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长诗的典范《罗摩衍那》《罗摩衍那》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即“罗摩的生平”或“罗摩传”,其现存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四或三世纪直至公元后二世纪。它是印度古代的又一部规模宏大的叙事长诗,与《摩诃婆罗多》并称为印度古代两大史诗。《罗摩衍那》为后代的古典文学开了先河,尤其成了长篇叙事诗的伟大典范,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罗摩衍那》是印度人民对  相似文献   

2.
《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中的哲学思想邱紫华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艺术的方式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风情画面,表达了人生理想和追求,宣扬他们的宗教、伦理、人生哲理、艺术审美的基本观念。史诗既是对古代传统的继承和延续;又是对古代传统的总结和...  相似文献   

3.
综观印度三千年的文学史,几乎可以说成是诗歌和诗剧的发展史。印度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上古诗歌总集——《吠陀本集》。其后有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产生,使印度古代文学得以举世瞩目。此后又出现了佛教诗人马鸣、迦架陀娑、伐致呵利、苏尔达斯、杜勒西达斯等大诗人,更显示出印度文学的卓越成就。近代大诗人泰戈尔以其颂神诗集《吉檀迦利》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更使印度文学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顶峰。印度历代经典喜欢采用诗歌体,朝廷中也培养宫廷诗人,国王有擅诗者,后妃公主也往往以能诗著称。至于印度戏  相似文献   

4.
《那罗传》是印度古代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独立完整的优秀插话,是一篇出色的古典叙事长诗. 《那罗传》的母体《摩诃婆罗多》,以奴隶制王国纷争时代的印度社会为广阔深邃的背景,以婆罗多王的后裔争夺王位的斗争为中心故事,异常鲜明地展现了种种斑驳陆离的社会生活与斗争的场景,十分生动地描绘了数以百计的各阶级、各阶层的重要人物形象,深刻有力地反映了一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艺术地表达了当时的人民对国家的愿望。它的基本梗概是:  相似文献   

5.
印度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神话的重要宝库之一,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派系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原始部族神话、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神话、佛教神话、耆那教神话和其他神话等五大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神话,主要记载于卷帙浩繁的《吠陀》文献(包括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和传承经典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往事书等典籍里。本文拟以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神话为例,探讨一下印度神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对两大史诗的初步译介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卷帙浩繁 ,内容包罗万象 ,堪称古代印度的百科全书 ,在印度文化史、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后者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中心情节 ,前者以两族堂兄弟为争夺国土和政权而爆发大战为主线 ,广泛描绘了古代印度历史、政治、宗教信仰、家庭、习俗、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两大史诗作为印度文学的两块基石 ,集印度神话、传说之大成 ,为后来的戏剧、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来源。它们还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圣经典 ,其中的主要人物一直受到教徒们的虔诚崇…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与印度文学的关系,前人早有论述。他不仅重视印度文学,给印度文学以高度评价,而且还编印过佛经中的故事。早在1907年,他就说过:“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 ,称世界大文;其《摩诃婆罗多》暨《罗摩衍那》二赋,亦至美妙。厥后有诗人加黎陀萨(Kalidasa)者出,以传奇鸣世,间杂抒情之篇。”他还说过:“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鲁迅全集》第1卷第5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印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天文学更是世界古代天文学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本文仅从吠陀文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对印度古代天文学作一粗略的窥探。吠陀文学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记录,其形成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之问。“吠陀”一词的一般含义是指“知识”。吠陀文学共有四种,即《梨俱吠陀》、《耶柔吠陀》、《沙摩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其中《梨俱吠陀》最为古老。而每一种吠陀又有各自相应的本集、梵书和奥义书(或森林篇)。另外《吠陀支节录》亦属吠陀文学。该著作中包括纪律、仪典、字源、音韵、天文和语法,也就是吠陀的六个续编部分。该书的成书年代约为公元前1200年。另一古籍《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描写俱卢族人与般度族人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9.
印度古代伟大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早已蜚声世界。在近代,德国大诗人歌德和席勒曾把它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现代,印度以及世界许多国家仍在不断把它搬上舞台。其不朽之魅力,由此可以了然。不过,据梵文学者考证,《沙恭达罗》这个剧本并非完全是作者之独创,它的基本故事梗概大史诗《摩诃婆罗多》里便已作为一个插话而存在,剧本的作者显然是借用了这个现成材料。然而,尽管如此,剧本《沙恭达罗》仍然不失为一部杰出的艺术创作,其作者仍然不失为一位富有创作精神的艺术家,这一点可以从史诗插话与戏剧剧本异同之比较中得到充分证明。在《摩诃婆罗多》里,关于沙恭达罗的插话收入“初篇”第六十二章至第六十九章,是仙人护民子在镇群王举行的蛇祭上,应镇群王之请所讲的故事,共有八章三百零五节。剧本《沙恭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选题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意义1.就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而言 ,大多是对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及荷马史诗的孤立考察 ,较少涉及比较研究 ,或者说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层面。偶有国外学者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也往往由于缺乏“史诗文体学”的建构意识 ,而显得肤浅而不深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该选题的提出在英雄史诗的研究领域具有一种填补空白的性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 ?这主要是因为阅读量太大 ,或者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较为完善的译本 ,或者是因为不能轻易超越某些阶段而冒进。…  相似文献   

11.
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中译本已经在200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部史诗又称“第五吠陀”,在印度享有神圣地位。由于体大事繁,括罗宏富,举凡宗教、哲学、历史、政治、军事、外交、伦理、天文、地理、民族、语言、传说、神话、寓言、族谱、民谚、仪礼、习俗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13.
《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古代一部大史诗。本书是其中一部分插话的选译本。这部大史诗曾经被认为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共有十八篇,号称有十万“颂”(诗节)。它并不是单纯的史诗,实际上包括了三种内容:一是史诗故事本身,二是许多插话,三是关于法制、风俗、道德规范的诗体著述。插话可以独立成篇,而且文学性较强,所以选成一集。大史诗的故事并不很复杂,不过是叙述古代名王婆罗多的后代有兄弟两支,一有五子,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209页(1990年7月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中文全译本):印度用墨的历史,可能因为上古禁止以文字记录佛经而推迟,古梵文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中提到,任何胆敢出售、伪造或书写《吠陀》经典者,都要罚下地狱。宜超按:是谁禁止以文字记录佛经,这种禁止是来自国家的法令,还是来自释氏的告诫?该分册的作者钱存训教授并未明确指出。今检印度古代史料和汉译三藏经典,均无禁止以文字记  相似文献   

15.
《薄伽梵歌》是用梵文写成的印度古典名著,是著名的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从形式上看,它是音律优美的长诗;从内容上看,它是玄奥的宗教哲学作品。《薄伽梵歌》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它别具风格的艺术性和奇特的思辩方法,而且还在于它作为印度教的主要经典至今还影响着数亿人口。多少个世纪以来,众多的信仰者就吟诵它、尊崇它。直到今天,还依然把诗中的大神克里释那做为他们生活中的象征去歌颂,将诗文当  相似文献   

16.
钱锺书先生《管锥编》有一段论《史记》的话: 黑格尔言东土惟中国撰史最夥,他邦有传说而无史。然有史书未遽即有史学,吾国之有史学,殆肇端于马迁欤。(251页)黑格尔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比如印度吧,它当然是东方文明古国,可是它却没有古史。有名的史诗《摩诃跋罗多》和《罗摩衍那》,尽管保留了很多可贵的史料,可是这两部毕竟是文学作品,包括不少的神话、传说,正如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特  相似文献   

17.
印度的《罗摩衍那》史诗,是世界著名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人类的优秀精神财富的一部分。《罗摩衍那》不仅在印度文学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天竺古有‘韦陀’四种,瑰丽幽馥,算世界大  相似文献   

18.
长篇史诗《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神话、英雄传说和历史故事的总汇,不仅在印度文学史上地位崇高,也一向被视为勾勒古史轮廓的史学著作和契约民族心魂的宗教圣典。本文通过审视《罗摩衍那》的神话图象,对史诗的情节构架、叙述方式、形象塑造和时空关系等方面的技巧特点在纯粹形式的范畴内进行了探讨,以期说明在该史诗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最能显示个性且最具活力的乃是其形式。  相似文献   

19.
第十四届国际《罗摩衍那》大会于1997年5月23日至25日在美国南部名城休斯敦举行。会议由美国国际印地语协会、休斯敦印度人联合会和印度世界文学与文化协会联合主办。17个国家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北京大学教授金鼎汉先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本书系国家教委“七·五”高教教材规划项目,由华中师范大学印度史教研室《简明印度史》编写组编著。全书约37万字,由湖南出版社出版。本书在《导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印度的概况、研究印度史的意义和所依据的史料。全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介绍远古至18世纪中叶的古代印度,共分12章。本篇回溯了新旧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