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哲学视野中的平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秋立 《北方论丛》2004,(2):109-112
平等范畴必须置于经济哲学视野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诠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明确了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综合范畴.而现代经济学强调了平等的内涵主要是机会平等,这个结论是现代经济学与哲学思想互动的结果;经济哲学的平等观与平均主义的平等观有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平等关系可概括为:以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平等和占辅助地位的资本平等为基本内容,以交换平等为实现形式,以结果相对平等为补充。应当相应地在全社会确立这四种经济平等观,作为判断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经济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劳动哲学出发,批判资产阶级抽象的法律平等观,强调法律平等观是与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既是社会平等状况的反映,也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平等只是追求形式平等,而不能实现实质平等,社会主义社会法律不仅要实现形式平等,也要追求实质内容平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劳动人道主义和劳动主权主义,社会主义法律平等废除一切阶级的不平等,将平等建构在劳动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在对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众多解读中,历史主义、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而其有关平等主义的论述则不受重视.笔者通过梳理波普尔对一些重要思想家的平等观念的引述和评论,从平等观、平等与不平等的关系、不平等观等三个方面讨论波普尔的平等观,指出其并不重视机会平等或结果平等,而是将平等理解为一种具体的实践过程.这对更为全面和准确地理解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的渐进性和“开放社会”本身的理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平等观和权利观是民法最基本的精神,而人格平等和权利本位是民法最基本的性格,前者和后者关系极为密切,它们象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影响着民法的发展。探讨民法上的平等观和权利观,有助于对民法文化的深层研究,而对民法上平等观和权利观的研究,又离不开对人格平等和权利本位的研究。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 平等观和权利观是商品经济活动最一般条件在民法上的抽象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四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一部民法典?为什么苏联民法典一直不能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根本的一点就在于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从民法的历史发展来看,尽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度和同一国度的不同阶段,民法的调整范围不太相同,但是民法都是适应商品经济的需要产生的,并且都是以社会商品关系作为主要调  相似文献   

6.
冯洁 《北方论丛》2011,(1):93-97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经历过进化论信仰的时期,他们对于平等的理解不是简单地重复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而是掺杂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进化论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他们一方面接受唯物史观,追寻着社会不平等的终极原因——经济不平等;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之上,追求人格的平等;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陈独秀与李大钊作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本质属性,剖析了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前提下,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并提出了建立在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平等观.新时期重温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平等和共享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劳动平等是人类平等理性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平等思想是人类平等诉求的科学阐述,马克思所追求的平等是劳动的平等.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批判了资本主义所谓永恒正义的国家.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平等的虚伪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平等不是单纯地为了无产阶级,而是为了整个人类,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是马克思的劳动平等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不但要求形式上的平等,还要求实质上的平等;不但要求政治生活的平等,还要求经济上的平等;不但要求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还要求生活资料占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很少关注卢梭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分析比较,阐明卢梭与马克思政治哲学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卢梭的平等观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启发,是马克思平等观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另一方面,马克思从根本上改造与超越了卢梭的平等观,实现了从抽象的资产阶级权利平等到全体人民普遍平等这一最高社会理想与目标。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的平等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平等概念戚本芬由于罗尔斯的平等概念影响很大,他的平等观被人们看作是基本社会制度设计领域里的“最发达的自由平均主义观点,而具关于平等的许多争论都集中在它那里”①所以我选择了上面的论题。一、对古典功利主义平等观的批判罗尔斯的平等概念在一些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人们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也涉及到不同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的选择。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人们将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这一抉择的深远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平等观、公平观 人们都承认市场经济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率,也都看到了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中收入的不平等。人们都希望在保持经济高效率的前提下获得社会平等和社会公平。 然而,究竟什么是平等和公平呢? 从历史文献上看,平等有三方面含义,即自然平等、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 自然平等,是指人生来在生理能力上无大差别。英国的托尼就认为人生来就是近似的。但英国的博物学家赫胥黎却认为,人在体力、智力上生来就不会相同,自然的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左翼社会正义理论通常将分配平等作为其主要的理论诉求之一:无论在自由主义左翼学者如罗尔斯、德沃金、戴维·理查德等人的正义论中,还是在有着明显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的学者如G.A.柯亨、佩弗、罗默尔、凯·尼尔森等人的正义论中,分配平等都被置于一个非常中心的位置。在杰弗里·雷曼和戴维·米勒等人看来,马克思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传统中真正关注的是社会平等而不是分配平等,前者主要是一种地位的平等,后者则是财富或者其他社会益品的平等分配。尽管这一主张总体上契合马克思对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同个体的平等权利的批评态度,但由于清晰地界定社会平等的概念并非易事,而且社会平等又总是以某种程度的分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平等和分配平等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晦暗不明的。因此,通过进一步辨明分配平等与社会平等的关切点之差异,探析二者的内在关联性——是替代性关系还是互补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视界中的自由与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脉络中,自由与平等历来被人们所关注。近代西方思想家认为,人们只要得到自由,就获得了同样平等的权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无疑是重视自由的,但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完全不同于一切旧自由平等观论者,认为自由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如果没有物质条件的平等,自由权利就是一纸空文。同时,他们也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消灭了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但也并不是“自由”、“平等”的天然王国。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曾经指出,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平等观念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级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赋予它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当前,重新回顾和考察平等观念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澄清平等问题上的许多糊涂认识,有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非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界限,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等。  相似文献   

15.
约翰·罗尔斯的民主平等观是当代平等观的代表性观点之一,直指分配正义问题,试图排除一切偶然因素对分配的影响.罗纳德·德沃金认为罗尔斯的民主平等观面临没有真正的弥补个人之间在天赋上的差异、在处理个人责任上的无力等困境.罗纳德·德沃金提出资源平等论并试图修正罗尔斯的民主平等观.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道德观是一种全新的道德观,它是新时期人类道德领域的延伸与拓展。其内涵包括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平等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强调人类利益平等,要求发展的权利平等。人类平等观分为“横向”的代内平等原则和“纵向”的代际平等原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文明道德观倡导人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要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和“自律”推动力。生态文明道德观将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乐章,带领人类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上,两性的平等与差异问题一直是女性主义内部各流派之间的中心问题,平等与差异观贯穿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史的始终。一般来说,女性主义性别平等思想经历了从第一次浪潮中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提出的"等同论"平等观到第二次浪潮中激进女性主义提出的"差异论"平等观,再到第三次浪潮中后现代女性主义提出的"雌雄同体"多样化平等观,在激烈的探讨争论中,女性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向纵深发展,呈现辩证整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安定和繁荣的基础。正义的首要原则是平等,而关于平等的要求却存在着基本观念上的分歧。大多数政治哲学都承认某种形式的平等,问题在于给所支持的平等观以准确的界定和论述。平均主义所要求的结果的平等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是历史上众多社会革命的口号和纲领,但却存在实施上的巨大困难,甚至部分实施都可能导致养懒汉、破坏社会创新和劳动的积极性等问题。自由权利的平等观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强调公民在人格和对待上的平等,尤其是平等的关怀和尊重,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这种平等观强调机会平等,即前程向人才开放。可以把机会平等区分为理想的机会平等、非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和竞争性的机会平等。非竞争性的机会平等仅仅要求:在人生的某些关键领域内,实现福祉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平等的。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出现在种种机会的获得受竞争性的标准调整之时,有资格者通过竞争而获得。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变成了分配正义的一种形式。人们间的自然差别不可避免,但资源分配的正义制度要求不因种族、性别、出身、身份等属性上的差别而受到不同待遇,以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6):33-37
平等是政治哲学中的核心议题,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地论述平等问题,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批判和对人的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使得历史唯物主义包含了规范的价值维度。具体而言,本文基于商品交换的经济维度、社会变革的政治维度、社会发展的历史维度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进行具体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近代西方哲学将事实与规范相对立的二元解释框架,反对将平等价值视为超现实的、抽象的形而上学原则,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路径中给予平等价值恰当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历史与规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张苹 《广东社会科学》2006,1(3):117-120
平等观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理论的中心课题之一。孙中山把这个课题分解为两方面——“天生的”不平等和“人为的”不平等问题;“真平等”和“假平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孙中山平等观的分析,肯定其积极意义,同时也揭示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