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自然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性质与自然性质可以直接等同,这在中国伦理学中是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在论及价值问题、应然与必然时,总不离德合天地,性体自然,进而复归其根(道),具有浓郁的自然主义特色。本文通过对自然之道与伦理之道、自然生命之性与道德人格之性以及自然之心与道德之心几个主题展开了思考,从中发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普遍具有自然主义特征。自然主义不同于唯物主义,比起后者,具有超越性和唯美性。 相似文献
2.
鲁枢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156-164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代表,随着自然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文学思潮中的流变,陶渊明的文学地位也在随之变化。20世纪以来,在现代启蒙理性与革命政治理念的双重挤迫下,陶渊明已经渐被时代遗弃。依据德里达的幽灵学理论,本文作者仍期待陶渊明的精神遗传能够对自然生态惨遭破坏、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当前人类生活产生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水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65-168
武夷山古民居建筑中的圆形装饰纹样蕴含了"天圆地方"观念、"太阳崇拜"情愫以及"和谐圆融"情结,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必须坚持传统和现代的统一。文章通过对武夷山古民居装饰纹样的分析,为现代居住装饰设计和鉴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
住区景观是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居住的环境。本文着重分析了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人工环境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景观要素。 相似文献
5.
程丽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6-8
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传播和接受这一话语事件显现出20世纪20年代中外文化文学交流新型模式华魂洋才的萌生.这种模式与中体西用迥然不同,为鲁迅的拿来主义及毛泽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对今天的中外文化文学交流仍富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上首先要求圣王,即唯有圣王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谓善治实际上就是“不忍人之政”;其次它还将善治的具体内容确定为养民与教民,“养民”就是使民足以事父母及畜妻子,养生送死无憾,“教民”就是用圣王学说教育民众,使民衣食住行都合乎礼;再次它还主张治理目的是使民皆“至于至善”和“止于至善”。中国传统行政理论的善治理想在现实中还有强劲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为行政的强烈伦理导向,又表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的积极政府观,还表现为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住区是居住区环境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海绵城市建设重要的专项内容之一.江西九江市满庭春MOMΛ是生态住区可持续环境建设的经典.分析了满庭春MOMΛ节约用地的总体布局和各种生态技术在住区中的运用,重点介绍了它所采用的水源热泵技术、太阳能集热系统、百分百渗透性铺设、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景观水质保持技术等一系列生态技术,塑造一个科技节约型的生态住区,为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一个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8.
法治为何·大体上法治可以理解为法律至上,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法治”指的是“依法治国”.综合来看,我们要建设法治国家、构建法治社会,就是为凡事都设定一个法的框架,它是精密严谨的理性化机器,是不可逾越的. 相似文献
9.
田晓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1)
传统知识包括传统医药知识.我国传统医药知识包括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其历史悠久、疗效肯定,是我国传统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提出应根据传统医药知识的不同类别选择不同的保护方式,建立公开的传统医药知识数据库,防止不当授予专利,但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适可而止;修改专利法,要求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实施知情同意原则并要求提供材料来源地证明;对部分传承不利并处在保密状态的传统医药知识由政府组织收集整理并建立保密的数据库;利用地理标志等方式加大对我国传统医药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龚文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2-95
胡适在童年时代阅读了大量的传统经典、史书、小说等,对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传统经典和史书中,胡适接受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宇宙观、实用经验理性、怀疑精神,并以之破除鬼神迷信;从阅读小说中,胡适接受了白话文训练,为以白话文批判文言文和文学革命准备了经验基础。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二元对立,传统是复杂的、多元的,它在胡适身上显现出两重性。胡适既承继传统,但又批判传统,以一种传统批判另一种传统。胡适并不将传统视为走向现代的障碍,而从传统中获取现代性资源,使传统成为步入现代的一座思想桥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都在继承发展。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鲜明的民族特征,从传统氛围中凸显出来,它不仅表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性,而且充分展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持久的生命力。本文以东方公馆酒店设计为例对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完美结合进行深入探讨,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地研究了传统装饰纹样与现代的自然融合与传承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48-50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类型 ,强调人的伦理意义 ,但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又有着显著的差别。建立在古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是人性善的理论悬设、伦理政治的主导性、经验化的理性、观念的凝滞性。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重构必须遵循科学理性化、主体创造性、终极超越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徐国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7-105
陈独秀和胡适分别生长于传统文化发达的安庆地区和徽州地区,从小都接受了较系统的传统教育,青少年时期又接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均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中传统教育对他们学习和接受西方思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影响。通过对他们所接受的二元教育的个案考察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具体和深入地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在现代文化名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地继承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当代译学建设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译论不是对传统译论的原样照搬,而是要使传统译论真正融入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这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现代阐释是现代转化的基础,现代转化必须在对传统译论的实际运用中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农村社区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考察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周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
中国传统农村社区是一种自治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与国家政权相区分,远离权力系统的社会组织.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农村社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和重新规划,使之实现了多功能的整合和集聚.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兴起之后,国家和市场对农村社区进行了合理介入,乡村社区的边界日益开放,这必将加快实现中国农村社区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许守飞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246-246
在全球“中国风”愈演愈烈的今天,设计师都在挖掘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即传统符号应用在自己的设计中。基于对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喜爱,设计师们阐述了许多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文化内涵,彰显出强烈的地域民俗风貌和审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现代美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形成了其理论建构与人生关怀相统一的重要特色。它以关注现实关怀生存为要旨,凸显了鲜明的人生精神、积极的美育指向、内在的诗性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这也正是中国现代美学传承发扬民族美学固有的精神传统,并融会创化中西美学、文化、艺术思想的诸元素而形成的重要品格。 相似文献
20.
沈悦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5,(2):127-132
针对严寒及寒冷地区冬季居民户外活动粘性较低的情况,对住区室外场地的舒适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住区"场地舒适价值"为核心的模糊评估方法,依据场地的日照长短和风速两个重要气候因素的叠加分析,可获得较高准确度的优劣场地分布概况。以长春净月万科城住区为例,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现状模拟,探讨该评估方法的应用,并对场地设计的选址和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