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前,中国和一些国家,都在经历着经济体制的历史性变革。体制变革的方式,从基本特征上看就是两大类:激进式的改革(“休克疗法”)和渐进式改革。中国正在加快改革步伐也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我们过去和现在所采取的是“渐进”的方式。这条道路能否走得通,与其他国家的“剧变式”改革相比孰优孰劣;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能否一方面进行渐进式的经济改革,一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尽快缩短同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更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力图就有关的理论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企业科技行为分析陈功玉,李必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必须实行转变,即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增长经济学原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举措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又必然依靠企业的科技行为来实现。一、前阶...  相似文献   

3.
本文定义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我国现阶段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优化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19世纪30年代在华西人对中国国情的探研中,围绕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些突出特征和该增长方式停滞不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5.
直译与意译孰优孰劣,是翻译界长久以来必争的一个话题。本文就直译与意译方面对中国近现代代表人物的观点进行总结概述。其实学者们观点各有千秋,直译与意译只是翻译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最终目的都是准确忠实地将原作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6.
经者按实证分析表明,无论从微观(家庭或企业)还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较之物质资源的投资,人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有更高的回报率;较之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人们将人力资源誉之为“第一资源”。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基本课题之一。这种转换,就其本质内容来说,就是要实现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到主要依靠人力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中国,南京理工大学程早地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并…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表明,当一国经济逐渐向国际市场开放和与国际经济接轨时,可以选择侧重点不同的开放方式和接轨方式,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种外向型──粗放型的经济模式。这种外向型──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在其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特别容易诱发通货膨胀的出现。本文的目的是在分析外向型──粗放型经济模式在其高速增长时期的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来讨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反通货膨胀长期…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由许多因素推动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结合中国目前的具体国情,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从制度体制因素、物质生产要素,技术、产业组织与结构来进行分析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变化情况,选用1979—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特别是资本投入)来拉动的。因此,今后应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主要障碍及其求解黄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能否正确选择适应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又处于经济成长的新阶段,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既是...  相似文献   

11.
兴杰 《金陵瞭望》2010,(11):63-63
经济和民生,孰轻孰重、孰先孰后、孰主孰次?近年来,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街道的发展。然而,玄武区新街口街道自加压力,将民生工作与经济发展并重视之、同等相待,并创造性推出“三三三干部考核管理机制”,为社会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工业化理论强调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服务业推动的。在对传统工业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认识后,本文认为在新的国际分工和技术条件下,服务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发展服务业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新一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增长,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尽快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依靠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气候变暖的压力、能源枯竭的压力、国际社会压力、战略选择四个方面的挑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选择低碳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地缘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同样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对能源战略的选择方向。中国的能源战略得当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空间和速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速度,特别是在能源的可持续供应问题上,如何做出选择,事关我国能源战略的安全。中国的能源输入通道主要分海路和陆路两个方向,其孰重孰轻,孰先孰后,得失如何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研判。  相似文献   

16.
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推进传统制度变迁是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因为这种经济效益导向型增长模式强调的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同时通常忽视了经济行为的生态效益和负外部性。我们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方式不仅将技术而且将制度都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仅要推动微观主体或局部的经济增长,而且还要使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联系,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具有历史性和客观性。该文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诸多困难,分析其经济增长方式的特点,并对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选择,西部地区应当积极作出反应。首先,要尽快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使广大干部和经济工作者对经济增长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了解。西部战略对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处理好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要一切从我国实际、从西部实际出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防止不分情况的一刀切。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更不可能明确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定位及经济运作方式并指导中国的企业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企业实践。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企业的科学运作,通过市场竞争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社会生产与需求的及时衔接。  相似文献   

20.
“两个转变”与中国经济国际化战略黄仁伟如果把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放到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就可以比较清楚地显示出“两个转变”的紧迫性。中国经济自80年代以来保持着10%左右的年增长率,其中有6个百分卢、是由超常增长因素实现的,或者说是由超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