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志平,新疆大学文科基地"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中亚的历史与现状。撰写出版《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等13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现代法制以至道德伦理思想的核心。现代人权标准的真正实现需要文化环境的保障。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人权观念既有相融性 ,也有排斥性。我们应继承其重教、仁爱、德治、民主等思想 ,批判其封建纲常思想以及过分的社会本位主义和道德本位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与三国文化(三)》是《诸葛亮与三国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三辑,该书从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文学艺术等不同视角对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人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现实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现实存在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存在这三个相关的层次探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体论根据。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反对个人本位主义,在互利原则中实现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弘扬真正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论实践主张。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是在俄罗斯文化思想影响下完成的,蕴涵着多余人心态和忏悔意识等异质文化特征。但是,瞿秋白的政治身份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导致人们对《多余的话》的误读。只有深刻揭示出这种异质文化特征与单一政治视角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才能真正理解《多余的话》及其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2012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重庆工商大学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与无神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学术期刊协办。研讨会拟于2012年儿月下旬在重庆市举办,将邀请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到会作专题报告,与会代表交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的研究成果。研讨会将围绕“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展开研讨。主要议题为:马克思主义诸学科(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校、党政、企业等社会各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问题分析;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新形势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沈壮海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文化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再次带来了新的气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与特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是时代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作者首先从对先进文化发展的解读来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这种探讨,使得作者的研究获得了理解文化发展和本学科发展的新的支点。在这一探讨中,作者关于中华民族德…  相似文献   

8.
《马丁·伊登》以反成长小说的书写模式,再现上个世纪初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政治现实。小说通过主流文化群体与亚文化群体之间文化资本分配的不均衡,揭示社会结构二元对立关系中存在的文化霸权;通过主人公马丁的文化身份重构,揭示文化权力的隐形运作方式;通过以马丁为代表的亚文化群体的反文化霸权话语再现文化政治斗争的战场。正是由于对文化政治主题深刻而多元的书写,《马丁·伊登》堪称一部美国文化动荡时期的文化政治生活史卷。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界对于《暗夜》的读解呈现出二元论的倾向。一方面是从社会批判性的视角来把握该作品,另一方面认为作品中女性人物与现实对抗的主体表现是《暗夜》创造的划时代新意。笔者认为,上述读解均存在片面性,《暗夜》是在"政治与社会性别"相交错的范畴中展开的。立足于该观点,重新解读《暗夜》,发掘明治以来日本国家的政治文化秩序。作为对照,继而考察20世纪40年代国防电影《木兰从军》被日本再利用的史实,揭示其间的政治性文化内涵。通过文学表现与历史事例的比较,客观地辨析近代日本的政治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敦煌写本类书《励忠节钞》为中心,持之与《帝范》,《臣轨》,《珠玉抄》、《新集文词九经抄》等通俗教育读本相比较,探讨唐代知识体系的构成、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的建构及其在维护政治统治秩序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唐王朝通过文化知识和道德伦理教育,使得唐代广大庶民阶层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从而确立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道德伦理规范,反过来,这又为建立政治秩序与典籍秩序统一的新国家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鲁迅先生的《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和李大钊先生的《风俗》、《民彝与政治》四篇文言政论文作早期思想的比较,他们在明确的启蒙意义的认同上,在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的同时又不排斥民族的传统精神上是一致的。然而由于他们为文的出发点和社会定位的不同,鲁迅表现的是批判性和文化启蒙,李大钊则表现了建设性和政治启蒙。  相似文献   

12.
由我院政法系副教授曾宪义同志主编的《政治学》一书,最近由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政治学》一书在汲取国内现有同类教材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全书从国家、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与控制,从政治组织、政治关系和政治斗争以及政治家的产生与活动,从国家管理、政治决策和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道德以及国际政治和政治  相似文献   

13.
古代臣民政治文化如何向近代公民的政治文化转型 ,是中国近代政治思维的难点。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 ,建构“废君主 ,倡民主 ,变不平等为平等”的近代公民政治文化 ,故而他在融通中与西、古代与近代的政治文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双重“误读”。但这种“误读”有历史的合理性 ,它成为连接两种类型政治文化的通道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展现的民族精神: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与人性、天道同一;重视人格与道德教化;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家族本位主义和群体意识;不尚宗教与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5.
从学术文化视角研究家族政治与伦常婚姻构成,对于家族政治与婚姻文化研究并不鲜见;但将家族文化承传和学术走向作为研究家族政治与伦常婚姻发展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家族学术特征和文化承传探讨家族政治和伦常婚姻发展存续的内外在特点,则表现出《汉魏六朝琅琊王氏家族政治与婚姻文化研究》一书独特的视角与思维。该书涉及范围广泛、触及问题众多、史论探讨详尽,无疑为此类课题研究做出了有价值的个案尝试。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新疆创办的妇女专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继《女声半月刊》之后,又创办的《新疆妇女》、《新疆女子学院月刊》、《晓风月刊》、《妇女月刊》、《妇女副刊》、《妇女与家庭》等数种妇女专刊.其中新疆妇女协会总会独立出版发行的《新疆妇女》单行本是新疆历史上最早单行本妇女刊物,其余均借用新疆日报版面刊发。较详细介绍了各刊主办单位、创刊日期以及宗旨和演变。以此说明文化和政治不可分开,何种政治环境产生何种文化,以及新疆妇女专刊走过的曲折漫长的发展道路。新疆妇女运动的兴衰。  相似文献   

17.
阿图罗·埃斯柯瓦尔(Arturo Escobar) 阿图罗·埃斯柯瓦尔(Arturo Escobar),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曾在哥伦比亚、芬兰、英国等国高校执教。主要进行拉丁美洲发展研究,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合作发表《拉丁美洲社会运动的形成》和《政治的文化还是文化的政治:拉丁美洲社会运动的重新审视》,其著作《遭遇发展:第三世界的形成与消失》在发展社会学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尚书》蕴含丰富的古典政治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哲学的根本立场与基本论调.然而,文本历史流传过程中出现的真伪定谳问题,以及部分围绕儒学理论基点而展开的神权论或王权论的批驳,过分地曲解了《尚书》所应有的理论面貌.《尚书》的价值向度与思想定位,应当在一种更为广阔的哲学史观视阈下被重新辨析与厘清.尤其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主题之下,理性地对待《尚书》所代表的儒家古典政治哲学思想,重新探索与呈现其内在理论张力,对我国当代的政治文化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七十多年前,毛泽东在题为《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中,就党风建设与学习乃至整个革命事业成败的关系进行分析。他认为,要搞好学习,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克服主观主义,注意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践。同时,为提高学习效果,他主张要互助学习,注意克服宗派主义,杜绝本位主义泛滥。新时期,中共中央向全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整顿党的作风》中得到启发,一方面要有科学的态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注意规避主观主义和本位主义;另一方面要有正确的学习路径,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又突出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彭咸考论     
《楚辞》中多次出现的“彭咸”不是“投水而死”的代名词 ,它既是楚地传说中神巫的代表 ,又是殷商王朝杰出的历史人物。“彭咸”神话及政治的二重身份与上古神话的政治化、世俗化有关 ,它既是巫官文化与史官文化交替的产物 ,又是我国古代文化过早走上理性化历程的必然结果。只有如此来看 ,我们才可以对《楚辞》有关诗句作出合理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