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国内学者在后现代主义研究中偏重文化及人文精神这一不足,本文在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主要作家思想的基础中,认为后现代主义中存在着一个完整的社会理论维度。福科对现代社会权力运作机制的揭示和反抗,德勒兹和加塔利关于精神分裂与多元社会的论述,鲍德里亚对高科技社会的后现代反思,利奥塔对多元公正与后现代状态的揭示,构成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维度的重要景观。与传统社会理论相比,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表现出四个重要特征微观分析、文化主义倾向、无构想与无目标、把社会看成一个“没有主体或个体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林吕建 《浙江学刊》2004,(6):134-138
当代影视文化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冲击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趋于消解,大众化、娱乐消遣、商品化、产业化、无中心化、平面化等后现代主义特征逐渐向影视文化渗透,并呈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从而对影视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许文茹 《社科纵横》2007,22(5):162-163
在传统的小说中,作者通常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是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中,故事常常由第三人称来叙述,其中插入第一人称的侵入式叙述。冯内古特在他的两部后现代主义元小说《五号屠场》和《冠军早餐》中大量使用了侵入式叙述,这一写作技巧的运用充分展现了冯内古特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写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王晓升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种以全面检讨西方文明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悄然而生,并在欧美思想界引起一场“后现代主义论战”,它所表现出的那种彻底反传统、反理智,甚至反文化的精神品质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一、后现...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上)刘放桐最近几年来,关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哲学)的问题成了我国哲学和文化研究中热点话题之一。但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缺乏确定性的概念。西方学者对其所指很不相同,对其评价更大相殊异。有的哲学家认为它改变...  相似文献   

6.
别一种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评价,某些学者曾做出过“后现代主义已成强弩之末”的断言。实际上并非如此,一种与福柯和德里达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所不同的后现代主义,即格里芬等人所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生成力和生命力。现代性及其西方世界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所致力于解决的根本课题。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哲学的二元论和还原论,并依据生物学的最新成果,对机械论的还原论进行了质疑,它还同时反对现代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整体论的思维方法,由此而促使人们重新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重新考虑思维与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对于现代人摆脱所面临的文化历史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小说审美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破坏、消解和颠覆为根本任务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是对传统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的超越。“作为后工业大众社会的艺术 ,它摧毁了现代艺术的形而上常规 ,打破了它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 ,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① 本文将分析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美学特征 ,并就中国先锋派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进行论述。后现代主义小说审美特征元小说 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 ,传统的合法化因时过境迁而失效 ,只有通过解构合法化 ,走向后现代的话语游戏的合法化。换言之 ,那种以单一的标准去裁定所有差异进而统一所有话语的…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峰 《求是学刊》2001,28(3):15-18
90年代对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一度成为我国学界的热点 ,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由于后现代哲学是一个边界并不确定的领域 ,它横跨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种学科 ,学界对它的探讨分为不同的方向 ,这样就很难全面地把握它的各个方面。但是 ,这种难以把握的跨学科性也说明了各门学科面临的问题具有“家族相似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 ,就在于它是整个文化与哲学范式转型的集中表现 ,它不仅代表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变迁 ,而且对中国新的文化精神的培育 ,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后现代主义与哲学的范式转型所谓…  相似文献   

9.
张珺 《学术交流》2007,9(11):155-157
至今为止,存在着众多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评论,虽然这些评论充满着矛盾性且无法达成共识,但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现象之一,已经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戏仿,作为一种形式策略,被后现代主义作家广泛采用是个不争的事实。本文试图从对文本的分析中,归纳总结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戏仿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价值观念经过了两次倾覆。后现代主义既是现代主义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又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后现代主义的诸多特性的形成乃是其迎合市场、媚悦世俗的结果。后现代主义向既存现实表示妥协,从而毁弃了自身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偶缘性的游戏--伽达默尔游戏观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峰 《求是学刊》2004,31(5):95-99
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与偶缘性联系密切。偶缘性首先从文本阐释中表现出来 ,是对不同阐释境域的关注。游戏将偶缘性演化为一种客体性的边缘状态 ,抽除了游戏中的主体因素 ,从伽达默尔阐释学的游戏概念 ,可以演化到后现代主义无主体的观念。实际上 ,正是通过游戏概念 ,阐释学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入口  相似文献   

12.
自我解构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8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文化现象正日益影响中国90年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虽然我国哲学、文学艺术理论领域从80年代开始追踪介绍、研究了后结构主义、后实用主义、新保守主义、后科学哲学、新西方马克思主义,但是,宏观上还没有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来把握当今国际思想潮流,微观上,对后现代主义重要理论家德里达、利奥塔德的思想也缺乏研究。94年西安中国首次哲学界“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研讨会,以哲学和文学艺术理论不同领域交叉为特征,在探索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联;司题上,两个领域的人士都感到对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学界 ,在后现代问题清理中有了新的话语转型 :以共同对话取代话语对抗 ,以多元阐释取代话语霸权 ,用兼容并包取代话语独断 ,用承认差异的新思维代替强求统一的旧思路。社会科学在有效厘清后现代理论的负面效应的同时 ,正在不断摆脱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之间话语沟通的理论困境 .当代中国学术界在获得对历史和现实的新的观照中 ,接受新的文化理论变革理念 ,有了真正意义上文化社会的反思。这体现在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反思、后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研究、后现代问题与神学思想的厘定、后现代社会科学问题的剖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凭借其"无畏扩张怀疑批判对象"、"大胆革新怀疑批判方法"、"多元分散怀疑批判立场"的独特手法,在人类既往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制造出一场效应强劲的颠覆狂潮.在与后现代主义交锋对话的过程中,女性主义对后现代主义极力倡导的反本质主义、反二元对立与权力话语理论进行了积极援引与有效契合,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后现代转向.而在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一种建立在女性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动性长足提升基础之上,鼓励"叛逆"和"另类",推崇多元和差异,带有抵制、抗争哲学思想与自我、不羁浪漫情怀的后现代女性生存方式越来越成为"真实的现实",并为女性在实践上合法终结现代父权社会的旧传统创造出一片新的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职业生涯领域也受到冲击。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出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概念,同时对职业生涯成功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基于这些转变,要为不同类型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改变传统的激励方式,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应急机制,构建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马妮 《新华文摘》2022,(5):41-45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后现代主义表现得强烈且坚决.对后现代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进程中一些问题的反思,比如,后现代主义是否以"未思之事"或生活世界的理论场域转换完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旨向转变;又如,如何理解早期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态势与晚近所呈现的建设性之间的理论关系及其理论进路,是当代哲学视域内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形态之一。“建设性”与“解构性”相对 ,意在强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在为现代世界提出一种积极的选择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解构性的后现代的诸多特征相冲突。关键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拒绝应当伴随着重构的主张。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整体 ,特别是把其自身理解为一个过程。怀特海哲学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构想提供了最系统明确的说明。包括科学和哲学的基础、后现代科学等等。在此基础上 ,作者也同时承认其他观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政治学[英]J.多尔蒂纪万斌译后现代主义政治学不是素朴假定。象在知识和文化方面一样,后现代主义在政治上试图超越现代主义,欢迎多样性,赞扬差异。伊丽莎白·维尔逊说:“象变色龙一样,后现代主义要求宽泛的政治立场。”亚历克斯·卡林尼库把后现代主义表征...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是一个多元与复杂的概念,至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开拓对它的理解,也相应地存在对后现代反思的三个视角:作为历史意识的现代性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线性进步的、受普遍规律支配的且具有终极目标的历史过程与时间感.这种现代性忽视了差异的存在,对应的后现代主义则突出了空间因素的价值,肯定历史的特珠性与偶然性.作为启蒙的现代性确立了进步、理性、普遍性与主体性等原则,痴迷于客现性、精确性、明晰性、统一性与绝对性.在后现代主义批评中,启蒙现代性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自由与解放,反而变成了披上进步与真理外衣的压迫与控制.而作为审美的现代性是对前两种现代性的反叛,渴望模糊性、多样性、混乱、瞬间、短暂与相对性等价值,凭借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分化,追求救赎、拒绝平庸与体验瞬间.后现代主义艺术则呈现为去分化、无深度、无中心、无根据、游戏、模拟等特征.现代性的内在繁杂性,不仅要求反思视角的多样化,而且本身也构成思考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论后现代伦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虽无统一的理论,但大多极力批判现代性,贬低科学与理性的作用。在后现代语境下的伦理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以往的绝对主义转向相对主义,从理性主义转向非理性主义。后现代道德虽然已经碎片化,但并不意味着个体可以全盘抛弃道德良知与责任,自由与安全仍然是后现代伦理所要兼顾的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