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慈善法律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慈善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慈善立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正确处理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以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宗教文化在安抚人心、稳定社会、促进民族和睦、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发展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进一步推动宗教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发挥宗教文化对人的道德导向与心理康复作用,推动宗教文化参与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宗教文化对社会共同理想和政治共识的促进,是宗教在中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宗教与社会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一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与社会和谐是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教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是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宗教转换自身功能,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完善宗教慈善法制建设,是当代中国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颁布,为新时期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吹响了号角,也为这一领域的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宗教慈善相关法制在结构上存在着位阶低、效力弱,相关规定存在冲突等弊端,宗教慈善的法律定位亦不甚明朗,立法技术上的不成熟削弱了法规落实力度,宗教慈善法规整体实践效果不佳。这些问题限制了宗教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壮大。为此,应在新的《慈善事业法》中对宗教慈善这一特殊领域予以特别规定,明确监管责任,落实优惠政策,提高运行效益,通过法制建设的完善开启宗教慈善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理论内涵、理论要求、价值取向和哲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相得益彰,慈善事业的繁荣不仅能反映社会精神风貌,又会凝聚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力量,如果没有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简直是一句空话。但在华人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中国捐赠文化的缺失与美国蔚然成风的捐赠文化形成突出的对比。这样的事实,不得不令人深思,探其缘由,完善中国的捐赠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益均衡是关键,除了完善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第三次分配也是值得关注的方式。慈善事业是第三次分配的手段之一,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与现实需求相比,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不够充分。究其发展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主要于在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对于慈善事业的认识不足。对慈善事业的作用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现代中国慈善文化的缺失形成鲜明对照,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慈善文化非常发达。中国的传统慈善活动源远流长,形成了尊老爱幼、扶危济困、邻里互助等优良传统。明末及清前期,慈善事业日趋兴盛。进入近代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传统慈善事业开始了近代转型。弘扬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人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探索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人的发展状态应是“道德经济人”,明确了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方向。而培育和塑造“道德经济人”则是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型宗教,系承传华夏古代的礼乐文明,吸收百家之长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中国道教作为一种历久不衰的精神文化,不仅对广大信教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的基石之一。面对多变的国际形势,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政府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今的世界倡导道教博大宽容的平等精神,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也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从道教和谐社会观的理论基础、道教和谐社会观的实践基础、道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贡献三个方面看,道教可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