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金颜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11-13
儒家人格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珍贵资源,它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翔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43-144
儒家和谐理念强调仁,这是儒家和谐理念的精华。儒家和谐理念的本旨是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自身的修炼和努力来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的境界,实际上强调的是一种高尚、和谐的道德精神,对于提升当前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16-20
儒家和谐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和谐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借鉴儒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有助于正确解决当代社会存在的环境危机。儒家和谐现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政府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宝贵思想来大力推进我国的和谐外交,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林亮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18-19
儒家认为,和与同异;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儒家所讲的“和”体现了万事万物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体现了一种道德修养的准则;“和”反映了儒家对时空平衡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可以中庸的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5.
刘凌霞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132-133
诚实信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诚信是重要的做人处事规范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儒家诚信观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儒家诚信观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24-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最新提出的社会发展目标。面对这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可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汲取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和谐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生态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和谐执政观、“遵礼崇仁”的和谐人际观、“和而不同”的和谐外交观等,不仅与我们的和谐社会的构想非常接近,而且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喜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专门的论述,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抓住了三者的运动规律,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它为我国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为低碳生活提供了目标方向,为构建“两型”社会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军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
建立一个人际和谐的社会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国历代思想家持久探索的主题。现代新儒家立足本土资源,在广泛汲取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解决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种种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思想。尽管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愿望是善意的,但其在传统与现代的拿捏中仍有值得商讨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10.
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德育的实效性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方法本身缺少"德性".弘扬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改善.儒家认为,道德教育首先是对教育者的要求,教育必须首先反思教育者自己,这种真正具有"德性"意义的教育方法,对于改善当前因方法造成的德育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明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
和谐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最初主要是从音乐的和谐转换而来的,它的含义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儒家所说的和谐是以宇宙的和谐为逻辑起点,以个体的道德自律为心理前提,以礼乐制度的建立为维系手段的社会和谐.这种和谐只是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基础上的一种道德理想,它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历史局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所谓和谐社会的建构,仅仅依靠道德自律和道德教化是不够的,只有先从改善民生、健全民主与法制入手才是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周建标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28-31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最高伦理道德标准。中庸之道对传统中国民众的个人修养、精神生活、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中庸之道是做人做事之道。中庸之道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天真之歌》中布莱克用"土造水笔"重塑童心,开启了天国之门,充分表现了一种深广的宇宙和谐观,即人在心灵中有童心引导的与上帝关系之和谐,与他人关系之和谐,与大自然关系之和谐。《天真之歌》所蕴涵的和谐观与儒家思想内核具有契合之处,即人类心灵中主客体关系的内在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和谐观的角度,探讨了当前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立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基于对儒家“和谐”思想的产生和主要内容的分析指出,科学地借鉴儒家和谐思想资源,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丹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10,15
人是文化的缔造者,而文化促进了人的生成。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对以人而展开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在思维意识,促进人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形成;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活动,促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福全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76-80
主要阐述了"和谐与发展"的涵义及其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现实意义,把"和谐与发展"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谐与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人们评价或判断事物的一种价值尺度,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内涵:即,和谐中的发展,发展中的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发展促进和谐;和谐依赖发展,发展依赖和谐;发展为了和谐,和谐为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必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33-37
劳动价值理论诞生以来 ,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是指引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当然这包括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对它的充实丰富与创新发展。但是不应因此而否定它 ,“需要重新认识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要领”。联系我国改革与发展实际 ,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述它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梁振国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3):39-43
在和谐思想方面,儒道两家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和谐思想.文章通过对中国先秦儒道两家和谐思想中关于"和谐本体论思想、和谐认识论思想、和谐伦理观思想"的比较,剖析他们的对立统一之处. 相似文献
20.
先秦儒道两家文化是以"和"作为自己的价值内涵与理想目标的文化,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通过对先秦儒道心理和谐思想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存在着实现心理和谐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但它们有着向内用功以获得心理和谐的相似性,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人的心理和谐。先秦儒道两家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支撑与推动着心理和谐思想的阐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