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释“宣”     
关于"宣"字,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从其词义系统看,它与"大"相关;与之同族的词,意义也都与"大"相关;以它构成的词,意义也与"大"相关。因此,"宣"的本义应是"大房子"。  相似文献   

2.
“辨体”辨     
体裁被抬得大高了文言文统治文坛到了后期,尤其是到了桐城派高举义法大纛的时代,文章的体裁被抬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些封建文人接过“文章以体制为先,精工次之”的口号,对文章的内容创立神理气味、阴阳刚柔之说,强调声光色象,对各体文章定了调子,对各种体裁设下规矩准绳,摆出“文体既定,则行文之得失,自当依体为断,每体各有一定的格律,凛然不可侵犯”的架势,文章如和条分缕析的体制差别一点儿,就被斥为违背义法。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8):45-45
有时一件几乎会被人忽略的小事会产生非同寻常的结果。例如,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一次几乎必死无疑的险境中却被一只小虫子救了命! 有一次女王登上了一辆开往伦敦的私人专列,那天正逢暴雨,但并不妨碍女王的专列飞驰在黑夜的乡村原野上。  相似文献   

4.
依据信息理论讨论“言能达意”、“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三个古老命题,考察“言外之意”的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5.
宣卷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随着"常州宣卷"被挖掘整理和申报保护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文化工作者、民俗研究者和民间收藏家亦对之投以重视和关注的目光。文章分析了"常州宣卷"的历史渊源、形态构成和遗存状况,使其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不平则鸣”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平则鸣”意为“情激则鸣”,这创作动力论可以说是韩愈创作论的核心。它与韩愈的文学或载道或娱戏的功能论并行不悖。所谓“气盛言宜”,说的是内容充实中气足则“言宜”“易好”;而“穷苦之言易好”的实质是,心愈不平愈“郁于中”愈“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则鸣得愈好。从“发愤”而作→“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到“穷而后工”的发展看,这一历史性命题,强调的是不如意的生活遭际有助于激发艺术家创作出优秀作品,同时包含着文艺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情感,必须专一用工掌握艺术技巧法规,以至于包孕着必须深刻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等等涉及创作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段语录,探其原意,实质是谈“学”与“仕”的关系。在“十年浩劫”中,把子夏这一言论指之为“集中地概括了孔丘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并上挂下联,口诛笔伐,“叫它永世不得翻身。”假令孔子有幸健在,他是要求给予平反的。当然,作为孔子的文学高徒——子夏的言论,也可能师承了孔子的思想,因为《论语·先进篇》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这里的“野人”是指在野的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8.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予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制造混乱,以售其奸,是“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惯用的一种伎俩。一九七三年底到一九七四年初,资产阶级阴谋家、野心家江青,利用《一个小学生的来信和日记摘抄》,以批孔为名,刮起一股所谓批“师道尊严”的妖风,制造了种种思想上理论上的混乱,对教育战线,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学校,产生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而且恶果所及不仅是教育系统,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秩序也因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今天。为了完成新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我国的教育事业,有必要在“师道尊严”问题上,澄清混乱,肃清流毒。  相似文献   

10.
王维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又是我国绘画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画种“南宗文人画”的开创者。对他的诗和画,北宋文坛巨星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作过这样的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以后,人们经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把“诗中有画”当作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个最准确、最精当的概括。不过,古代的诗论家们虽然经常谈到王维“诗中有画”、“无言而有画意”、“深得画中三昧”等等,但往往不加阐释;因此,所谓“画”、“画意”、“画中三昧”云云的涵义究竟如何,仍然不甚了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诗中有画”作出了种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秬秠”辨     
《诗·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禾丕),维糜维芑.”《毛传》:“秬,黑黍也;(禾丕),一稃二米也;糜,赤苗也;芑,白苗也.”《说文》:“(?),黑黍也,一稃二米以酿也.秬,(?),或从禾.”“(禾丕),一稃二米,从禾丕声.”“(?),赤苗,嘉谷也,从草(?)声.”“芑,白苗,嘉谷也,从草己声.”《尔雅》:“秬,黑黍.(禾丕),一稃二米.”“(?),赤苗.芑,白苗.”《释文》:“(?),诗作糜,本亦作(?).”《楚辞  相似文献   

12.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正确把握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审美原理。长期来,学界对该说的解释或“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或“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皆失之于片面。本文试以西方读者学之基本观点,作一新的解释,把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统一起来,强调了在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朽”辨     
“老朽”,常常用作老年人自称的谦词,虽是谦词,使人听来也确有一种“不但老,而且已朽”的感觉,想必自称为“老朽”的人所有的那种迟暮感会更加强烈吧。由此可见即使老年人自谦,也以不用“老朽”为好。笔者曾在多处名胜地方见过著名画家刘海粟的题字,那落款竟都标有“年方九十”字样,那俏皮,那活泼,那韵味,不是胜“老朽”多多吗?  相似文献   

14.
“文如其人”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如其人”是一个古老的文艺学命题 ,一直得到来自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据此就有不少论者仅仅满足于对它所作的简单机械的注解 ,然而这都无法解释“文人相悖”的现象。根本在于 ,决不能把这里的“人”仅仅理解为作家的生活个性 ,而应当着重理解为作家的创作个性 ,后者必定要以风格的面目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当然 ,这两种个性形成也是有联系的 ,更都是会变化的和复杂的。只有这样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阐述“文如其人”的论断 ,才是现代文艺学科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好逑”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该怎么讲?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第一次印刷的高中文学课本第一册第三页注解(4)是这么说的:美好的姑娘,君子爱慕她,希望同她成配偶。窈窕,美好的样子。淑女,贤德的姑娘。君子,男子的美称。好,念 hào,爱好。逑,念 qiú,成配偶。这两句,也有人解释为: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依此看来,这两句诗有两种解释。文学课本的编注者偏重于前一种解释,但也未否定后一种解释。究竟如何解释为好,关键是怎样正确理解和辨别“好逑”这两个  相似文献   

16.
“调和”辨     
建国以来,我们哲学战线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误解付出了相当的代价。这个误解就是:凡矛盾(尤其是阶级矛盾)皆不可调和,任何承认调和的观点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阶级)调和论。经过拨乱反正,到目前为止。虽不时有不同观点的文章发表,但这个传统的误解仍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观点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它使我们党的有关重大方针政策至今得不到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哲学论证,某些长期存在的理论上的混乱至今不能澄清。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17.
“乡校”辨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文中有“郑人游于乡校”一语,晋代学者杜预注“乡校”为“乡之学校”.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则释为“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近年来的若干选本就承用了这个解释.根据该书《凡例》的声明,“我们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古代汉语”,那么,这里的“乡间”“乡人”当然就该理解成“乡村里”“乡下人”了.于是,人们要问:子产时代,有没有“乡村学校”?有没有供“乡下人”聚会,议事、读书的“场所”?查《周礼·大司徒》和《汉书·食货志》载:周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万二千五百户.可见,古代,“乡”是一级行政单位.先秦文章中,乡党联用,城邑对举,往往而是,并没有相当于后世“乡村”之义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倒置”辨     
<正>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四册“倒置”一节(P.1368—1369)所举三例,似乎尚可商榷。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看法。历现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 (应理解为目游心想。) “心游目想”不作“目游心想”讲,不但完全说得通,可理解,而且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文采。作者在“历观文囿,泛览辞林”的文艺欣赏中,用自己的心灵去领会作品的意境,去对作品中所表现的形象进行再创造。这个过程是“心游”。而不是“目游”。《南史》:“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就是“心游”了。如果“心游目想”必须作“目游心想”  相似文献   

19.
“分格”辨     
高校的写作教学,坚特“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原则,同行之间,没有异议。但怎样练法,尚有分歧。有以练谋篇为主的,也有练“分格”的,见仁见智,各有师承。我赞成练谋篇,反对练“分格”。这篇文章,专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格律诗”辨聂永华我国古代诗歌之盛,莫过乎唐。而声律又是唐诗的第一个重要品格。初唐诗人,继续兼着六朝诗人未走完的路,合理地吸收和改造了沈约、周等人的声病理论,使五、七言诗的调声、协韵、对偶逐渐规范化,从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近体“律诗”,以区别于此前不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