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 ,分析教育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教育法制建设必须以观念更新为前提 ;与解决当时面临的突出问题紧密相联 ;总结本国经验与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 ;加强教育立法与注重教育法的实施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通过对建国60年外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以及对当今英美主要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介绍,反思我国外语教育政策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平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温总理的话让我们想起了先贤的平民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4.
由于华北降水稀少 ,气候干燥 ,水对华北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二十世纪上半叶 ,华北农田灌溉面积中有 80 % - 90 %是用水井进行灌溉。同时 ,由于人畜饮水也主要依赖于水井 ,水井对华北村落的地理分布与规模具有重要影响。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华北农村中 ,流行着一系列的关于灌溉井与饮水井使用的惯例 ,这些惯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社会的一些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提出之时起就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研究格局的推陈出新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仅是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著史方法,更是一种新的著史理念,其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的构想对今天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仍有较大的启示意义。但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念忽略了现代中国时期一些文学形态的存在价值,没能完整反映出现代中国时期文学的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探和深化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域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一研究过程表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终与国家意识形态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紧密相关:一是在他者论域和本土困境的冲突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强烈彰显;二是采用归纳的理论化方法构建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三是在实践导向的影响下发生了由实证到批判的思维转向。  相似文献   

7.
“四清”运动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63到1966上半年的"四清"运动,是中共为了防止出现修正主义和"和平演变"而发动的。由于党对当时的形势估计失误,造成在运动中打击面扩大,为"文革"的发生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8.
平民教育运动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民初湖南平民教育运动在当时全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被称为全国平民教育运动的策源地。湖南平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一战后欧美平民教育思潮蓬勃兴起的影响;杜威平民主义教育学说的影响;国内五四运动的影响;湖南自治宪政运动的催生作用。湖南平民教育运动发展的历程则是:湖南平民教育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是在1922年;在湖南平民教育运动的前期,长沙基督教青年会扮演了重要角色;后期的湖南平民教育运动主要由湖南省教育会和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主办。湖南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推动了湖南地方自治的进程;湖南平民教育运动冲击了旧有的教育观念,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对于培养一个民族的科学素养是很重要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科学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系统总结了不同时期内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进程,并归纳其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同时,针对当前现状,指出了影响和制约科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对其进行研究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的历史事实为依托,分析德国审美思想与中国语境中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内在关联。文章认为,中德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关联,从现代学科发展的意义上来说,首先表现在知识论层面,与审美话语和审美知识范式的革命性变革有关;其次则表现在审美思想与社会文化、个体生存的互动关系上;而上述知识学与审美社会学意义上的现代性关联,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创造性转换有关,并最终源于中德知识人对审美在现代知识谱系中本体论地位的深刻认识。论文分四个部分:一、现代性转换:中德美学的关联域;二、审美本体论意义上的现代性关联;三、审美人生层面的现代性关联;四、审美知识学方面的现代性关联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一般意义上讲,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探索世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世界的手段、方法与技能。作为广义的教育,由于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生产与实践活动中,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可谓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而科学技术的进步须有两个基本条件,即人才的培养与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继承、发展,这都要靠教育来保证。本文试就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科学技术(不包括社会科学)的关系在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求从中总结一些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当前处理好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服务。  相似文献   

12.
宪法学方法论是宪法学理论的范畴之一,在宪法学理论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宪法的发展离不开宪法学研究的有力支撑,而宪法学方法论的研究正是宪法学研究的基础。我国宪法学研究方法正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但尚不完全体系化,整体性仍不强;宪法学的价值性、现实性与学术性、科学性的关系尚未得到澄清;其实践性、动态性有待增强。若要走出我国宪法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整体上确立宪法学方法论体系,从科学上增强宪法学的自治性,以及从动态上关注宪法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政府、高校和学术界共同努力下得到急速推进,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职业专业化等五个方面是改革的总体方向;政府采用立法规范、政策引导、制度建设推进改革;高师院校和综合大学对改革积极响应,从办学模式到办学体制再到课程体系均有重大调整。但仍然存在理论准备不足、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对教师教育管理规范不严等问题,建议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高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专业地位,严格教师和教师教育机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评论从本质上说,就是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使教育文化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今日的教育评论存在着“随意、功利、庸俗、空泛”诸多弊端,为此,教育评论应该列入教育工作者的议事日程,教育评论家也应列入教育家的行列中,主营教育评论。教育评论家要加强自身的德、才、学、识修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追求真理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实际与教育科学结合起来,依照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引导教育工作者探求教育真理和实现教育价值,引导社会大众辨别并享用健康的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安徽的地方戏,庐剧深受当地百姓热爱,亦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通过梳理学术界对庐剧研究的成果,从庐剧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庐剧流派、庐剧与民俗的关系、传承与保护等层面对庐剧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在其基础上对庐剧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庐剧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存在诸如整体性研究不足、理论性研究不够、待研究的领域较多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县级教育行政体制变革的回顾与反思胡定荣,程斯辉当前的县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行县级机构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反映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县级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也必将受到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二三十年代的平民教育运动以“除文盲,作新民”为宗旨,提出四大教育连环进行,综合治理,改造农村,企图借助教育的力量振兴中国农村,复兴民族,并为此进行了定县实验,这是典型的“教育救国论”。这种改良主义的做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行不通的。但平教运动倡导者们忧国忧民、矢志教育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称道。在那个年代,教育固然不足以救国,而平教岂可因之否定!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双语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体系不完整;研究不充分,研究水平滞后;机制不健全;缺乏高层次的双语教育人才;偏面扩大双语教育的作用,忽视基础教育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和反思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本文对我国不同时期教育公平的认识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分析了 1 9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职业中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国以来职业中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根据不同时期职业中学的发展特点将其分为起步调整、恢复发展、结构调整、全面改革四个发展时期.通过对每个阶段的相关政策、发展规模以及整体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描绘出我国职业中学60年来发展变化轨迹,对职业中学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也对我国职业中学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