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龙 《领导文萃》2012,(19):51-53
2008年,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曾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年长征,瞿秋白"应不应走"、"愿不愿走"呢?首先,看瞿秋白"应不应走"。瞿秋白是一位公众人物,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是一个公开的共产党员,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上海之间,和国民党各方面打交道。他在黄埔军校作过演讲,黄埔的将领都认识瞿秋白。就是说,一旦留下他随时可以被敌人辨识出来。  相似文献   

2.
所谓"不得不走",是指1934年的年初,瞿秋白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瑞金"苏区";所谓"不得不留",是指1934年10月,瞿秋白不得不留在"苏区",而不能随红军"长征"。瞿秋白因了这1934年的不得不走与不得不留,才有了1935年的被捕与被杀。  相似文献   

3.
廖承志公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时常浮现在眼前。 大革命时期,我的父母瞿秋白和杨之华就认识廖公的父母。  相似文献   

4.
张家康 《领导文萃》2013,(16):59-64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会后,他因肺病发作留在了上海,直到1934年1月离开。"脱离了政治舞台"的他又开始从事自己中意的读书写作,而更使他感到"最惬意"的是,他得以认识鲁迅,并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瞿秋白的译本令鲁迅高兴得"不可以言语形容"瞿秋白按照地下工作的暗号,很快便与老友茅盾会面。久别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冤案     
雷颐 《领导文萃》2010,(17):96-100
<正>"瞿秋白冤案"的"起源",或说认定他是"叛徒"至少是在1964年底,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四人帮"远未形成。胡耀邦批示:要给瞿秋白一个公正的评价1979年3月,《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相似文献   

6.
1、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1920年,21岁的瞿秋白以北京《晨报》驻俄国特派记者的身份前往苏维埃俄国进行考察和学习,他在那里两年多,写成大量的通讯和散文,寄回国内发  相似文献   

7.
王彬彬 《领导文萃》2008,(21):100-104
所谓“不得不走”,是指1934年的年初,瞿秋白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江西瑞金“苏区”;所谓“不得不留”,是指1934年10月,瞿秋白不得不留在“苏区”,而不能随红军“长征”。瞿秋白因了这1934年的不得不走与不得不留。才有了1935年的被捕与被杀。  相似文献   

8.
1935年中,瞿秋白 在长汀的国民党监狱中 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日 子。在他即将走完自己 36年生命历程的最后一 段路时,他又恢复了文 人和诗人的本来面目, 写下了一些直抒自己思 想和情感的文章和诗 词。其中,他最后的自述 《多余的话》在他身后惹 出了无数争论,可谓聚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则民间故事讲:一个做豆腐生意的小作坊老板,看到丝绸商发了大财,心里痒痒的,也想找门路发家致富。一天夜里,他和家人商量了很久,想了许多发财点子,可真要下决心干新行当时,又担心这也不行,那也难办,最终还是觉得做豆腐生意稳妥顺当。邻里知其事后便笑话他:"夜里想了千条路,早起还是做豆腐。"故事告诉人们的是,一个人干事创业,光有想法,没有胆子,迈不开步子,必然一事无成。观照现实,"豆腐老板"式的领导者并不鲜见。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走上刑场 分别5年,当父亲的面容再次出现在眼前,竟是绝照。 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苏联召开前夕,瞿秋白一家来到了莫斯科。此后的两年间,父母在共产国际上班,瞿独伊则先后被送入孤儿院、森林学校和儿童院。  相似文献   

11.
吴影 《管理与财富》2007,(10):52-53
他曾经做了10年地地道道的农民,却在有了妻子和孩子之后,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又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老了"的36岁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工商管理硕士.  相似文献   

12.
青木 《决策与信息》2007,(11):71-71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豆腐是穷人的肉食”。然而近30年来,豆腐不仅成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日常美味佳肴,甚至连每天离不了香肠火腿的德国人,也把中国豆腐奉为有益健康的食品。  相似文献   

13.
正47岁的李华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断适应着不同的身份转化:访民——信访干部——访民。持续上访近5年的李华成一直是当地政府最头疼的访民。信访局局长想了个法子:把他变成信访干部。4个月后,因自己的诉求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信访办"李主任"又被打回原形,"滑稽剧"也就此终止。  相似文献   

14.
一向低调沉默的中共党内元老、97岁的宋平近来连续曝光3次。这位1917年出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任常委是中共党内硕果仅存的95岁以上高龄元老之一,另一位是曾经担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1916年出生,98岁。2014年9月30日晚,在国务院举办的国庆65周年招待会上,宋平现身,作为"从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上退下来的老同志",跟中共中央现任7常委一起坐在主桌上。从电视镜头上来看,宋平身体依然康健,和比他小9岁的江泽民相比也并不特别显老。  相似文献   

15.
<正>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八七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而且特殊的会议。在我们党成立以来党中央召开的1200多次会议中,这是唯一一次在历史转折的危急关头、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用短短一天的时间,解决了挽救党、挽救革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瞿秋白说:"这会议开辟了共产党的新生命。"毛泽东评价这次会议:"使党大进了一步。"在这次会议上,毛泽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江苏常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5年起.瞿秋白先后在党的第四、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在大革命失败的危急历史关头.瞿秋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在会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7.
<正>乾隆六十年(1795年),36岁的颙琰被立为太子,次年继位。嘉庆皇帝是大清王朝由"康乾盛世"转向中衰的过渡性、关键性人物。清朝后期之所以饱受内忧外患,其根本原因在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积累的社会矛盾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18.
时下,我们有些企业面对产品积压,想不出打开销路的法子,使经营陷入困境中。精明的企业家却不这样,他们善于用灵活的思路大胆创新,使产品拥有广阔市场。如中国人发明的豆腐,在国内四百年一个老样子,而日本人却能在豆腐创新上取得成功。日本人根据美国人好奇心强的特点,将豆腐与天然果汁混合,生产出不同色彩、不同口味的“奶酪豆腐”\“五彩豆腐”、“豆腐糕”等众多的新产品,并且改进了包装方式,使豆腐保鲜期达10个月以上,一举打开了美国市场,年销量达lory)万盒以上。天津有家毛织厂生产的一种呢料,因原料成份不同,着色不一…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晓路 《领导科学》2001,(6):38-39
闹钟吵醒了老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梦. 老付姓傅,可人们都习惯于把"傅"写成"付".老付当了30年干部,从来没干过正职.20岁当了乡完小五年级教研组副组长,23岁当教导处副主任,36岁当副校长.副校长算副股级,44岁平调到县教育局普教股当副股长.副股长没当几天,让小斐的一封信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也许前面的路依然艰辛,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会把感恩铭记心中,把祝福留在心底,把理想付诸行动!"这是周其凤61岁的生日感言,更是他对新征程的宣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