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吏胥之害     
王学泰 《领导文萃》2010,(11):83-86
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古代社会能够担任官员的都是士大夫。先秦是贵族社会,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身份上说是贵族;从职务上说,他们都是不同层级的社会管理人员,或说是官。他们世代相承,血缘是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国家之兴衰治乱,原因有多种多样,但追根溯源,大都出在“吏治”上。为此,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自然就领悟出了“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也。”吏治清廉,则同泰民安;吏治腐败,则国破家亡。纵观悠悠五千年文明史,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官,是指封建时代由皇帝或上级任命委派的各级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的首长;吏,则是为他们出谋划策的幕僚或在他们指挥下从事具体工作的秘书、文书和办事人员。按情理说,无疑是官大吏小,官尊吏卑,官统吏治,吏服从官,官指挥吏,但实际上却未必如此,甚至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4.
何云超 《办公室业务》2013,(7):58-58,56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可 《决策与信息》2005,(10):67-72
吏治,指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放宽一些,它涉及到官吏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吏治也就是治吏,或者叫吏改。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毛泽东同志说过,治国就是治吏。江泽民同志说:“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官清民自安,官劣国必衰。从这一意义上说,“以德治国”的重要内涵,就是要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就是要求国家机构以及全体公职人员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 一、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机构以及广大公职人员依据人民的授权,代表人民成为治国的决策与执行主体;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在“以德治国”中具有最为关键的作用。孔子说:“政者正…  相似文献   

7.
刘永路 《领导科学》2005,(18):48-49
治吏是一个古老而常谈常新的问题。以往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更多的是探讨治吏成功的案例,进而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升,用于指导实践。然而笔者看来,研究治吏问题不仅要分析成功案例,更要探究治吏失败的原因,从中找出一般性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得到启迪。总结治吏失败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将无能,葬送千军——败于领导能力的低下。治吏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它对居于治吏主体地位的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即要求领导者具有过人的才智学识、丰富的从政经验、非凡的管理能力和高超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只有具备这些才能…  相似文献   

8.
《领导广角》2001,(1):37-37
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自言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也许是血液里天然流淌着对民疾民苦的牵心牵情。他曾语重心长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郑板桥作为一个封建阶级的士大夫尚能说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体民情恤民意的话,我们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难道不应该比他们做得更好吗?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身份显赫,却默默无闻;他们没有占据要职,却调控着国家的方向。一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曾经说过:那些为总统撰写演讲稿的人,是事实上的国家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是最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共产党员的誓言;他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他们的心中惟有国家、集体和人民。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从王安石、郑板桥、陶渊明讲到狄仁杰、包拯、海瑞……1月12日上午,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总书记博古通今,吟名句、讲故事,与学员畅谈交流“县委书记经”。  相似文献   

12.
<正>幕僚制度在中国政治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名称也不一而足,到了清朝,称谓达二十余种,师爷成为其中重要一种。《汉语大词典》中指出,师爷是"清代官署中幕僚的俗称",主要由地方主管官吏自行聘请,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师爷这一职业群体发端于明朝中晚期,兴盛于清朝,没落于民初,在中国官场上活跃了三百余年,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师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非官非吏,却协  相似文献   

13.
宽以待人 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准在密院,以事上闻。旦被责,第拜谢,堂吏皆见罪。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日:“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宋史·王旦传》  相似文献   

14.
龚炯 《经理人》2012,(3):64-65
历史上政教合一的国家常产生政教合一的政治家,他们不但用心治理国家,而且用信仰来治理国家。伊朗总统艾哈迈迪一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相似文献   

15.
治国需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在我国历史上,对贪官污吏处罚最严厉的当属明代。据史载,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对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官吏施以重刑,如经查出贪赃白银60两以上的官吏,一律处以极刑(剥皮酷刑),并在官府两旁各悬一个展示受刑者的“实草袋”,以提醒官吏切勿贪赃。令人不寒而栗,百官闻之色变,寝食不忘,每日勤勉政事.不敢妄有所图.正气日盛。  相似文献   

16.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从师爷杰出代表的古籍中,笔者学习到师爷的从幕道德,从而联想到现代秘书应该对  相似文献   

17.
别小看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在撺掇主官搞歪门邪道时,却能说出一套套别出心裁的歪理来,蛊惑昏愚之官。(红楼梦》里有个人称“十大爷”的李十儿,是贾政“信得过”的贴身随员,在江西粮道衙门时,为勾结地方恶吏大发“漕粮财”,转动花花肠子对贾政说了一大通为官要“上和下睦”的歪理论。内中最“中听”的是:“老爷极圣明的人……要知道:民也要顾,官也要顾。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9日,《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皇甫平"系列评论作者周瑞金发表文章称,反腐既是治吏,从严治吏才能使得政令畅通扫除阻碍,为转型改革保驾护航。反腐也是党建,高压肃贪才能聚拢人心,从而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反腐更是关于国家治理如何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和主要内容之一。这方面可以做的工作很多,尤其是应当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  相似文献   

19.
“文秘”之称,源于中国古代“制掌文书”的“刀笔小吏”,也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起草文书的官吏幕僚,俗称“师爷”者矣。纵观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他们对传承文明、记录历史,维护和巩固政权,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文秘工作者素质和修养,更好地搞好文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法治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入贯彻有关精神,把法治理念落实到治国、治党、治吏上,就是要依宪治国、依章治党、依纪治吏。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按照党的章程指导党的工作、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以党纪为准绳约束干部、管好干部,把从严要求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