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走过了170多年的历程,究竟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认识角度是不同的,认识水平也是不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认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
张雷声 《学术界》2005,2(4):20-29
与学术界以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不同,从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中无论生产力层面的内容还是生产关系层面的内容,都包含着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实质。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但是,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中,不能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效率与公平一一对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从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说明只有解决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阶层收入差距的悬殊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和落实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自有社会以来,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社会制度如何变迁,社会性质如何迥异,和谐总是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人类的共同认识和追求。可以说,和谐社会有基于人类共识的一般规定,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郭廷建 《理论界》2007,1(7):4-6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创新论断的立论依据及理论与实践意义,认为该论断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及矛盾特殊性认识的深化逐步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本质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的内在规定。因此,该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应当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主要应从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来理解。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核心,离开这一本质属性,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而且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既有质的问题,它规定社会性质,也有一个量的问题,它决定社会发展状况。只有生产力解放及发展了,公有生产资料的量才能不断增加,社会主义才能得以不断发展。所以,解放及发展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发展的要求,当这种生产力表现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存量与增量时,它便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新论断在理论上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内容上首次将社会和谐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体系;在认识思路上,站在系统、整体的高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的新概括。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阿基米德支点问题,更是现实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原点性问题。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源头探究社会主义的原初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历经曲折和深度反思,从最初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单向度诠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开创与建构,再到与生产力相适配的一系列生产关系改革基础上的“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最本质的特征”等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维的历史性回归和系统化、集成式升华,也为新时代全面准确深刻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发展规律、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本质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姜作培 《江汉论坛》2008,23(5):23-26
研究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性,对于全面把握、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全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却又是不同的价值诉求.社会发展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平.如果说从氏族公社社会飞跃到奴隶社会,使大部分原本是自由的氏族公社成员沦为奴隶的话;那末从封建社会跃进到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使原来自由的小私有者沦为现代雇佣奴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否定,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的群众革命运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所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解决了沙皇俄国社会的不公平问题.苏联国家建立后,把发展问题放在首位,推行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把赶超发展战略演化为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争霸,开展和美国以核军备竞赛为中心的军备竞赛.苏联在实现国家的高速度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以牺牲农民利益为高速度发展的资金源泉,从而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后,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阶段性地实现了社会公平,并为新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基本上沿袭苏联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与苏联相似的新的社会不公平.毛泽东想通过实行平均主义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出现的新的不公平问题,结果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寻求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契合.三十多年来,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东方巨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革命不会、也不能一劳永逸地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执政的共产党能否主动地、不断地契合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发展,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丰富与完善.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全球正义问题日渐凸现。全球正义问题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穷人与富人要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然而,由于缺乏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对正义的共识、市场经济个体价值本位与全球整体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矛盾及全球范围内世界政府及其再分配制度的缺位,解决全球正义问题,正面临着解决国内正义问题所不存在的新课题。世界各国如何在兼顾经济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正义的世界经济秩序,是全球化时代人类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创新的总结和升华,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理论成果,整个理论体系具有复杂的逻辑关系,研究理论体系的逻辑继承,探寻理论体系的逻辑脉络,展望理论体系的逻辑发展,对于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飒 《学术探索》2003,(11):46-49
本文着眼于世纪之交国际共运形势、时代特征、世界格局变化的背景下,越南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趋势与规律的认识,从一个角度揭示出越南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逻辑起点,又是不断拓展这条道路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又是不断完善这个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又是不断增强这一制度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的逻辑建构与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形态内生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其逻辑建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对中国国情的正确判断与制度设计构成了其逻辑起点,在实践中探索道路组成了其论证过程,自身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形成了其阶段性成果。在此种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历程实际上生成于中国特定的历史脉络之中,是基于中国改革经验而形成的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路径。从三大形态层面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从认识史的视角考察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知历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上,主要是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认识中界定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不是的那个东西。在第二个阶段上,主要是在自我反思与自我否定中剔除许多长期被置于社会主义名下而实际上并不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东西。这两个认识阶段目前大体已经完成。在第三个阶段上,我们则试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语境下,从社会主义的自我确证中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是什么。这一探索目前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0.
马京平  邵连民 《河北学刊》2008,28(3):171-175
从法哲学的角度而言,请求权应在两个层面上存在,一个是存在于抽象权利层面的请求权,另一个是表现为各种具体形态的请求权。对其本质的探讨,须从抽象权利的形态上进行界定,如果从具体的请求权考虑,则不能探究出请求权的本质,只能得出各种具体请求权的效力或作用。本文认为,请求权的本质是自由意志,在现代法的观念中,又必须从每个人自由均会得到保证的角度来进一步理解请求权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