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多角化经营在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被不同程度地广泛运用,必有其被采用的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原因,不能不加分析地一味将企业采用多角化经营归结为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不明智之举。文章分析了多角化经营的各种原因,主要利弊,以及如何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指出多角化经营战略的成功运用,一取决于能否始终把握好度,二取决于能否掌握好时机,三取决于能否选择好项目。  相似文献   

2.
多角化经营是企业追求长期成长的常用方式,它可分为相关多角化和非相关多角化两种。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主业成长的局限性、主产品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企业存在可以利用的闲置资源、企业的目标和经营者的追求及解决企业规模“虚胖”问题等。我国企业实施多角化经营的决策分析包括:l)要不要进行多角化经营;2)多角化经营的行业选择;3)多角化经营的时机选择;阿多角化经营的实现方式等。多角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较大风险,经营者必须慎重决策。  相似文献   

3.
在采取相关多角化经营的企业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怎么样才能够有效地使用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协调公司内部各个业务单元的相互关系,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本文结合一个汽车服务企业的案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进程中,我国很多企业都选择了多角化经营战略。本文首先论述了多角化经营存在的必要性,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部分企业在多角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近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和现实的问题。本文针对国内一些企业试图以多角化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象,着力通过成功与失败的企业实例,阐述了多角化经营战略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了实施多角化战略所应具备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和实施多角化战略对企业可能产生的危害,强调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审填地采用多角化战略,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多角化战略亦称多角化经营战略、多样化经营战略或多产品经营战略。它是指企业内部不只生产一种产品,而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产品之间或存在某些联系或没有任何关系。多角化战略是当今世界大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战略,中小企业能否采用这一战略,大多持否定态度。我认为,中小企业能否采用多角化经营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具体分析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韩国大企业在扩张过程中从事了广泛的多角化战略 ,其多角化战略具有引人注目的非关联性、趋同性和超前性特征 ,这些特征的形成与韩国的产业背景、政府政策和企业治理结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韩国大企业的多角化经营战略为扩张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填补产业空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同时也对企业的赢利能力、投资风险和财务结构带来了消积影响。对韩国大企业多角化经营的特征、成因及效果的经验性分析表明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的背景条件应有不同的多角化经营方式。在现阶段 ,我国企业从事谨慎、适度的相关多角化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通常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分配和调整并采取某种发展战略。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下,企业都把技术创新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企业可能采取的发展战略与创新战略,重点讨论了发展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多角化战略亦称多产品战略、多样化战略,它是指企业经营不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涉足单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认清和解决这些困难和障碍,是推进我国企业多角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影响多角化经营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外在于企业的,也有内在于企业之中的,其中许多是以矛盾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全面分析和把握这些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影响多角化经营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多角化经营战略的管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角化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复杂的经营战略 ,对多角化经营进行有效管理 ,是多角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因此 ,对企业多角化进行管理应遵循统一核心、共同企业价值观的原则 ,同时 ,要避免行不通的多角经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建立了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模型,采用24家农业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农业上市公司采取多元化战略对资本结构向其目标水平进行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与其多元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化程度越高,资本结构偏离其目标水平的程度越小,而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也越慢。文章的结论支持了共同保险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从多元化动机看,农业上市公司的非农多元化是其对农业弱质性和资本市场摩擦的理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兵团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源融资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具有速度快、交易成本低、使用相对自由等优势,据优序融资理论,内源融资理应是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然而,该文通过对兵团上市公司内源融资进行分析,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内源融资所占比例相对于全国平均而言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发现兵团上市公司的弱内源融资现状主要与其盈利能力、规模扩张、其他融资渠道是否通畅以及股利政策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随机抽样,计算我国57家上市公司1998年-2002年的平均盈利指标和风险指标,根据各公司多元化熵值的大小对样本总体进行分组,分析多元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多元化程度越高,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2.多元化经营降低了公司收益率的波动水平;3.资产规模越小的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多样性,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国际关系民主化,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是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多样性所伴生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会阻碍国际关系的民主进程,因此本文立足于多极化趋势的背景下具体分析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选择何种成长战略一直是企业战略管理和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产品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开始选择多元化战略。本文以国内8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1999年至2005年企业多元化经营趋势的演变,研究了我国多元化经营上市公司的一些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顾客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越来越得到企业的关注,企业将其作为一种竞争性的战略资产而加以管理并努力使顾客资产获得提升。在分析和阐述传统的顾客资产驱动要素三维构成模型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改进传统驱动要素构成模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模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顾客资产驱动要素的四维构成模型,引入了由口碑宣传和交叉购买构成的感知驱动要素,并结合中国的文化环境对顾客资产的各亚驱动要素进行了简要诠释。然后根据顾客金字塔模型对不同层级顾客特征的差异分析,从价值驱动、品牌驱动、关系驱动以及感知驱动等顾客资产驱动要素入手,提出了不同层级顾客资产提升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战略是建立在范围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成熟型企业战略发展模式,其主要动因是通过利用企业过剩的资源能力实现技术、市场和管理的协同。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却因多元化战略而陷入危机甚至破产。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元化战略的理论有效性及其现实危机,阐述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失误的原因,进而系统剖析了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根本动因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多元化战略风险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公司多元化会带来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和更高的代理成本,预期将表现为较低的盈余质量。采集2000~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的面板数据,选择盈余管理、应计质量、盈余稳健性、盈余价值相关性、盈余持续性和资产减值计提水平六个盈余质量指标对此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发现,相对地区多元化,行业多元化具有显著的盈余质量效应,公司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则其盈余质量越低,表现为更高的操纵性应计、更低的稳健性水平及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为多元化的代理成本与多元化折价找到了新的证据与解释,证券市场监管部门应更加关注多元化公司的盈余质量及其盈余管理动机、方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化经营能否创造价值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多元化经营可以为公司带来收益,也可能增加公司成本.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多元化经营和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资产负债率的提高是多元化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多元化创造价值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私营企业的产权多元化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创造了条件。托管制的出现,较好地处理了"两权分离"后作为委托人的企业主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在企业主与经理人之间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该文从企业主与经理人托管关系的历史成因入手,对私营企业企业主与经理人关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企业主与经理人新型托管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