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法律制度都需要一个过滤器,将可赔偿性损害从不可赔偿性损害中区分出来。而对于过失侵权制度中的过滤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选择了“谨慎义务”。谨慎义务是过失侵权中的重要概念,是指行为人应采取合理的注意而避免给他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义务。在英美法系国家,谨慎义务的存在是构成过失侵权的首要条件,它界定了过失侵权责任的基本范围。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强制险有其特殊的意义,应当正确理解.这种责任不仅具有法定性,同时具有特殊性.法定性表现在赔偿数额并非由合同当事人约定,完全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不实行过失相抵;不以被保险人有责为前提.机动车一方享有强制缔约权,有强制三者险经营权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机动车的投保,因此,在受害人的损害超过责任限额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将根据商业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承担理赔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以"过失"为基础的过失责任论在国际责任领域占据着统治地位,其缺陷也日益凸显,由此,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逐渐得到法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的四个法理基础,即严格责任原则、未履行国际义务、救济原则、公平公正原则.本文从国际法不禁止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制度的建立入手,通过与传统国家责任的对比中突出上述四项原理成为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法理基础的原因,并且具体分析了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由此说明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存在的必要性及对国际社会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安抗辩权制度着眼于免除先履行方不履行债务的责任,并倾向于维持合同关系的稳定,不轻易废止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在发生不安抗辩的事由时,由先履行方通过中止履行债务并通知对方的方式,给对方当事人改正错误或消除危险的机会,以期维持合同关系、实现合同权益.而预期违约制度则出于及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考虑,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前即赋予其追究债务人违约责任的权利,来尽快解决当事人双方的合同纠葛,避免债权人损失的扩大和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对在其服务场所内的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和其他进入消费场所的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负有安全注意义务。作为一种法定义务经营者要积极作为,应当履行警示充分、预防设施和安保人员齐全、救助及时和证据尽可能完好保全与提供的义务。当经营者违反安全注意义务,使消费者受到第三人侵害,经营者被推定为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而责任的承担方式则是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6.
王明泉 《经营管理者》2011,(6X):264-264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离婚损害赔偿没有探讨,更不用说在法律条文中具体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自2001年新婚姻法确立以来,成为学界争论的话题。其中,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适用情形、请求权主体、归责原则等成为争论的热点。离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应扩大到"第三者";适用情形应当不限于婚姻法第46条规定四个条件;请求权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应扩大至其他家庭成员;归责原则的适用方面,应当在实行过错相抵原则的前提下,增加过错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7.
问责制是一种对政府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公共事件问责制是针对公务员在公共事件的起因、过程或处理中存在过错或重大过失,并且证实其负有领导或执行责任时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公务员在公共事件中的责任可分为道义责任、行政责任、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等。目前,我国正处于  相似文献   

8.
在潜意识里,我们都会认为,犯错误和有过失是可耻的,而且一旦犯了某些错误或有了某些过失,就会被打上很重的烙印,在很长时间内都很难有翻身的机会。在一个单位,如果下属被领导进行这种意识的灌输,产生惧怕错误和过失的思想,就会产生比犯错误和有过失更严重的后果。假如某一个地方失火了,作为身在现场的下属,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救火,但如果下属惧怕犯错误,他们首先想到的就不会是救火,而是首先想到自己在这起事故中有没有责任、如何推卸责任,甚至逃离火灾现场。这样,比下属犯错误更可怕和更为严重的,就不是犯错误本身,而是竭力掩盖甚至推卸…  相似文献   

9.
下属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过失,包括由于领导的因素而产生的过错,其责任如果全部由下属承担,其稚嫩的肩膀很难承受住来自方方面面的指责和压力,也许这样的过失只需一两次,便会使一个干部失去许多为社会建功立业、为自己赢得升迁的机会.因此,作为领导者,在适当的时候,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应勇于为下属揽过.  相似文献   

10.
在医疗服务合同的履行中,如果因医护人员的过失,导致患 者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从其侵害患者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角度来看,这种过失构成医疗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李敏  黄翠龙 《管理学报》2012,(4):522-528
在正式劳动契约缺失或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基于期望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了农民工对雇主责任的履行与过往不履行责任的感知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期望匹配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心理契约破坏对农民工的心理契约履行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历史心理契约破坏和心理契约履行均对期望匹配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期望匹配度还在心理契约履行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最后,针对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的启示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行政不作为是有法定作为义务的行政主体在有能力履行其行政法上义务或其先前做出的承诺的情况下,没有履行或在法定履行期限内不及时履行的行为。药品监管行政不作为是指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在法律上负有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的义务,且事实上能够履行监管义务的前提下,没有履行或在法定履行期限内不及时履行其作为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四、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答5.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比较所谓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异时履行的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在履行期限到来后,将不能或不会履行债务,则在对方没有履行或担保以前,有权暂时中止合同的履行。不安  相似文献   

14.
蒲彦仪 《经营管理者》2009,(22):281-281
经营者应该对其消费者,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或潜在的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承担安全保障的义务。在我国现在的法律体系下,这种义务应以法定义务为原则,这类责任主要是指经营者没有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导致了消费者人身财产的损害;以约定义务为例外,此类即经营者对消费者订立的合同范围内承担的各种义务,主要包括就安全方面做一些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高于法律法规的规定的义务。当第三人侵害受害人且经营者有过错的情况下,经营者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5.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问题本质上是受害人救济、未成年人保护,父母自由三者之间的平衡。因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并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就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我国现行规定不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应对未成年人作不同年龄段的划分而予以不同的规定。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离婚父母的一方只有在另一方不存在过错时才应该承担补偿责任。对于父母责任还应考虑其他承担监管义务主体的责任承担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敏 《决策与信息》2010,(12):31-3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真正连带债务日益普遍,并成为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是指多数债务人就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全部履行之义务,并因一债务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均归于消灭的债务。本文主要从不正连带债务的概念、特征、类型及其在司法实践上的应用和完善等方面作一概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的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然”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承担的,但在实然中,有能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总是以有实力的大公司见长。这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义务德性。更是一种企业社会生存发展能力,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履行力。企业社会责任大公司化现象昭示着一个道理:讨论企业社会责任不能剥离企业主体的生存发展能力问题。能力与责任本来就是共同互动、相得益彰的有机整体:没有能力支持的责任意识是虚幻和不能持久的,离开能力谈责任只能是沙滩建塔,最终流于形式和说教。当然,在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强调企业生存发展能力不是为了一些中小企业提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理由,更不是为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开脱罪责。而是试图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立场,以企业的发展能力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张丽萍 《决策探索》2011,(14):40-41
一、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的现状 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担保公司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融资性担保业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具有金融和中介两重属性,是高风险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不但取决于自身的资本实力  相似文献   

19.
张留霞 《决策探索》2009,(24):44-45
公务员惩戒制度,就是指对有过错的公务员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申戒,以对其警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综观当代中外公务员的惩戒形式,可以看出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惩戒和司法惩戒。行政惩戒是指由主管行政首长对其所属各个职员的过失或枉法失职事实,自行予以相应或应得的处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问题方面还存在广泛的争议和分歧,通过细化和完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合理分配举证证明责任,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规则,对平衡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