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原野 《决策》2013,(8):90-91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机关说话     
孟宪利 《领导文萃》2008,(11):78-80
“说”在机关,永远不会是信口开河。总的原则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是你最应该说也必须说的。超越职责范围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除了消耗体力、引火烧身之外,对于我们的发展并无实质意义。而且凡是习惯议论长短的人,最终会被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能力有限”——这是一条真理。但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必须搞懂搞清楚,有思路、有观点、有办法,特别要有独特的见解,随时能够“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3.
秦德龙  吴婷 《领导文萃》2006,(4):179-181
领导说老聂是个神仙,是个不一般的神仙。领导这么说,是因为老聂有一只慧眼,老聂的慧眼,就是两道眉毛中间那颗黑痣。领导说:奇人必有奇貌,凡是长相奇特的,必定是个神仙。这话,传到了老聂耳朵里。老聂似乎没在意。领导爱说,就让他说去吧。老聂就是这个状态,油盐不进,荣辱不惊。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上下班,一步一个脚印,目不斜视。老聂不知道,领导已经拿定了主意,要打破他这个状态。领导找老聂谈话了。谈话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领导亲自给老聂泡了一杯热茶,领导语重心长地说:老聂啊,今天找你来,就是请你出山的,就是要你挑大梁的。这些年,…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当领导难,难当领导。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有难处并不是干不了,因为难干的事情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只要你潜心去研究它,了解它,掌握它,再大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了。从实践看,领导工作有四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7,(9):128-128
我是在工作中学会肩负压力的。作为领导人,当遇到困难时,你也得面带笑容,显示出极大的自信心。领导才能是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乐观情绪,使人们从你身上看到梦想。有时在内心里即使我有担忧,表面上尽量不会显示出来,我知道每个人都在注视我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木子 《领导广角》2002,(4):54-54
不要见着领导就绕着弯走,多跟领导聊聊天,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是一件对你的职业生涯极有好处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博文集萃     
《领导科学》2012,(33):58-59
看来你只好当领导了你不会运筹帷幄指挥人,那看来你只好当领导了。因为只有当了领导,你才能有自己的智囊替你运筹帷幄。且官越大,智囊越多、越高级,智囊就是你的智能指挥棒。你不会写讲话稿,那看来你只好当领导了。因为只有当了领导,才能有人为你捉刀。官越大,捉刀者的水平可能越高。到时,你在台上只管口若悬河、滔  相似文献   

8.
伊明 《决策》2010,(Z1)
很多时候领导很忙,而下属却很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领导把过多的时间花在解决下属的问题上,也就是时间受下属支配了。这涉及到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互动关系。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位领导正走在大厅里,这时注意到他的一们下属A迎面走来。当两人相遇时,A向领导问好:早上好。顺便说一下,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你知道……当A继续往  相似文献   

9.
权变领导理论研究了与领导行为有关的情境因素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没有一种万能的、完全有效的领导方式,只有当领导风格与情境相匹配时,领导才有效。本文以联想集团两代领导者为例对该理论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给领导当参谋、提建议,只要你有真知灼见就可,你看诸葛亮、魏征就是。"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想给领导当个合格的参谋,仅有真知灼见还远远不够。诸葛亮、魏征等给领导当参谋之所以成功,客观地说,一半归功于他们的建议确属正确、高明,另一半当属幸  相似文献   

11.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便立即知道那里所有的人都会向你行注目礼,感觉是不是很好?当你走进某人的办公室,便能肯定对方将面带愉悦的笑容,然后伸手按下对讲机上的键,对秘书说:“我暂时不接听电话。”此时你的感觉是不是妙不可言?在一次大会上,当与会者为某个议题争论不休时,你说了一句:“我是这样认为的:……”整个会议室立即鸦雀无声。你当时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2.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1,(14):133-134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买一本书可能只看到一句话.但这本书一定能让你提升一个领导行为。工业社会是管理创造价值,以泰罗制为经典的管理模式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像巫师呼唤魔鬼一样把财富从地下呼唤出来。信息社会是领导创造价值。无论官、产、学、媒,都只有整合了人才资本的实现方式才能在网络时代进行价值突破。你准备好了么?  相似文献   

13.
初来乍到     
向文滔 《领导文萃》2006,(8):180-182
我正眯着眼睛盘算头月工资怎么安排的时候,坐在旁边的小刘捅了捅我,说,领导叫新来的大学生上去说两句话,到你了。我慌忙站起来,理理头发,整整衣服,步伐稳健地往台上走。我初来乍到,可得留神点。我很快就认出站在话筒边那个胖子是我的领导。我舅舅教育我说,领导都是满面红光的,头都是昂着的,看人都是往下看的。这些条件胖子都符合。于是我走到领导面前欠欠身子,问了个好。领导微微点头,跟我握手。我舅舅教育我说,跟领导握手的时候一定要说几句好话。我一想到这是以后给我发工资的人,刚才在台下背好的话马上顺口出来了,我说,我是个毛头小伙子,…  相似文献   

14.
沈泉涌 《决策》2006,(4):52-53
华尔街老板对副手有一个标准:“你要站得比他高,但是你要弯腰行动,让任何人看不出你比他高。”话虽然说得绝对,但其中的道理值得所有副职领导深思。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研究探讨了谦卑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对78位领导和293位员工的匹配数据分析显示,谦卑型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对员工主动性行为有间接的正向影响.此外,员工权力距离倾向是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边界条件.当员工权力距离倾向低时,谦卑型领导通过领导认同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积极影响会增强;反之,当员工权力距离倾向高时,这一积极影响不显著.研究从社会认同的视角为谦卑型领导的有效性及如何提高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牛津 《决策》2011,(7):47-47
松下幸之助说:“当你领导1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前面干:当你领导100个人的时候,你要站在中间协调;当你领导1000个人的时候,你就要站在后面观察。” 高速公路 一般高速公路要下来的时候,都是弯路下来,不是直路下来,世界上交流道没有直直下来的,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低成本做人     
硅谷根本不缺钱,腰里揣着绿花花钞票的风险资本家四处可见,但他们不看你的技术、不看你的产品、不看你的计划,只看你这个人。风险投资就是看人。有的风险投资商做法更绝,你给他计划,他根本不看,他就是和你吃饭,了解你这个人,如果你人行,他就给你投钱。有两个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去寻找风险投资,当风险投资商把他俩的计划看完后,却对他们说,你们的计划是一堆垃圾,不可能赚钱。但是你们这两个人非常不错,我给你们俩另一份计划,你们俩来做,我来投资。因此,要把事情做大,做人非常重要。在企业里,领导的人品很重要,假如你自己是…  相似文献   

18.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它关系领导活动的成败。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史就是一部决策史。按照赫伯特·A·西蒙的决策理论,领导决策不仅要遵循决策的一般规律,按照一系列程序进行,而且还要讲究决策艺术,因为它往往是决策成功的要件。  相似文献   

19.
“领导”     
梁文道 《领导文萃》2011,(12):70-71
"领导"是很有力量的,就算你看不见它,它还是可以实际地影响你的生活。中国人特别相信"领导",觉得"领导"无所不能。就算航班延误,所有乘客在飞机上呆坐了一小时,只要机长广播说目的地现在实施航空管制,也许你身边的人便会冲口而出:  相似文献   

20.
何谓领导艺术?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领导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有的把领导工作的一切方式方法统称为领导艺术,有的说领导艺术是领导的技巧、风格、经验、意志、气质和创造力的总和,更多的则认为,领导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领导技巧、技能。这些从不同角度对领导艺术的认识和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对于我们从某一方面认识领导艺术,并把握其实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