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性观是对人性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人性观问题是各个心理学流派的核心问题,是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心理学中三大势力人性观的对比,全面地呈现和剖析了三大理论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2.
风里 《领导文萃》2010,(16):122-123
心理学100多年来对于人性的研究,发现的人性定律可能不止100个,作为抛砖引玉,我总结其中几条人性定律,从这些定律出发,领导者能够理解人性化管理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人性观的演变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本文以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观理论的演变过程为基本框架,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文化人等不同的人性观假设及其理论进行简要的叙述评价,以期在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实现对人性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对人性的弱点作了较细致的研究。领导者同样有人性弱点,并且这些普遍性的弱点和领导者必然拥有的权力、地位结合后,就会贻害领导行为。领导者只有保持清醒认识,努力克服,才能免受其害。  相似文献   

5.
余庆 《科学咨询》2007,(11):60-60
本文试图分析《红字》当中的一个相对次要的角色——珠儿的天赋本性,以求探索处在清教观念和超验主义两种思想交锋时期的作家霍桑看待人性的视角,即人性的善恶之争。就珠儿这个人物以及整部小说而言,作家明显表露了质疑清教观念,赞美人性光辉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分析人的伦理行为及其类型入手,重点研究了伦理行为,伦理行为类型与人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中,笔者特别强调了伦理行为及其类型与人性之间并非因果或源流关系,而是体现与被体现,以及相互说明和印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人性假设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对人性的假设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此,人性假设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本文从人性的具体内容、人性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向人性回归三方面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建立丰富完整的人性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人们以人的属性为基础,构建的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是当今政治哲学中争论的一个焦点。对人性美与自由和平等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的解释,可以为理解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而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人性理念,不但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从自然性出发对人性的真谛解释。  相似文献   

9.
环境给入制造恐惧,是因为人有动物性:人给人制造恐惧,是因为人有人性。  相似文献   

10.
周珏 《决策与信息》2006,(12):53-53
在人类艺术的长河中,汇积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他们在历史上放射出人文精神的不朽光辉,是人性与灵魂的圣洁结晶。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设计,都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的。对人性的假设是否全面合理,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因此,人性假设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基础。本文对"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的人性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心理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的人的自发二重性提出了对人性认识的新视角,充实丰富了人性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管理学的哲学基础——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历程,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各种人性假设进行剖析和评价,揭示任何人性假设都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策略都是一定时代人性的认识一个侧面的反映。人性假设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人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地得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孟庆春 《领导文萃》2011,(18):54-59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普通人的愿望,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14.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基础,各种管理思想多多少少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中国古代对于人性的认知有着丰富而完整的论述,至今影响着政府管理的模式和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的人性观出发,对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中人本缺失的现状进行探析,并结合古代人性假设的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德育重要内容的感恩教育,就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指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也就是说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学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数学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各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潜规则”——规则揭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威 《经理人》2004,(3):29-29,30,31
无论最高决策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在遵循着自己行为规则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们的行为都离不开人性与利益两把标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古今中外对人性假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中西教育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人性假设,并对两者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进而认为,人性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不断更替的与时俱进的内容及具体表现。人性就是我们目前对自身需要及本质要求的认识的总和,不存在终极意义上的统一不变的人性,也不存在截然相反的人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中,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思维方式有所差异,强调重点各有侧重。应持“综合人性观”的观点开展教育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19.
人性假设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解释,它决定着人的预期活动,影响着人的行为。公务员人性假设是公共管理者行政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熟悉人性假设能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当前理论界对公务员的人性假设看法不一,主要有经济人、道德人、政治人、复杂人等观点。本文在对当前公务员人性假设进行归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务员是"有理性的合法的经济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持续加大,助推对腐败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不断向纵深发展。从人性的视角洞察腐败的原因、探寻人性弱点与腐败的关系以及预防和减少腐败发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关于人性弱点的基本分析(一)对人性弱点的分析人性弱点的产生,根本在于人本身是一个矛盾性的存在和规定。在其现实性上,人性的弱点主要表现为对金钱、权力、美色等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的疯狂追逐,是集贪婪性、自私性、惰性等于一体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