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20世纪元杂剧研究成就巨大,元杂剧研究更成为一门体系性的学科。关于元杂剧的研究文献相当丰富,研究者从各方面对元杂剧进行研究,如元杂剧的题材来源、元杂剧中所体现出的民俗文化、元杂剧所体现的语法、元代文人与杂剧兴盛相互关系等。总体看来,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视角的多维性是20世纪元杂剧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玎玎珰珰盆儿鬼》这部戏里,包待制在自我介绍时的"法正天心顺,伦清世俗淳。笔题忠孝子,剑斩不平人"道出了一位清正廉明、执法不阿的清官的心声。元杂剧包公戏所表现的清官文化主要是借塑造包公这个清官形象反映出来的。包公这个清官形象从产生到发展,直到元代成熟定型的一系列过程,以及元杂剧包公戏作家显露出的清官思想,这些都呈现阶段性特点而且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元杂剧包公戏中的清官形象,是剧作家们清官思想的体现,是借古喻今,彰显社会现实的利器。其表现出的清官文化更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意义,值得我们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的出现不仅成为元代文坛上最艳丽的鲜花 ,同时在文学史上也获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它代表着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元代社会空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是元杂剧繁荣的社会原因 ,而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元杂剧的繁荣准备了群众条件和物质基础 ,同时元代统治者的文化政策和个人爱好又成为元杂剧繁荣不可缺少的政治因素。这些是元杂剧繁荣的外在原因。元杂剧艺术自身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戏剧演出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以及剧作家与戏曲艺人的贡献等关联着元杂剧繁荣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的外在结构也有其显著的特点。在元杂剧以前,中国古典戏曲已经成形的有宋杂剧和金院本,但是剧本已经失传,无法得知它们在戏剧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作以比较,元杂剧外在结构的特点是比较突出的。归纳起来有这么四点: 其一,元杂剧简洁,明确,紧凑,集中,主要故事线索眉清目秀,单纯清晰,但又不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虽然简单,明瞭,但并不失冲突的奇巧,丰富。李渔在《曲话》中说:“元人所长者”,“曲是也:白与关目皆其所短。”李渔以明清传奇的戏剧结构,来衡量元杂剧的戏剧结构,也就对后者一概否定,这显然是错误的。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相比较,前者虽不能容纳更多的社会内容,但篇幅短小集中,更适宜于当时的舞  相似文献   

5.
元杂剧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弃妇又是众多女性形象中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元杂剧中的弃妇敢于大胆追求爱情,既富有斗争精神又具有妥协性。弃妇产生的原因在于封建礼教思想和书生的负心。弃妇的命运揭示出社会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道家思想与全真教的关系切入,对元杂剧中关涉全真教的剧目进行了剖析,并据以历史事实指出: 元杂剧中的氤氲道气是全真教对元代社会巨大影响这一世风世情浸染的结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元杂剧中存在着终极意义层面上的审美超越倾向  相似文献   

7.
上场诗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数量众多,虽然有着类型化的倾向,但从中仍然可以看出元杂剧中官吏形象的特点。元杂剧上场诗中官吏和元杂剧中的官吏一样,类型比较单一,大体可分为贪官、庸官、清官三类,且各自特点鲜明。元杂剧上场诗中塑造的官吏,又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身上带着蒙元特定时期的时代特点,因此,他们的形象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经常写到的吏人的名目有六种:六案都孔目、都孔目、孔目、司吏、令史、外郎.这六种名目其实是"六案都孔目"和"令史"两个职位的不同称呼.元杂剧中,涉及"六案都孔目"和"令史"故事的作品今存十三种.这些涉及吏人生活的元杂剧故事,反映了元朝政府施行"由吏入官"的铨选制度,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过于倚重吏人,以及由此造成的官员无能、吏员主政、吏权太重、吏弊多端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元杂剧吏人故事的这一特点,显示了元杂剧作家强烈的批判意识,具有很强的认识功能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元杂剧悲剧精神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化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元杂剧中的悲剧在悲剧精神上的特征 ,结合远古神话反映出的人类潜意识里的悲剧情结 ,从创作主体学和社会历史学的角度 ,论述了元代悲剧的三种情结 ,即悲壮的牺牲情结、悲愤的复仇情结和悲怨的忧郁情结。这三种情结代表了元杂剧悲剧精神的文化特质 ,它既是一个时代的心理写照 ,更是中国戏曲悲剧精神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友谊是文学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元杂剧中也多有论述,其中涉及到友谊的普遍性、友谊的真谛、交友的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并体现出一定的传统道德色彩。而元杂剧中,朋友这一身份的设定,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元杂剧版本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著名学人就元杂剧版本问题多有论议,并由此贬抑《元曲选》,大抵发生在1915年《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影印、便于学人利用以后。1938年,明人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抄校本元明杂剧二百多种发现以来,元杂剧版本问题更受学人注意。《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懋循师心自用,改动曲文,招致批评,是为事实。但此类批评不宜绝对化。与诗文流传情况不同,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常遭艺人改动,讨论元剧版本时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当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元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使元杂剧不可避免地受到蒙古民俗文化的影响。元杂剧中有很多爱情剧、宗教剧和反映大团圆结局、节日竞技及节庆时杀羊造酒等习俗的情节,这与蒙古民族的思想、文化、习俗关系密切;元杂剧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这与蒙古族崇拜英雄的民族情结不谋而合;蒙古民族的审美风尚使元杂剧总体上呈现出酣畅淋漓、热烈奔放的风格;元杂剧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也与蒙古民族的民间文学诸如英雄史诗、胡仁乌力格尔、好来宝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元杂剧中使用了大量的蒙古语,更直接地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中的民俗描写是受元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地域环境、文化价值观念的多重影响而产生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文化个性。深入考察元剧民俗文化遗存,从民俗的、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等多角度关注研究元杂剧,对进一步丰富元杂剧的研究领域、挖掘元剧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精神、提升元杂剧的研究水平无疑有着特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楚昭王疏者下船>是元代郑廷玉的杂剧之一.该剧现存的元代<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臧懋循的<元曲选>本在曲文和情节上差异很大.臧懋循"当行"理论应当是造成元杂剧不同版本之间差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适于舞台搬演、迎合观众好恶、创造感动观者之魅力应当是<元曲选>本对元刊本改动的一个重要标准.这一点在<楚昭王疏者下船>的两种刊本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此剧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及<元曲选>本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从中找出臧氏"当行"理论在杂剧剧本改编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戏曲是最具有全面性的综合艺术,其构成至少包括歌舞、科白及代言体的故事扮演这几个主要方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语言、歌唱三者而成"。这句话概括出了歌舞与动作表演在中国戏曲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而先秦时期的乐舞、巫觋歌舞以及优的表演则孕育了后世戏曲表演艺术的因子。因此,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可以从先秦"乐舞"、"巫"及宫廷"优"的表演中寻得其发端。  相似文献   

16.
近年出版的文学史中,中国学者对于元杂剧在短时期内突然繁荣仍然祖述“汉人受压迫”的旧说,但是近年翻译出版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却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互动说”。作者同意此说,但参酌陈寅恪以近代社会学之“集团研究法”论史,借助“与中原文化迥异的胡化地域和胡化集团士族”,分疏唐代政治制度及士族政治分野的研究方法,从由金入元的北地汉人世侯文士集团,比照《录鬼簿》关于元曲作家的记载,佛教“以像立教”的传布特点,以及元人碑记中关于戏剧的记载,对于元杂剧短时期内突然繁兴的原因提出了新说。  相似文献   

17.
周德清与钟嗣成同为元代杰出的曲学家。二人的两部剧曲论著《中原音韵》与《录鬼簿》 ,在元曲立意和文辞上 ,有大致相同的美学要求。然而 ,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笔者对此作些探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今长治地区的口语中保留和使用着《元曲选》中的词语。本文结合长治口语词并参照有关文献,选取《元曲选》中较有特色的面皮、妨杀、双身、门限四个词语,详列书证予以诠释。这些词语借助方言不仅可求得确解,而且又可补释元曲的辞书之未备。  相似文献   

19.
李春祥先生撰写了我国新时期"第一本元杂剧史"--<元杂剧史稿>,对元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在新时期的元曲研究界开风气之先;他提出并论证了"<录鬼簿>才是戏剧史领域里的开山之作",将我国戏曲史中有关这门学科建设的时间提早了600年;他对元代包公戏、元杂剧地域范畴的研究及元人散曲的研究多有见地;他对元杂剧"全面的、多角度的,也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取得了学术界公认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元曲选》中的宾白反映的是元明之际的口语。其中方位词及方位短语的运用十分活跃。由六十多个方位词参与构成了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构成有两大类,一类是在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或数量词语、少数形容性词语之后加上方位词构成,另一类是由某些方位词互相结合构成。方位短语除主要表示方位处所意义外,还可表范围、时间、数量等。方位短语入句后可充当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有主语、定语、动词宾语、介词宾语、状语、补语。方位短语的运用广泛,接触的词语,出现的句型也多种多样,对它的功能研究也涉及到多种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