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被林黛玉的形象所打动,她伤心时,我们和他一起落泪,她高兴时,我们和她一起欢笑.林黛玉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她的形象之所以让我们终生难忘,是因为她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悲剧,是美和诗的毁灭,黛玉的形象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不朽的光辉形象,她的悲剧唤起我们的惋惜和痛苦并对当时的社会发出深深的痛恨和批判.黛玉的形象不仅是悲剧的典型,而且可以把她的一生当成我们的教课书.黛玉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想起黛玉的名字,就会唤起人们对美和诗的遐想,而她的悲剧又唤起我们的悲和泪,透过黛玉的悲剧火花去看人生,自己,从古想到今以至更广阔的未来,黛玉的形象将伴随着我们度过一生.《红楼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形象认识就没有一致过,有人觉得林黛玉这一形象塑造的不真实.要对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获得正确的认识和作出公正的评价,就必须首先认真观察一下她的思想、性格的诸方面.倘简单地把林黛玉看成是位自尊、敏感、尖刻、孤傲、脆弱、令人感到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恐怕就失去了林黛玉的形象.我们在作品中,一看到林黛玉的名字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人认为她浪漫、自私、狭隘、尖酸、刻薄、对爱情的要求过高,作品中的林黛玉似乎是一个爱哭“小性儿”的人,  相似文献   

2.
班吉是《喧哗与骚动》的开篇人物,是这部巨著乃至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形象,我们可以通过各个角度对其进行挖掘,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班吉形象本身蕴含着极为庞大的悲剧容量,它们生发于作者的多维叙述中,在文章的血脉里流淌生发,最终繁衍出浩大的、沉重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3.
“十七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段独特的存在,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怎样言说叙述这一段文学的发生以及存在的情况,必然与其相关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的文艺评论思想相关.从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间的中国文学,在其后接近50年的历程中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声音,“十七年文学”被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语境中重新建构.这也说明了特定时期内文艺思想以及意识形态甚至其他各种评论性因素对文学作品不同阐释所起到的影响制约作用.“十七年文学”在接近50年历程中出现的多次“重构”,充分表明了对“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就导致了“十七年文学”在文学史的叙述之中就仍旧还处于再次“重构”的可能之中.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世界文学史》第一卷上册第二编第一章《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叙述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与中国学者所编写的同样时段文学史及其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具有很大的不同。本文探讨这部文学史中有关中国汉以前文学史叙述形成的特点与优势,以及它存在的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更加清楚地认识其独到的文学史观念与独立的文学史研究方法,从而为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著述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们必须确定一套建构文学史的基本理论话语体系,确定"文学史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范畴所必要的理论范式.本文着重阐述了文学史的叙述框架问题、文学史的叙述形态问题、文学史的叙述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是中国新文学中有重要影响的文学观念之一,但是这一观念在历来的文学史著中并未得到充分客观的呈现.考察60余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可以发现这些文学史著作所采取的阶级话语、人民话语或者多元话语等论述话语与周作人“人的文学”观本身蕴含的“人的话语”、“国民话语”和“启蒙话语”等文本话语总是存在错位.正是在这样一种话语“错位”之中,可以洞见到有争议人物及其观念在文学史撰写中的书写状态,这也体现了文学/文化研究在众多偏颇叙述中整合最佳理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文学史书写成为一种浪潮,其中,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已有百余部之多。它们表现出不同的命名与叙述方式,这既是文学史书写的持续探索与建构,也反映出它们的内在焦虑。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书写还存在诸如纰漏、重复、浮躁与过于追求时效性以及功利化等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从三点着手:一要为文学史书写留有"余地",二要深化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三要重建文学史的"神话"。  相似文献   

8.
安娜和杜十娘,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光辉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安娜与杜十娘形象、性格做比较,揭示了她们异中有同、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虽然身处不同阶层,却都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性格上的执着与不肯屈服为她们的爱情埋下了悲剧基调,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了中外妇女在追求自由爱情和争取人性解放的漫长道路上所呈现出来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指能够导致情感和动机水平上一致的个体差异的相对稳定的内部因素,这里借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从横向的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本我层面、宝玉和宝钗的关系--自我层面、宝玉和黛玉的关系--超我层面,以及宝玉的人格的每一层面在与三人关系中的不同转化,从纵向的宝玉和晴雯的关系--由本我、自我到超我层面的逐步深化,即从这种纵横交错的动态的立体网状的人际关系中,可以看出贾宝玉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编撰的个性化首先表现在述史情节的创新与结撰.封孝伦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突破了传统官方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情节的束缚,提出了首个个人化述史情节,其有着强烈的文学史情节结撰的自觉意识,并予以实践操作,扬弃了知识话语而采用个人化的叙述视角与语言风格,与洪子诚、於可训、陈思和等人一起开创了个人化写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李世涛 《阴山学刊》2005,18(3):26-31
"表现说"是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很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也影响了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理解.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化,既丰富了"表现说",又使"表现说"偏离了艺术对它的内在要求.因此,结合历史语境,细致分析"表现说"发展中的各种具体观点及其得失,将有利于今后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潘若芸 《阴山学刊》2010,23(3):116-119
The diversity present in every aspect of American life is an inevitable consequence of its muhicuharal society. Schools across the country are a reflection of what is, and always has been, an ever changing demographic constitution. Classroom teachers, especially teachers who have no teaching experience in the country, face a stiff challenge of teaching all stud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s. As a Chinese guest teacher in the States, I learn- ed that the "growing - up" of a teacher requires positive changes in three areas :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skills. Support from administrators is also vital in the "growing- up"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州社会标志语汉译英存在的问题,指出在英译社会标志语时,要避免汉语思维的干扰,表意要明确,言语行为模式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认为在中国教育史上唐朝的教育非常繁荣,但实际上唐朝教育的"繁荣"只是统治者规划出来的繁荣,是纸面上的设想,而非生活中的实情。唐朝的教育规划不切实际,且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种专科教育发展规模由于硬性的法律规定而受到限制;等级教育、教育特权阻碍着唐朝教育下移和发展;在唐朝教育的规模中,对地方教育重视不够。这些问题,造成唐朝教育"繁荣"的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变革主要包括 :读者范围的重新确立、新的知识传播载体出现、流通服务手段的变革、流通服务系统的重新定位和馆员角色的转变 ,正是这种变革才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统一观 ,尊重生命 ,兼爱万物是这一伦理思想的主题。寡欲节用是中国古代珍惜自然资源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就已形成了渗透环境伦理意识的政法理念。不同于西方传统伦理学所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先哲主张保持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 ,有分析地借鉴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 ,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伦理学 ,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海南度假旅游中的休闲体育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本文对海南度假旅游中的休闲体育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晚清上海: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上海是女权主义实践相当突出的地方 ;与此同时 ,女权主义理论也很丰富。从 1 870年代起 ,上海报刊就开始运用近代科学知识 ,批判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 ,宣传男女平等。到 1 890年代 ,几乎所有进步思想家在这方面都有表现。其中 ,金天翮的名著《女界钟》 ,代表了晚清女权主义思想的最好水平。以晚清比照五四 ,可以看出 ,五四时期关于女权主义的议题 ,在晚清思想界大多讨论过。深入地研究晚清 ,有利于恰当地评价五四。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际,探索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内涵,以及网络环境下实施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价值取向的几次反思调整,分析常识取向与社会取向两大流派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批评现行教学理论下教师从“事实取向”理解知识和课程,缺少过程意识和价值关怀,提出教师应立足于充分的事实与细节之上进行价值判断,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结构分析为本,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贯穿始终以做到常识取向与社会取向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