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国际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六日作出的《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指出:“共产国际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一九二四年,当孙中山先生在世时,帮助了国共合作的形成,随后又帮助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本文试图就共产国际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问题,作一点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建立时期的关系,恰当地肯定它的历史功绩,指出建党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 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在共产国际代表和苏联顾问的具体帮助下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和共产国际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撇开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孤立地研究当时中国的土地革命,就如同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弄不清其来龙去脉。笔者仅对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的指导概况作以下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4.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共产国际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以此为标志,共产国际的政策和策略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和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斗争,对于全面认识和正确总结我党这一时期历史斗争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1919年3月初,52名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共产主义政党和团体的代表们在莫斯科举行国际会议.由于德国共产党反对立即成立共产国际,3月1日的预备会议和3月2日的正式会议先后两次把会议定名为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而非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列宁认为成立第三国际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引导会议展开有关成立共产国际问题的辩论,最终以表决的方法通过了关于成立共产国际的提案,使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最终转变为共产国际成立代表大会.辩论的实质是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道路和方法的两种方针的较量和斗争.其历史意义在于通过不同思想观点的交流和交锋,使大会最后克服分歧、达成共识和明确方向,从而为共产国际成立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一系列指示和中国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历史过程,论述了中国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作用,并对中国最早建立的红色政权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的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他与共产国际的微妙关系,对大革命的发展进程起过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他们之间的这段历史关系有必要加以系统综合研究。这里,我们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力图客观地描述这段历史,尽力科学地对这段历史的实际加以分析,以为大家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资料和认识。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之前,蒋介石与共产国际发生关系的起因与基础。蒋介石与共产国际早在1924年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前就有了联系。1923年秋,蒋介石作为“孙逸仙…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俄罗斯新公布的联共 (布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档案资料 ,对向忠发于 192 8年 2月在莫斯科分别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九次全会主席团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写的两封信进行述评。该信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 ,对研究中共党史、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向忠发在中共六大当选为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原因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 ,弄清向忠发通过两封信向共产国际反映中共“党内分裂问题”是不真实的和诬告陷害中共主要领导人是他别有用心的。进而 ,使我们更加了解到他是中共党史上很不光彩的总书记。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与中国的苏维埃运动,是中共党史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发生,发展都与共产国际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仅就共产国际与一九二七年的中国苏维埃运动,即中国早期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对毛泽东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理论及其政策、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共产国际关于中国资产阶级问题理论及其政策、策略,曾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中国革命的进程。而这一问题在理论上得到正确解决,是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实现的。分别地研究固不可少,但比照起来探讨则无疑更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以来,各界学者对国际共运史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再到今日颇具热点的共产国际(也称第三国际),研究脉络逐渐清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得更加成熟,而共产国际研究更是如此。由列宁领导创建的共产国际对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立与发展都起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我国共产党建立而言。在共产国际成立一百年、我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再次探讨共产国际存在的这二十几年里对我国革命发展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国际共运史资料,还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索在21世纪的新社会,中国共产党又将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中国的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这都带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影响深远的"世界共产党"组织。对共产国际的研究,可聚焦两个基本问题:世界革命理论和世界共产党组织。"世界革命论"是共产国际建立的理论基础,但存在着对世界革命进程长期性的低估。共产国际是统一的"世界共产党"的组织载体,但存在着对共产国际与各国共产党之间、各国共产党相互之间、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关系复杂性的低估。作为典型个案,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关系,但存在着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低估。在共产国际解散71年后,通过构建宏观维度与微观维度相结合的框架正确分析共产国际的基本问题和历史功过,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以史为鉴,有助于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立场,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共产国际在主导思想上始终坚持城市中心论。以农村包围城市为特征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开辟,是抵制了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的结果。这种观点在国内史学界流行;(二)共产国际没有坚持城市中  相似文献   

14.
浅论“立三路线”与共产国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国际关于世界资本主义第三时期内普遍危机和世界革命高潮正在形成的论断,以及关于中国民族全面危机和革命高潮的指示,为“立三路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立三路线”虽源于共产国际,但它又在某些方面违反了共产国际的旨意,所以遭到共产国际的批评和反对。当然,共产国际批评和反对“立三路线”,目的是为了扶植王明上台。  相似文献   

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的十年苏维埃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奋斗进程中一个艰难而又亮丽的重要历史阶段.中国的十年苏维埃运动,是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移植"过来的,但也有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最早提出"把苏维埃移植到中国"主张的是斯大林.率先在中国打出"苏维埃"旗帜的是毛泽东.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指导,既有重大功绩,也有重大失误.历史的启示告诉我们: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外国的体制、机制和经验,既要借鉴、吸纳,又要选择、慎取.重要的是建构和完善自身内生演化的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了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但是 ,承担责任和应负历史责任是有区别的。共产国际是高度集权的指挥中心 ,是中国革命的最高决策机关 ,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密不可分 ,因而 ,共产国际应对大革命失败承担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史研究的进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的研究,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影响和推动有目共睹。这种影响和推动,一方面在于它开拓了深入发掘中共历史档案文献资料的一条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在于它为推进历史包袱沉重的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崭新视角。许多中共党史问题的突破,就是得益于此。但人们或许还很少意识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有助于厘清1919年至1943年共产国际这一国际革命组织存在期间中共与莫斯科鲜为人知的各种复杂关系,它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众多中共党史学者提供了一条全面研究和深入思考中共与莫斯科关系的历史线索。循着这条线索去思考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来自莫斯科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其实始终存在,它并不会因为共产国际的解散就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8.
国内史学界以往在对二十年代历史的研究中,凡涉及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者,大多偏重于南方,而对苏联与中国北方革命运动的关系则缺乏研究。在大革命前后苏联与冯玉祥曾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合作。本文在对这一合作作一历史论述,在补既往研究之缺的同时,着力于以下两个问题的分析:(1) 从合作的条件及双方动机分析合作基础之脆弱;(2) 从共产国际、苏联在中国南北方的活动分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对华政策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陈独秀是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者,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但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是否也有责任?这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原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坚持认为: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始终是正确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毫不相关.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下面仅就共产国际在大革命时期对国民党错误估计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张新萍所著《共产国际若干问题探析》一书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对共产国际进行全方位理论探讨的著作。该书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高度,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全面审视共产国际,以探讨评价方法入手,科学、客观、具体地评价共产国际,可谓近年来共产国际研究领域的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