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中华民族对世纪伟大复兴的责任,将历史地落在这一代人身上。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伟大事业和21世纪国家兴衰的大事。因此,必须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尤其要确保邓小平理论‘进头脑”。近年来,我们为了确保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抓好三支队伍建设1.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在邓小平理论“进课堂”中的作用。“两课”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师资队伍是“两…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重实效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重点在“深”、“实”、“新”、“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是高校“三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领导,解决邓小平理论“进教师头脑”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三个结合,改革考试方法是实现邓小平理论“进大学生头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兴起了一股“演讲热”.许多青年人纷纷把“口才”列为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刻意锻炼、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为此,越来越多的大学、中学开设演讲课或举办演讲讲座,越来越多的机关、工厂、部队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演讲活动.这是广大青年立志成才,锐意进取的可喜表现,同时更体现了社会向前发展对人才培养必然提出的能力结构的改革要求,值得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深思与重视. 现代化的社会,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人际横向交往日益频繁;彼此直接交流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使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使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大学生头脑”,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一项大工程。“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同样,邓小平理论能否有效地进人大学生头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理论教育能否满足大学生本身精神需求。邓小平理论进大学课堂,要解决人耳、人脑、入心三个问题或三个环节,入耳就是要学得进,人脑就是要记得住,人心就是要用得上。“学得进”是邓小平理论进大学课堂,进大学生头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亦即所谓“入耳”的问题。解决“学得进”…  相似文献   

6.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给我们指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一贯性”与“针对性”的辩证统一原则。当前,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加强对大学生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7.
实用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表美国精神的实用主义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由衰而盛,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与改革开放的“白猫黑猫论”的表面相似。学习上轻基础理论而重实用技能、交往上看重目的与互利、择业上注重追求报酬导致专业意识淡薄、道德文化日趋世俗性和实用性,都意味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不确定性的增加。应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引导选择贴近大学生的时代榜样,注意物质精神激励的主次与分量,指导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与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8.
搞好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 ,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 ,而且也是一项政治任务。“邓小平理论”课教师又是“三进”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是搞好“三进”工作的关键。为此 ,必须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找准切入点 ,通过“活用教材”增强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针对性 ;二是选准突破口 ,通过课堂讨论 ,增强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概论”博大精深,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为使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极为重要.本文重点从教学内容、师资配置、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优化“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过程,并概括了具体操作办法及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10.
把杯子放下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都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是党中央具有战略意义的一项重要工程 ,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示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学生 ,强调邓小平理论要“进教材 ,进课堂 ,进学生头脑”(简称“三进”)。进学生的头脑是“三进”工作的目标 ,而如何提高课堂效果则是邓小平理论能否进大学生头脑 ,使学生真信、真学、真用的关键环节 ,也是当前“两课”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结合讲授《邓小平理论概论》二年来的体会 ,试论如下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前提要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主义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的观点出发,论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并且邓小平理论必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从而批驳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概论”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全新的内容。为切实推进“三进”工作,使邓小平理论真正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应以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为指导,努力进行教学创新。 一、邓小平理论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顺应当今科技发展浪潮,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需要。 针对应试教育日益暴露…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贯彻邓小平理论“进学生头脑”的教学目标,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就不能局限在课程范围内,必须在课堂教学外,大力进行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开创新局面 ,必须提高对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优化“两课”教学体系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两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必须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 ,形成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好机制 ;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让邓小平理论真正在大学生头脑中扎下根 ,实现知、信、行的有机统一 ,从而达到邓小平理论在高校“三进”的理想目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推动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着力解决好几个问题。1 提高“两课”教师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认识“两课”教师是邓小平理论“三进”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认识直接影响到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思想…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伴随着整个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们有幸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亲身体验了我们民族发展史上这场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邓小平理论已在跨世纪一代大学生的意识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有了改革开放,当代大学生也才有了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进步的历史性机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 ,高校领导的政治素质是落实“三观”教育的关键 ,高校教师的言行是影响“三观”教育的重要方面 ,重视“两课”教学、不断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工作是进行“三观”教育的主渠道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实现“三观”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开设“邓小平理论”课,是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公共课教学的重大改革。改革总是同实践性探索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这一改革的普遍展开和深化,应该强调并切实抓好邓小平理论“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点和难点,即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的,要让邓小平理论进入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进头脑”不仅是我们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任务,而且是检验和评价该课程实际教学效果的根本尺度。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首次开设该课程之后,主要以大学生为对象,作了跟踪调查。透过大学生的感触、体会、收获、意见和建议,使我们比较客观地了解到了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比较全面地看到了“进头脑”的程度和状况。确实,“进头脑”并不是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感情相投,观点相近,信念合拍为基础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的无形组织,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如各种形式的社团、老乡会、校友会、小团伙、“哥们”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很多。首先是社会历史原因。当今大学生生在“文革”时代,长在拨乱反正时期,学在改革开放时期,复杂的社会现象,使他们对现实感到不可理解。当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并未认真分析其根源,而认为是社会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