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证.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重视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山东省人才队伍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深入发展.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类型结构,分析总结山东省人才队伍结构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推动新形势下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财政投入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建设成本高、任务重,尽管地方政府竭尽全力,财政投资仍然不足。要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针对民族地区特点,需明确受益各方事权范围,界定各级财政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形成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资格局;提升法律法规层次,加强各级各界对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投资约束力。  相似文献   

3.
推进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文化均等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全社会各个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文章给出了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已取得的成绩、不足和薄弱环节,从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文化投资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提升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总体均等化程度,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构成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重要职责。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范围的外部边界应参考中文化预算模式,并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运行支撑体系为三大保障内容。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标准应从分类保障标准和倾斜保障标准出发,在公益性文化单位财政保障标准测算中引入"内涵式"保障标准,从而测算出总体保障标准,同时这一标准还要根据国内其他各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标准、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标准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增长率、增长弹性系数和边际增长倾向等因素进行调整,最终构建基于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保障方式则应保证财政投入日益规范,各级政府责任分摊方式明确,并寻求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战略部署,是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佳木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开发利用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等。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创造了多项领先全国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嘉兴模式"。"嘉兴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互动化,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均等化,公共文化资源网络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集成化,公共文化服务内涵深耕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多样化。"文化自觉"是"嘉兴模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嘉兴模式"表明,地方政府的切实重视和主导作用,服务者的主动开拓与创新、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阶段,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在于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努力程度决定了公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本文构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省级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对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关注度不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是指基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民一定的文化共识,由政府主导提供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存和发展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社会文化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源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新公共管理“有限政府服务”理论.作为基本权利的文化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规定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个人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权利.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的核心理念.确定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的边界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解急需”和“量力行”的原则.在操作层面有两个标准:一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有关基本文化权利的规定;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坚良 《学术论坛》2007,30(11):176-17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内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诸多启示.要构建更加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目标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机构网络基本形成。借鉴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政府管理工具——绩效评估,以公共文化机构建设、管理及服务的绩效评估作为切入点和抓手,以公众满意度、文化价值功能及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作为绩效评估的核心,构建公共文化机构绩效评估框架,探索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优质化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视阈下的政府规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尺,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才能优质、高效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然而,在用足市场的同时,政府的重要职能同样不应被忽略,发挥政府规制的控制、规范及其引导作用,营造符合市场化规律的制度环境,才能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重要一环.但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政府独自承担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责任下,农村公共文化的有效供给不足.文章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供给的主体,并根据不同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特点,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供给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阶段国家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文化治理模式。作为该治理模式中的主导力量,政府必须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秉持公正、公益、均等、普惠的公共价值取向,明确政府职能,清晰政府角色,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郭云 《兰州学刊》2013,(5):68-73
民国初年,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政府一方面重视场地和机构等物质载体的创建,大力建设各类补习学校、图书馆、宣讲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文化需求,从民众的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出发,为民众提供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这一时期的公共文化服务以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以培养共和新公民为己任,在提升民众的整体道德水平和精神文化状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成为近代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地方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继续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际,兼顾宏观与局部,重点从理论逻辑与实践指导的层面对进一步构建与完善云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原先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遭遇到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文化领域曾一度陷于无序状态,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不加区分地将文化发展任务推向市场.作为一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浙江较早地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从计划经济下"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并采取分类指导原则.不仅如此,浙江省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全新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的实践表明,当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时,不仅文化产业必须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且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事业也要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们应从深圳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和谐文化的基本路径。一是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深圳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二是要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由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参与而形成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资融资体系、供给体系、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总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意识形态灌输模式"到改革开放后"部门供给模式"的变迁,而这两种模式现在都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多元参与合作模式"成为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模式。其中,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民间组织、文化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亚林  朱春 《学术界》2012,(5):24-39,254,255,265,266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政府面向文化民生的责任担当,其内容包括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的道德属性要求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权并平等地享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因而,作为公民文化权利实践平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不偏不倚地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均等化的服务和产品。就当代中国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发展之路是在面临各种非均等化现状基础上推进的,其发展逻辑具有中国特色。本文依此逻辑,对当今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与核心业务,是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兴义市图书馆在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资源整合、服务模式、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