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3.
何山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2):32-36
《说文解字注》分析总结了字(词)典释义与传注训诂释义的异同,并对《说文》释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其训释理论和实践对于辞书学研究和辞书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双声通假叠韵通假说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长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
现在有些教科书、辞典、文章谈到古音通假,总要提出双声通假和迭韵通假的说法,甚至还有旁纽双声通假的说法。持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声母相同,可以通假;迭韵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韵母相同,可以通假。持旁纽双声通假者,认为有些字由于声母发音部位相同,可以通假。上述这些说法,笔者未敢苟同,借此提出来商榷,以求正于专家。 相似文献
6.
于智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在今人阅读古代典籍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是迄今以来我国最权威辞书。但它们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存在着本借字互倒和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古今字、同源字、假借字等情况,有进一步补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7.
史一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
《水浒》中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原文有云:“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课本注“抄手”为:“[抄手]两臂交叉在胸前。这里是为难的样子。”按:酒保是听到“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的声音而上楼的,惊恐则有之,有何“为难”可称?若是“两臂交叉在胸前”,吴语谓之“打穷结”,倒是傲慢之状。而以“抄手”为“两臂交叉在胸前”,则是由“抄手”或作“叉手”而望文生义。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收有“叉手(抄手、插手)”条,列义三项,“其三为……拜揖时之高拱手。《许政扬文存·宋元小说戏曲语释(二)》释“叉手、抄手”时,亦以“‘抄手’和‘叉手’是同语的歧写”,他说:“曾经有人把这种礼节描写为‘两手交叉放在胸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水浒》注,1953年版,第29页)。我所看到的号称为明杜董作的《水浒图》,其中李逵、燕青一幅,两人相向而立,李逵躬身抱拳,燕青则赫然‘两手交叉放在胸前’。可见这种意见绝非无据。然而,这恐怕也只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误解。”许释引例颇多,结论是:“大体说来,叉手便是拱手。”“叉手时两手是掩定胸前不动的,……而作揖则两手自 相似文献
8.
9.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古文注释中,以通假宇术语作注的所谓通假现象,存在着误本字为通假字和误同义词为通仅字而设注的情况。本文对这两种误注现象予以分门别类地例析。 相似文献
10.
李廷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通假就是古籍中同音字相替代的现象。古书中文字多通假,先秦典籍中通假现象尤普遍。据专家们研究发现,早在甲骨文字中,这种现象就出现了。千百年来,它成为人们阅读研究古籍的一大障碍。因此,研究、掌握通假字产生的原因,规律及其使用对于阅读研究古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武芳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81-82,86
通假是指在古代书面语言尤其是先秦两汉古籍中,普遍存在的音同音近的文字替代的一种现象.自清代至今,研究文章和著作虽然很多,但学术界对通假的一些理论问题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笔者尝试对相关问题,如通假产生原因、通假字与古今字、通用字、同源字、异体字等的区别,谈谈个人看法,从而提出通假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2.
郭振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有本字的假借一般统称为通假,但是若深入到通假字的内部研究,所谓的借字与被借字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 先秦经典通假很多,本文一般以汉代毛亨所传之《诗》中的通假字为例来说明问题。由于汉代以前人们习惯于通假字的使用,所以毛亨传诗还无破字之例,其训释条例一般是“某,某也”,其中被训字与训字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一部分是以本字(或通行字)为训,但汉代以后,特别是许慎《说文解字》问世以后,人们逐渐有了正字的观念,使用通假字的现象逐 相似文献
13.
杨宝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经韵楼藏版缩印的《说文解字注》 ,无论是编写质量 ,还是装帧设计 ,都堪称该书几种影印本中最好的一种。该本在出版时对全书作了圈点断句 ,便于初学。自 1 981年出版第 1版到现在 ,将近 2 0年。其间经过多次重印 ,一次改版 ,总印数多达数十万册 ,影响深远。在充分肯定其断句工作的同时 ,主要指出了第 2版中存在的数十条断句疏误 ,并逐一作了说明和引证。 相似文献
14.
袁傲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85,(1)
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曾说:“夫:假借一门,触目皆是,不胜书也。”①假借分为两类,一类是造字时的假借,即本无其字的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为它造字,需要将它形之于书面时,就借另一个现成的字来表示,这就是所谓“本无其事,依声托事,后圣所为济象形、形声、会意、转注之穷,而通其用于不穷者”。②本无其字的假借多为虚词,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相似文献
15.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清人戴东原说:“六经字多假借。”近代学者钱玄同亦云:“周秦诸子、史记、汉书、汉碑等等,触目都是假借字。”可见,古籍韵整理与训释,是不能撇开通假字的。清代学者朱骏声还曾认为:“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说明认识通假,更 相似文献
16.
王笑琴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1):79-80
从东西南北等字入手,方方面面话假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字"的特点;假借与通假的异同,共同点依声表事借音表义不同点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通假是本有其字的假借,通假则类似于错别字;假借的意义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相似文献
17.
王卯根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90-93
古代字书、韵书因误解《方言》的复合词"筩褹"及其郭璞注,将原本表示"衣袖"之义的"褹"、"袂"两字误释为"复襦",并且将它们视为或体,从而违背了语言事实,也混淆了"褹"、"袂"、"襼"三者之间的音义关系。这些谬误依然保留在当今的字典、词典和古书注释之中。 相似文献
18.
田有成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2(3):65-67
通假是先秦古籍中普遍现象,后世后用通假多是因袭,通假与假借是两个性质,音同近是它们共性,本无其字而造叫假借,本有其字而用是通假;通假字读音一般读被通假字音,通假字分类主要从音形义着手,通假字辨认主要从音上,还有文献证明。 相似文献
19.
陈壬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
一、什么是古音通假? 古音通假又称文字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因为通假字同本字在读音上必须相同或相近,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语言中的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是凭借语音这个物质外壳来理解对方思想的。古人在记录语言里某一个词的时候,有时用本字,有时不用本字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用来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字就叫通假字。例如早晨的“早”,本应写作“早”,但是在下列句子里却写作“蚤”: 相似文献
20.
王海根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正> 今人阅读古籍,由于时间的时隔、语言的发展和汉字的演变,常有种种障碍横互眼前,字多通假而语义难明,便是其一。清王念孙曾明确指出:“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所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为之解,则诘和(竹卒訇)为病矣。”(《经义述闻·叙》载)其子王引之承其说,讲得更简洁明白:“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同上书卷二十三“经文假借条)。可见明通假是读通古书的关键之一。读古书不懂得通假,便不能通晓文意,——有时似乎读通了,其实是由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望文生义,——而曲解文意势必闹笑话,出问题。故历代学者非常重视掌握通假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