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孝松  陈燕 《齐鲁学刊》2023,(1):117-132
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然而在现实中,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近年来,新的贸易摩擦形式不断涌现,虽然其类型和成因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贸易保护主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贸易摩擦的主要文献,我们发现:对贸易摩擦的分析应充分考虑贸易摩擦形式的多样化,未来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综合考察贸易摩擦的福利效应;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分析贸易政策的内生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关于企业异质性的分析需要持续推进;使用异质性企业与贸易政策模型解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和微观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还需进一步丰富;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应对贸易摩擦,从而推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条件下中美纺织品贸易关系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经济的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中美纺织品贸易关系向来是两国贸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美双方在该领域的原有的分歧将得到不断的弥合 ,但在新经济条件下中美纺织品贸易将呈现新的特点。本文着重考察新经济条件下美国贸易结构的变化 ,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美纺织品出口仍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依据 ,讨论在新经济条件下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所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挑战的创新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美欧贸易之争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美欧这对长期合作的贸易伙伴发生了持续的“香蕉贸易纠纷”和“牛肉激素之争”。尽管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发挥了它特定的作用,但是美欧双方自恃各自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视WTO的裁决,争端迟迟得不到解决。这一方面归咎于美欧双方藐视WTO的权威,破坏了世贸组织的协议,另一方面也暴露了WTO急端解决机制本身的不够完善以及对违规者制裁力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澳门概况     
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及其南面的仔岛和路环岛。全境南北距离11.9公里,东西距离7公里。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相望,距离仅40海里;西与广东珠海的海仔镇只隔一条不到1公里的濠江水道;北与珠海市的拱北相连,陆界只有240米。澳门地势南高北低,主要由丘陵和平地组成。澳门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约为22.3摄氏度。澳门地区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4128人,澳门人口中96%以上是华人。澳门在16世纪时曾经是东方最大的贸易转运地之一。但直至本世纪60年代以前,澳门经济十分弱小。从70年代到90…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经济领域,贸易摩擦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新贸易保护潮流再次兴起.进入90年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更是席卷全球. 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农产品贸易摩擦一直占据着显著位置.GATT时期,在全部贸易争端中,农产品贸易争端所占比重超过45%,自WTO成立以来,其争端处理机构己经受理的案件中涉及农业方面的超过1/3,农产品贸易争端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占据最大比重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而从贸易额的统计来看,农产品贸易额在世界总贸易额中的比重却仅占10%左右.由此可见,农产品贸易摩擦总量大大高于其他产品的贸易摩擦数量,农产品贸易摩擦在全部贸易摩擦中所占的比重也远远高于农产品贸易份额在世界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还在80年代,东盟作为东亚地区唯一的区域经济集团,在推动其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促进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并成为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区域内的经济贸易联系的不断加强,东盟在亚太经济合作和推动东亚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东盟是中国的近邻,双方在政治上有共同的地缘战略利益,在经济贸易上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加强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符合双方的长远战略利益。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日本华侨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了初步考察,认为:日本江户幕府初期,在长崎已有华侨从事中日贸易;后来,由于中日两国实行闭关锁国,至18世纪中叶中日贸易式微、华侨经济日趋衰落;从“安政开国”至甲午战前,华侨经济迅速发展,但战后不久,日本颁布限制中国劳工入境的敕令,使华侨经济只能向特定方向发展;两次大战之间,华侨经济地位大为下降;战后初期,华侨经济恢复较快,但仍以贸易和“三刀”行业为主;70年代,传统的华侨经济只有饮食业一枝独秀;80年代,不仅以饮食业、小型贸易、娱乐业以及自由职业和受薪阶层为主,而且在经营管理和设备等方面也已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文明起源与江汉文明杨权喜一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越来越被广泛关注。50—60年代,学术界批判了中国文明“西来说”而普遍主张“本土说”,实即“中原说”。70年代还批判了“北来说”和“南来说”。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  相似文献   

9.
1900─1917年美国联邦政府干预经济问题初探王淑丽19世纪60、70年代,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在此前的近百年间,国家的经济生活主要靠市场调节,国家仅起‘拐杖”作用.政府,尤其是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微乎其微,美国人亦普遍不信任政府,特别...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国家与市场理论吴嘉蓉最早出现于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尔后在80年代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发展的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又称西方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是继国际政治学、世界经济学之后的一门研究世界政治与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的新学科。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11.
增强企业凝聚力途径探析王俊艳自本世纪70年代起,美国经济增长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日本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的反思。在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经多方面比较研究,认为日美根本差异表...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中美贸易争端日益增多,美国针对中国产品频繁发起了反倾销控诉.从国际背景和美国国内背景看,双方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美对华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学习邓小平关于国际形势的论述郭宝宏“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是建立在对整个国际形势正确估价的基础之上的。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叶,在理论上出于对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时代观...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广东经济外向发展的选择王在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自80年代以来的广东经济取得了成功,这主要归结于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内外比较有利的发展机会和以本地经济优势为基础的行之有效的外向发展路线。与韩国和台湾省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的情形相似,广东...  相似文献   

15.
7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国际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它对整个国际贸易及其它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又面临着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应高度重视对服务贸易问题的研究,抓住有利时机,采取适当措施,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清朝外交官眼中的香港和中英关于香港设领的交涉余定邦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向闭关自守的清朝政府开始派官员出国游历。70年代以后,清朝政府派驻欧美国家的外交官纷纷出洋。这些官员途经香港,踏上这块被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感想?为了能在香港设...  相似文献   

17.
和谐美学的理论特征———《再论美是和谐》自序周来祥50年代末、60年代初,当我在北京参加高校文科教材《美学概论》编写工作时,在对大量感性材料的考察中,升华出“美是和谐”这一最简单最抽象的规定,并在《美学问题论稿》、《论美是和谐》等书中作了初步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员郑克强郑克强,河南洛阳人,1949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后当过农民、工人、解放军战士,197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1985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培训部(正规)第一期,获研究生学历。曾任江西省公安厅、中共江西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化战略的评估和调整方向徐琴一.对我国现行城市化战略的评价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贯彻“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整个60、70年代,国家的政治处于混乱的状态,经济面临崩溃...  相似文献   

20.
960—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翻了一番,1970—1975年又翻一番。70年代至80年代前半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服务出口扩大了45倍(按当年价格计算)。总体上,服务贸易在70年代出口增长较快,80年代逐渐减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