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美国,人们对约翰·莱菲尔德先生并不陌生。这位曾先后就任东芝公司副总裁、总经理,曾在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国际数据公司任职,现任精工仪器美国公司总裁,在日本工作了20多年的美国人,是个地道的日本通,又是美国企业界的管理理论权威。前不久.约翰·莱菲尔德先生不远万里,飞到上海,以“东西方企业管理技巧”为  相似文献   

2.
<正> 105年前的1897年,美国“第二大折扣零售商”——凯马特公司,由塞巴斯蒂安·克雷斯吉与约翰·麦克罗里联手在底特律创办,当时名号为“五分一毛店”,由此拉开了“折扣售货”的历史帷幕。到了20世纪80年代,凯马特公司不仅拥有了遍布全美城乡的业界最大折扣销售网络,而且被当作商业经典写进了名牌大学的教科书,最终成为全球零售商纷起效仿的绝佳范例。 105年后的2002年1月22日,由“折扣”而兴盛的凯马特公司不得不吞下因“折扣”而破产的苦果。而将叱咤风云的“百年老店”送上断头台的,正是眼高手低死抱“折扣”不放松的凯马特CEO——查尔斯·科纳威。  相似文献   

3.
巧用名人     
<正>有一家格调高雅的餐厅每星期二生意总是格外冷清, 门可罗雀。一个星期二的傍晚,店主人闲来无事,随便翻阅了当地的电话簿,他发现当地竟有一个叫约翰·韦恩的人。与美国当时的一位名人同名同姓。这个偶然的发现, 使他计上心来。他当即打电话给这位约翰·韦恩,说他的名字是在电话簿中随便抽样选出来的,他可以免费获得该餐厅的双份晚餐,时间是下星期二晚上8点。欢迎偕夫人一起来。约翰·韦恩欣然应邀。第二天,这家餐厅门口贴出了一幅巨型海报,上面写着:“欢迎约翰·韦恩下星期光临本餐厅。”海报引起了当地居民的瞩目与骚动。到了星期二,来客大增,创造了该餐厅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大家都要看看约翰·韦恩这位巨星的风采。晚上8点,店里扩音机开始广播:“各位女士、各位先生,约翰·韦恩光临本店,让我们一起欢迎他和他的夫人!”霎时,餐厅内鸦雀无声,众人目光一齐投向大门,谁知那儿竟站着一位典型的当地老农民,身旁站着同他一样不起眼的夫人。人们开始一愣,当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便进发出了欢笑声。客人簇拥着约翰·韦恩夫妇上座,并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此后,店主人又继续从电话簿上寻找一些与名人同名的人,请他们星期二来晚餐,并出示海报,普告乡亲。于是“猜猜谁来吃晚餐”、“将是什么人来吃晚餐”的话题。为生意清淡的星期二带来高潮。  相似文献   

4.
具有好创意与实施创意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在于是否具有敏锐的销售思维1994年,IBM公司的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和约翰·派屈里克(John Patrick)确信,“蓝色巨人”必须参与互联网革命。由于地盘争斗严重削弱其能力,并且面临150亿美元的累计亏损,另加最佳领导人转投电子资讯系统公司和安达信咨询公司等类似企业,“蓝色巨人”当时已成为“企业懒散的代名词”。但是,正如盖利·哈默尔(Gary Hamel)在《Leading the Revolution:How to Thrive in Turbulent Times by Making Innovation a Way of Life》(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一书中叙述的  相似文献   

5.
多活45年     
约翰·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企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他在53岁时又怎么样呢?烦恼把他搞惨了,烦恼和高度紧张的生活已经破坏了他的  相似文献   

6.
困境帕特里夏·亚伯丁和约翰·奈斯比特在《女性大趋势》中指出,妇女需要做一次“从解放到领导”的转变。他们认为,在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阶段,解放意味着唤醒自我意识、拓展新角色并揭露性别歧视。但现在,妇女需要争取地位去“创造”,而不仅仅是影  相似文献   

7.
约翰·蒂贝尔(John C.Diebel)花了整整14年时间,将米德仪器公司(Meade Instruments)建设成为一个拥有1360万资产的望远镜公司。但是.自1986年蒂贝尔将其售出后,它的新主人只用了5年就把它推到了破产边缘。蒂贝尔不能坐视这一切的发生,“它仍然是一个好公司。在我的心目中,它仍然是我的公司。”1991年,他拿出65000美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希特勒(上中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美)约翰·托兰著2004年11月出版阿道夫·希特勒无疑是20世纪撼动历史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谁也没有像他那样毁灭了如此众多的生灵和招来如此巨大的仇恨。该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其作品曾获得美国非虚构作品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经济学的著名寓言》上海人民出版社丹尼尔·史普博著2004年2月出版经济学家曾用这些华美的寓言故事来证明公共政策对经济大范围的干预是正确的:提供公共货物和服务,对产业进行经济管制,对大企业实施反垄断行动。尽管这些寓言实质上是错误和不准确的,但它们…  相似文献   

9.
<正>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多数哈佛商学院毕业生都放弃了他们在大公司的职位而转到较小的公司任职。” 半年前40岁的约翰·史密斯离开了一家双型咨询公司抛掉了能给他带来稳定收入,可观的分红及按步就  相似文献   

10.
<正>亨利·约翰·海因茨是亨氏公司的董事长,人称“酱菜大王”。亨氏公司的分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产品种类超过了200多种,年销售额高达60多亿美元,是超级食品王国,也是美国颇有名气的大公司之一。但一些记者更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其劳资关系被公认为“全美工业的楷模”?为什么亨氏公司被誉为“员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主编寄语中国公司治理:从“违规”到合规李维安1一1行业领航企业的外资并购:“馅饼”还是“陷阱”李维安2一1中国投资者支付了公司治理溢价李维安3一1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央企”的董事会建设李维安4一1社会管理转型催生新财富观李维安5一1迫切需要构筑国防科技组织创新的治理基础李维安6一1专稿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基于中国1 149家上市公司的研究(2004年)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1--4博弈论与实验研究(德)莱茵哈德·泽尔腾1一11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英)詹姆斯·莫里斯1一13公司治理进入权与组织控制茅宁廖…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专家罗德·凯宁(RodCanion)是德州仪器公司的技术员,他认准计算机将成为一个前途无量的行业,并做梦都想开一家计算机公司,只是苦于没钱;而风险基金投资专家本杰明·罗森(Benjamin Rosen),却正因为一时找不到值得投资的项目而犯  相似文献   

13.
约翰·科特     
约翰·科特最近20年出版的书被翻译到80多个国家,总出版数目已经超过几百万册。约翰·科特是一个杰出的MBA教授,因在哈佛商学院杰出的课程设计而获得埃克森奖,因在《哈佛商业评  相似文献   

14.
舒暲 《决策探索》2004,(1):24-25
1942年,在重庆的周恩来曾与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范宣德、约翰&#183;谢伟思和约翰&#183;戴维斯等人接触,建议美国一些较务实的驻华人员到延安去看看。谢伟思回国就向美国政府报告,“中共军队的价值不容忽视”,“美国应该派代表访问中共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亨利希·冯·皮勒尔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时期(1990—1991年)接管西门子公司的领导工作的。他努力使公司适应改变着的环境,并且进一步加强它的作为世界市场上的一个因素的地位。他支持国际规程合理化的努力,把革新推向前进,打入新的和极为重要的市场和创导新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管理与财富》2003,(10):55
约翰·查里豪尔绍尼 出生:1920年5月29日匈牙利布达佩斯 获奖时间:1994年10月11日,与约翰·纳什、莱因哈德·泽尔滕分享 获奖成就:对非合作博弈理论中的均衡问题进行了开创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杨澜 《领导文萃》2006,(10):82-86
“道—琼斯”到底是一个人,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平均指数?虽然它是一个代号,广泛地渗入到美国金融文化中,而且遍布了世界每一个金融中心。事实上,道—琼斯指两个人——查尔斯·亨利·道和爱德华·戴维斯·琼斯,他们共同创立了道—琼斯公司。而在道—琼斯指数以及“道氏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却不仅仅是这两位起到开创作用的奠基者,还有着许许多多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和发展道—琼斯指数与“道氏理论”的人们。查尔斯·亨利·道的成长查尔斯·亨利·道,1851年11月6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斯特灵的一个农场里。在他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此…  相似文献   

18.
约翰·伯恩(JohnA.Byrne)在一篇名为《全球化企业成为没有领导人的企业》的文章中写道:“在20世纪,苏联由于其计划经济无法跟上西方的自由市场而分崩离析。在21世纪,同样的命运将降临到那些总裁企图控制一  相似文献   

19.
一年多前,高盛公司前全球总裁约翰·桑顿怀着“到清华推动世界”的理想,放弃了千万美元的年薪来到中国,以年薪一美元受聘于清华大学,开设“全球领导力”课程,决心“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世界级领导人才”。如今“全球领导力”课程的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新的一批学员也将在9月份开始学习,那么曾致力于在清华“播下一种思想”的桑顿,如今他的课程效果究竟如何呢?他以及他的弟子又都收获了些什么呢?讲座式的互动课程桑顿在他的首批中国弟子眼中是一个睿智、务实、真挚的人。从2003年9月16日到2003年12月18日,他和他的学生们从陌生到熟识,这位有着卓…  相似文献   

20.
<正> 可口可乐是风靡全球的饮料。它已行销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饮料界真正的“大哥大”。 谈及可口可乐的历史可追溯到1886年,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有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用盛产于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可拉子(Cola)和秘鲁产的古柯叶(CoCa)为主要原料,加些香料、糖、碳酸气制成了一种口味独特的饮料,送给朋友品尝,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