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士杰 《中国民族》2007,(12):40-42
1985年,他的《正气篇》如长虹贯日,礼赞民族脊梁,中国画坛一片赞叹之声,邓颖超欣然为之题词“中华正气”。 1997年,他的国画巨制《魂系山河》横空出世,中国画坛再次为之瞩目。这部作品被美术界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 “《魂系山河》画卷以及多种流派和风格的创新作品,使美术创作在表现时代生活、画家意象和表现手法,都有新的张力和成就。”中国文联的工作报告这样评价他的作品。 不仅如此。 法国总统希拉克赞赏他是“富有才华的现代艺术家天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慨叹他的作品具有“美妙意境”。 他是谁? 他就是中国国家画院的艺委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画家、全国政协委员李延声。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历史的研究,梳理历代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变化,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标准上,探讨现当代工笔花鸟绘画在“随类赋彩”这一古代中国画艺术理念中的实践与发展层面上,与传统美学观点和现代艺术观点相结合,由“随类赋彩”衍生了“随意赋彩”理念,为的是让今天的艺术实践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扩大色彩运用的空间,而又不背离中国画的美学特征,更好地表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感受,体现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眼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理论研究新命题,以国际比较视野探讨了增进“国家民族”认同的法国经验,系统分析阐释了法国的民族问题、民族政策与成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阿尔及利亚战争前后是法国历史上针对阿尔及利亚移民 (以下简称“阿移民”)的种族歧视达到极端的时期。法国政府和法国种族主义者对阿移民先后采取了侮蔑性宣传、行为限制乃至屠杀的政策 ;法国公众则从与阿移民和睦相处发展到对其悲惨处境持冷漠态度 ,有人甚至在“十月大屠杀”时成为法国种族主义者的帮凶 ,只有极少数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和平民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从总体上来看 ,在二战结束到 1 96 2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这段时期内 ,阿移民在法国的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 ,其生活条件不断恶化。而上述变化均与阿尔及利亚战争及法国政局的动荡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人都有名有姓,这不足为奇,不过如果要根据你的胖瘦高矮、你的职业或住处来决定姓什么的话,那就有趣了。法国人的姓氏就是这样有意思。最早用绰号互相区别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之一当属中国,至今约有5000年的历史了。相比之下,西方姓氏的变迁和使用要晚很多。在法国,大约到11世纪,人们才有了一个洗礼时用的名字。12世纪,随着人口的膨胀,有了人群聚集的地方,又出现了市镇,人们不得不开始用绰号来区别你我,以避免搞混。后来,有绰号的人又把绰号传给他们的子孙,这便是法国甚至很多西方姓氏的起源。对于不了解法国姓氏文化的人来说,姓名只是一个符号,比如启蒙思想家卢梭,可谓尽人皆知,但你恐怕不知道“卢梭”这个姓的意思是“红头发”,因为他的祖先很可能是长着红头发的人。其实,法国人还有些姓氏更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埃布尔”的意思是“呼吸”;“伯纳德”意思则是“像熊一样勇敢”。记者曾听说过一个人的姓氏,翻译过来竟然是“屁股”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王助 《世界民族》2001,(3):11-18
新喀里多尼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1946年成为法国的海外领地.20世纪60年代起岛内开始爆发有组织的独立运动并于肋年代进入高潮,不断出现剧烈的政治暴力活动.1988年的马提翁协议和1998年的努美阿协议为新喀里多尼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奠定了基础.从1998年起,新喀里多尼亚将经历20年左右的过渡期,在2014—2019年期间,新喀里多尼亚将举行一次全民公决,以决定新喀里多尼亚将是一个“独立国家”,还是一个与法国联盟的“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高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画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促进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主要对高校中国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目前高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改革策略做了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人旅藏游记文本为基点,以各文本均强调的“入藏路线”为引子,在19世纪中后期中法关系的历史背景下,论述了19世纪法国对藏族地区想象性的殖民意图。在较少的关于法国同中国藏族地区交往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或者更确切地说,作为人类学的近门,现在已经被人们了解了。它有一个悠久而复杂的家谱,这个家谱要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和百科全书派。对社会的研究探讨,是由十九世纪作为“社会学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这样一些兴趣完全不同的、活跃的人们,诸如斯宾塞、孔德、圣西门和亚当·史密斯等发起的,到十九世纪晚期的以杜尔干为首的法国学派时达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科西嘉人死二人,法国人无伤亡”,这是阿累里亚悲剧发生后人们曾在某些墙上读到的恶意的和无耻的描写(1975年阿累里亚事件中死亡两名宪兵)。用愤怒的字眼提出的极端要求在墙上出现了:“法国人滚出去!”而且头戴只露两只眼睛护头帽的演讲者对这一口号还尽量加以发挥,可是第二天就会发现比这更加激进  相似文献   

13.
王希恩 《民族研究》2022,(2):68-81+140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族学家,早年的杨堃是法国社会学派在国内的主要传播者,晚年又是国内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建设者。从法国社会学到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贯穿杨堃先生一生的学术主线。而支配这条主线的有杨堃先生真诚的学术信仰,也有其贯穿一生的政治初心。新中国成立后,杨堃先生对法国社会学派做出批评或批判的同时,也始终为其留有“借鉴”空间。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一面坚决维护“民族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名义和地位,一面也用具体研究不断填充着这一学科的内涵。对于杨堃先生来说,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学术信仰,也是一种政治信仰,二者缺一不可。为达到这种圆满,他不懈奋斗,历经磨难。这种信念连同他的著述一样珍贵,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和继承。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 1 1月 2 2— 2 5日 ,以“西藏 :历史与人类学”为主题的中法藏学研讨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法国驻华大使毛磊先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在 1 998年会晤时商定的 ,旨在加强中国和法国藏学家在学术领域的交流。经过双方多次磋商 ,最后确定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1月在巴黎召开 ,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下属的“喜马拉雅环境、社会与文化研究组”具体承办。现将此次研讨会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会议简况此次藏学研讨会属于中、法之间双边的学术交流。与会的中方学者共 7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带队…  相似文献   

15.
·花·三个维吾尔女子有一个名叫‘花”古今中外的妇女都有以花命名的习惯,如:汉族妇女的梅、兰、菊、莲,俄罗斯妇女的“丽力亚”(百合花),法国、英国妇女的“露丝”(玫瑰花)等。相比之下,维吾尔妇女人名中,“花”及带“花”字的名字显得尤其繁多。除了“尼鲁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画笔墨语言为切入点,立足于传统思想文化和人文精神,从线、墨、色三个维度分析笔墨的抽象性内涵,深究中国画艺术之精神,以期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抓住其本质内涵,保留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7.
法国媒体报道中的西藏印象——以法国《世界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中国藏学》2006,(4):67-73
本文选取法国最有影响的媒体——《世界报》为分析对象,主要研究《世界报》自1987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历时18年关于“西藏”的报道,剖析法国媒体对西藏报道的政治文化取向。分析表明,报道内容想象成分较多,和事实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说明,法国媒体出于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在报道内容的选取上,对西藏形象进行了刻板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6 0年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提出了法国“农民的终结”的认识观 ,以后 2 0年法国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进程证实了这一结论。当代中国正处于都市化的发展高潮阶段 ,未来的 2 0到 30年间面临着“都市社会的来临”和“农业社会的终结”的考验 ,城市数量将从目前的 6 0 0多座发展到 130 0多座 ,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占全部人口的 30 %增加到 6 5 % ,将有 5亿多农民走进城市。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巨大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正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变迁与人口迁移格局 ,使传统都市化的模式与农业发展理论受到挑战 ,因此 ,总结、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及未来中国都市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 ,对于中国都市化道路及乡村变迁的模式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雪婵  赵秀云 《民族学刊》2015,6(3):72-78,125
庄雪婵副教授在访谈中谈到了其作为一名法国人类学家在中国进行田野实践的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她深受法国人类学结构主义重要代表人物路易。杜蒙的影响,她运用杜蒙的“个人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中的“个人”与“整体”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她提出,在中国,虽然现代的音乐活动(如摇滚乐队)和传统的音乐活动(如“京剧票友”)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另外,她也根据自己的跨文化研究经验,指出一个人类学家在田野中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理性的思维,并做到不以自己的文化来衡量“他者”的文化。同时,她也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急速消逝表现出了一个人类学家的忧虑,她呼吁人类学家应该尽快到乡村把这些濒临消逝的传统文化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20.
“摩尔人”(Moors)一词来自拉丁文,是西班牙人在几个世纪中对非洲西部地区穆斯林的称呼。但自从法国人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征服撒哈拉沙漠的西部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