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当前农村公共物品存在供给结构失衡、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回应农民需求等问题,服务型政府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启示,例如建立服务型政府、民主行政、创新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等,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立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4年3月5日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三农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有效地加强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这就成了一个关键因素。所谓农村公共物品,是指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农村人民  相似文献   

3.
如今城市公共交通效率低下、运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乃是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联合供给模式尚未良好形成,具体表现为公共部门缺乏活力,私人企业参与不够,无法形成一种有效供给机制来优化公共交通供给状况。从准公共商品的联合供给模式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在供给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自行车是一项惠民工程,它具备了部分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即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一定程度上的非竞争性以及较强的正外部性,所以,市场对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有效供应会小于最优值,而且有可能出现"公地悲剧"的情况,因此,需要政府来直接提供或对提供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私人部门进行补偿、激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在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供给上政府和私人部门的边界发生了偏移,城市共享单车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结合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如何破局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长期以行政供给机制来供给城市公共物品,然而其运行效果不良。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外行政改革示范,政府和社会各界逐步注意到了社会力量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的作用和功能,而NGO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更是受到关注。本文探讨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定位是什么,是如何进行协作的,同时也对两者的协作供给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托幼服务供给本质上取决于人们对儿童属性的看法。如果儿童被视为私人物品,那么托幼服务的成本将由家庭承担。反之,如果儿童被视为准公共物品,那么单位或国家将分担家庭的托幼服务成本。从供给主体情况来看,家庭托幼、社区托幼和民办机构托幼是基于儿童属于私人物品的理念。单位托幼和公办机构托幼则是基于儿童属于准公共物品的理念。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让妇女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建设,托幼服务作为职工福利由单位/集体提供。20世纪80年代以后,托幼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将托幼成本转给家庭,主要是为了让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随着我国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普惠性托幼服务改革成为鼓励生育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雪莲 《城市》2012,(5):20-23
城市是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截至2010年底,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仅占全国6 5%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88.1%的高等学校和95%的在校学生,产出了61.3%的GDP,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全国的64.7%和68%,城市化率已达47%,进入城市化中期阶段.尽管城市如此重要,但与一般层面的研究相比,城市公共服务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城市聚集经济、财政激励角度来讨论城市公共经济的文献更少,研究体系和层次也有待进一步深化.笔者将在梳理国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城市公共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十八大报告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的提出和我国首个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的新趋势。包括洁净空气、环保制度等在内的生态型公共产品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供给状况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决定着城镇的生态化水平。因此,本文拟从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型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其供给内容、方式及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方式市场化、供给资金专门化、供给体制健全化的四化策略,力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频频发生,从2003年的SARS(非典),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5年四川猪链球菌事件,2007年的太湖蓝藻爆发,  相似文献   

10.
宋立新 《城市观察》2011,12(2):67-75
2008年底,国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同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合作协议》,“三旧”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三旧”改造已实施两年多,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造中诸如历史文化遭到破坏、开发强度过高、拆迁利益冲突等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以“公共物品”为视角,重点关注“三旧”改造中公益性项目配套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借鉴西方经济学“公共物品理论”,探讨了公益性项目在“三旧”改造中得以有效供给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Twenty-four laboratory session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oles of communication and group heterogeneity when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determine the level of public good provision by small groups of individuals. Simple heterogeneity has one individual in a group having either greater endowment of resources or a greater preference for the public good than the others. Complex heterogeneity has one individual in a group having both higher endowment and greater preference for the public good. Without communication, members of heterogeneous groups tend to coordinate more on equal contribution shares than predicted by the conventional public goods model but consistent with a model incorporating a preference for equity. The distribution of relative contributions and total payoffs within groups exhibit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heterogeneity, leading to less equitable distributions of payoffs as heterogeneity becomes more complex. A model of equity theory helps to organize the results. Results suggest that communication may refocus the objective of group members.  相似文献   

12.
李煜辉  骆晓鹏 《城市》2001,(4):35-37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第二、三产业集中分布的城市在空间上的扩展范围。在城市地域上不仅是二、三产业的集聚,而且还居住生活着这些产业部门的就业者及其家属们。城市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public spending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OECD countries, paying atten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The paper assesses the efficiency of public spending in improving income distribution by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e existence of both input and output inefficiencies across countries when relating public social spending to the inequality in incom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4.
黄城志 《城市》2011,(2):68-71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是从自然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人类有目的地创造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物质功能的善意空间。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尽管大多是纵向发展,往空中寻找生路,但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仍是与日俱减。  相似文献   

15.
In most of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fair allocation in economies with indivisible goods and a single infinitely divisible good, it is assumed that each agent can consume at most one indivisible good.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at if this assumption is dropped, there do not necessarily exist envy-free and Pareto efficient allocations. However, envy-free allocations still exist and so do Pareto efficient allocations. Hence, a trade-off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arises.  相似文献   

16.
段兆广  朱跃华 《城市》2007,(9):54-56
一、引言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是由各种实体(道路、街区、建筑物、树木、广场、绿地和其他设施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7.
冯云廷 《城市》2005,(1):12-14
一 当前,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被视为城市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改革难题,其中,如何建设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城市公共服务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博弈论看城市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踪家峰 《城市》2001,(2):37-39
博弈论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贡献之一,现已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1994年,博弈论专家纳什、海塞尼和塞尔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不仅是对其理论的肯定,而且显示了博弈论的蓬勃发展的趋势.城市现象和问题是城市发展中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博弈论可以在城市分析中有英雄用武之地.实际上,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城市问题或现象,更能透彻地洞察其内在根源,从而为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物品的界定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卫华 《城市》2003,(4):11-13
一、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及界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畴。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和技术上的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方面,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另一方面,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原因在于生产者在技术上无法排斥那些不付费而享用该物品的人,或者排斥的成本高到使排他成为不经济。在理论上,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是绝对的(见右图),需要区分的是政府供应与政府生产的不同含义。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  相似文献   

20.
We consider a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queueing problems. We show that under strategy-proofness, anonymity in welfare implies queue-efficiency. Furthermore, by combining the result of Kayı and Ramaekers (Games Econ Behav 68:220–232, 2010) with ours, we also give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lass of rules that satisfy strategy-proofness, anonymity in welfare, and budget-bal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