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学科与学科相对,跨学科研究伴随着科学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学术活动到有计划的制度设计过程。跨学科科研组织可以分为独立建制型、利益分享型和独立预算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组织面临着资源问题、评价问题、管理问题,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在跨学科组织外部营造一种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跨学科项目的确立一定要慎重;要在跨学科组织内部培育信任、交流和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
试论综合就是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发展已具有综合化的趋势。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的综合研究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是当今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现今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都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质。新的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在各门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中不断出现。这表明人类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综合时代。而知识的综合必将引起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综合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学校整体水平与实力的综合表征 ,如何在实践中推动学科建设 ,是摆在高校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学科交叉是高校新学科生长点产生的源泉 ,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学科交叉为高等学校学科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要通过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跨学科研究 ,通过跨学科研究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 ,使得学科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学科文化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古希腊为代表,哲学和学科关系较为平衡。第二阶段主要是现代时期,近代科学革命铸就了以专业化、学科化为特质的知识规范和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哲学从原创性、普遍性科学变成了辅助性的科学反思工具。近代学科文化价值并非是永恒有效的,因为它加重了学科冲突危机,而且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和复杂性的大问题。近代学科文化向跨学科文化演变有其历史必然性,跨学科运动是当代学科文化的主流发展趋势。跨学科研究不同于交叉学科研究,后者是在既定学科框架下的综合研究,前者则是以整体性和复杂性为前提的研究。为赶超世界科学水平,中国有必要将跨学科研究哲学及其方法列为国家科学和教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跨学科、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三项涵义的逻辑梳理,从现代科学研究中复杂环境下问题的解决模式出发,阐释现代科学研究跨学科性的逻辑意蕴,即所有学科充分分解并复杂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认识论与本体论角度,探讨教育本质与未来科学研究中跨学科性的重要意义,明确证明了非学科性的合理性,同时,跨学科性可以相对规避方法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进化的局限性,有利于科学真理的持久性验证。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智慧和技能高度集中的研究领域。近年来 ,这一研究领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同样 ,也是研究生教育战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跨学科是一种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目前 ,跨学科已经形成适应、前沿和问题三种模式。研究生培养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借助跨学科研究以提高质量 ,优势整合 ,拓宽知识面 ;采取导师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鼓励跨学科跨专业报考。  相似文献   

8.
论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指出了跨学科研究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语言学不仅在本质上是跨学科性质的,而且其研究方法也同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文中还对语言学与自然科学尤其与物理学的关系,以及科学隐喻和科学语言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科发展交叉化趋势的不断增强,高校的科学研究已经不再是基于单一成熟学科范围的科研活动,而是朝着综合性、多元性发展。围绕跨学科研究和高校跨学科研究,学界产生了诸多成果,主要包括:国内外跨学科研究的理论研究;高校跨学科科研制度的组织创新建设;高校跨学科科研评价;高校跨学科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建设等问题。梳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今后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它是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公认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口、粮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产业发展、新工科时代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学生全面发展三个角度,阐明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时代要求。根据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合作协同、高度融合的特点,西南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探索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1)制定具有开放型和跨学科特色、适合行业现状和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而且专门针对人文素养和思政教育目标进行了顶层设计;(2)通过改善本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当安排相关学科老师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从校外聘请产业教授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教师,构建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3)通过大量教学案例实现理工类学科内部的跨学科人才培养;(4)发挥传统文化独特优势,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和美学教育,实现在理工和人文之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5)将培养学生的空间、时间尽可能突破课堂和校园的限制,营造开放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设置跨学科专业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发达国家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共同趋势。高等学校跨学科教育以学科之间的交叉作为理论生长点,以解决综合性质的自然和社会问题作为现实启动点,因此是一种具有深度理论研究性质和实际应用性质的多学科教育。为了有效地开展跨学科教育,有必要从高校专业设置、招生和培养等环节构建跨学科教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政策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均涉及多门学科知识 ,政策科学的跨学科特性十分明显 ,跨学科研究推动着政策科学的发展。要进一步推动政策科学的发展 ,必须建立跨学科政策研究的社会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STEA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基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跨学科教育。它强调以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STEAM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正经历着从分科到综合的改革过渡期,批判地吸收STEAM教育中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可为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交叉学科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创新与体制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交叉学科是确保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为充分发挥交叉学科在培养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必须对当前高校内部办学体制进行变革:树立"大学科"意识,促进观念转变;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协同创新;优化"学分制",推动体制改革;培养教师团队,改革管理体制;重置综合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是知识行动者基于特定的学科制度框架所从事的跨学科性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活动。学科制度精神的惯性约束和学科制度结构的刚性壁垒,阻滞了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话语霸权以及现代学科疆界林立的大学丛林,则为阻力的生发提供了土壤和养份。为了推动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还需要多管齐下:开展跨学科联合培养人才,为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培育知识行动者;在体制内和体制外推动多中心治理为特征的跨学科学术建制的建立;运用协作式或整合式方式推动跨学科研究计划、目标、概念的共识;扬弃传统科学思维方式,为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意识形态支持;通过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在体制内优化跨学科研究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世纪之初,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显露出新的趋势。首先,由于所有社会问题都具有复杂的、复合的性质,为了全面地研究这些问题,复合的、跨学科的或综合学科的研究方法得到广泛采用。其次,各门学科中对人的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最后,只要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思考新的生活现实和科学成就从而不断发展,它就能够保持自己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办刊理念作为办刊思维的结果,是一种长期的精神追求。理工农医院校社科学报在创办不长的时间里,通过求真、求实的实践和行动,在理念追求上已显出几方面特点:追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组织稿件、创办栏目;追求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成果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追求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追求学术水平和学术规范的统一;追求编辑学者化。办刊理念的追求与践行,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语言学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细,但宇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知识的科学性是统一的,各个学科研究得越深就越看不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界限。语言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语言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起着推动作用,促进科学的进步。现代科学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两者兼存,跨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很多情况下都是科学新的生长点、开发点或前沿部分,在这里最容易取得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了解科学的现代一体化过程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性及其未来的跨学科体系形态的特点,在对现代科学进步作哲学-方法论的研究方面,已跃居首位。同时,加强现有科学的跨学科合作,以及形成新的跨学科性质的科学分支,在科学研究集约化和把研究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各种形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科学的跨学科发展,在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