对性状的选择进度为最大,而对萎蔫次数相对性状的选择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6.
翼手类捕食农林昆虫,对人类有益。其粪便和肉可入药,与人类关系密切。人类活动主要通过对其栖息环境和食等方面,影响翼手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影响翼手类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有:人类生产活动对森林的砍伐和开垦、自然洞穴的开发利用、房屋结构的改变和水工建筑等。影响翼手类的保护,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翼手类的栖息环境将更加恶化,种类和数量将愈来愈少。  相似文献   

17.
从差异化竞争战略入手,结合团购网站的发展现状,以淘宝聚划算、团宝网、聚美优品三大团购网站为例,分析其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发现服务质量、品牌价值和专业特色是团购网站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团购网站发展必须注重服务质量,打造品牌价值,发展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8.
罗婧 《社会科学》2007,2(7):166-176
盛泽市镇聚落的成长经历了先秦至明初长时段的缓慢演变、明中叶至清中叶中时段的急速推进以及清末民国短时段的冲击与变迁,整个过程既不同于传统时代中国内陆地区绝大部分城镇基于行政与军事中心的主要起源,又与近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口岸都市化驱动下的城镇骤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整个过程遵循了江南市镇所特有的发展道路,即由乡村聚落到工商业市镇,进而成为兼具初级行政职能的区域性经济社会中心。可以说,盛泽的兴起与繁荣具有明清时期依附于自然经济体制之内的商品经济的特质;而19世纪中叶以后,它在经济社会的近代突变中得以保全、存续与变迁,则承载了其传统特质的递进与转型。  相似文献   

19.
公共租赁住房将逐步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的主要做法是:将常住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实施分层补贴,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项目综合收支平衡,结合产业和人口空间布局,挤压保障对象获益空间,加强后续运营管理。面临的困难是融资渠道仍需优化,融资成本较高,分层补贴模式有待细化,相关管理政策框架急需明确。现阶段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鼓励因地制宜地探索保障性住房模式,扩大保障覆盖面,着力扩宽融资渠道,切实降低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求解含源汇项非定常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类高精度格式.在离散子域内利用指数变换将对流扩散方程转化成扩散方程.结合已发展的含源扩散方程的一类紧致差分格式,建立了含源汇项非定常对流扩散方程的无条件稳定的、具有迎风效应的指数型四阶紧致差分格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