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政治目标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战略目标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具体目标是加强软、硬件建设,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目标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系统性和阶段性等基本特征。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市场导向、资源优化配置和最大速度等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等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增强青年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抵制违法犯罪,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积极探索和研究高等农业院校的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显得紧迫而重要。本文就加强高等农业院校法制教育作以下论述。一、高等农业院校法制教育的意义高等农业院校是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和大批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知识传播者,政策的执行者。因而,大学…  相似文献   

3.
徐世兰 《天府新论》1997,(5):38-39,50
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宏伟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在新的国内外环境条件下,把握历史机遇,迎接严峻挑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一、实现战略目标,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我国经济要)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继续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必须完成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11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为确立新经济体制而实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者的重新定位,是其中的实质性问题。普通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正确定位,对于完成“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意义,并不亚于诸种经济组织的定位问题。(一)明确劳动者在市场体制中的定位是“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要求新旧体制的转换,实质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根据这种形势,江泽民同志提出“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笔者谈几点看法: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转变”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办学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这套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五个不适应:一是国家包办的办学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高校的招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能否现实地促进并最终全面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关键又在于能否实现思想观念的调适。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群众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历史重任,他们观念转变直接关系着“两个根本转变”。因此,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调适问题,务必认真对待,应通过学习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深刻认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科学内涵、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省属农业院校担负着为本地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任务,对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技术力量集中、智力结构较高的优势,由单一的育人功能向育人、服务多功能转变,是服务农业,科教兴农的重要战略措施,也是农业院校强校之路的根本途径。一、教育与农业相结合,双向驱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党的教育方针。高等农业院校应从当地和本校实际出发,推进教育与农业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的自觉性和适应力。农业院校大学生是未来农业科技、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管理领域的工作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倡导本科教学过程中以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重要教育内容.文章从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入手,通过研究借鉴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经验,探索以分层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现代涉农创业项目孵化器为“四轮驱动”的农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深经济学家刘国光和沈立人合著的《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是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两个根本性转变问题的一部力作,也是我国目前第一部论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经济学著作。全书约17万字,分四篇九章。该书对两个转变的论述,采取“合一分一合”的方法,即在第一篇中对两个转变合起来进行“总体思考”;在第二和第三篇中分别对“经济体制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行论述;在第四篇中又合起来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对策思考”。对“两个转变”的关系上,作者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振兴离不开科技,培养和造就一批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振兴农业提供智力支持,是摆在高等农业院校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研究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就必须立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其特点,方能得出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一、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一)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特点1.生源特点据调查,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吉林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11.
煤炭行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张玉柱,王建设,王奇煤炭行业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否适应这场变革,能不能支持并促进“两个转变”的顺利实现。因此,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加大思想...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同时明确了“全面推进”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可以预见,未来的14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完成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伟大历史变革。要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的宏伟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就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先导。人们对于理论的重规,是基于建国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担负的历史重任。 我们曹雪芹企业集团的前身,是沿袭曹雪芹先祖家酒作坊的丰润县左  相似文献   

14.
996年3月28日江泽民主席在出席全国四所交通大学校长座谈会时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本文拟就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问题谈些看法,愿与大家研讨。 一、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 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人事工作密切相关。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以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抓好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负有人才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职能的政府人事部门,将肩负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因此,如何抓住机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人事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一、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战略,可以叫做“体制转轨”;第二个根本性转变是指生产力发展途径、方式的重大调整,是发展战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与两个根本性转变杜渐杜梅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中央建议和国家纲要都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为此,必须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集团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因此,必须积极促进企业集团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作用。一、企业集团的内涵企业集团是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过程中,顺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历史经验表明,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不利于形成“新常态”,相对紧缩的经济环境才有利于“新常态”的形成。一旦宽松的逻辑(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和改革的逻辑捆绑在一起,“新常态”还怎么产生?答案是无从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根本性转变”只闻楼梯响不见美人归,二十年来迟迟不落地的根本原因。相对紧缩的经济环境再配上“壮士断腕”般简政放权的决心,将是有效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供给根本改善的一组绝配。有了二十年“两个根本性转变”所奠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再加上打虎立规(威),“新常态”便俨然生成。“新常态”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取得了多年想得而又求之不得的结果,让我们看到它有可能取得1989-1991年那样成功的治理经验。开弓没有回头箭,“适应新常态,开创新局面”是必然的选择,而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