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大学张锡勤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以下简称《文化革命》)一书,最近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如何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和正确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战略任务。中国近代文化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借鉴。张锡勤教授的《文化革命》一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述、评价和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三十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总结三十五年来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根本的问题在于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我们党的一条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  相似文献   

3.
龙吟诗社编的《黑龙江历代诗词选》已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入了由唐代渤海国到民国初年的112人的353首诗词,大体上汇集了黑龙江这块土地上有诗词创作以来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凡入选的作品,均有作者小传,进行了注释,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这本诗词选是一笔可贵的文学遗产,和已问世的《黑龙江古代文学》、《北大荒的文学艺术》一样,都是我省文学建设的打基础工作。它对我们认识黑龙江的历史、民俗、文化和诗词创作,从而继承优良传统,创作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作品和诗词作品,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5.
这是原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副书记、司法部长魏文伯同志生前所写的最后一篇文稿。魏老参加党的十三大返沪后,我们约请写稿,他欣然应允、并表示了对我国社会学发展的很大关注和对我们工作的极大支持、但是,不久噩耗传来,魏老竟于1987年11月15日下午一时三十五分突然去世、我们望着魏老的遗稿和照片上慈祥的面容。不禁悲从中业,魏老一生的革命业绩、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关心社会、关心同志、死而后已的态度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相似文献   

6.
由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另一本刊物《黑龙江年鉴》1996年刊,以它现代的装帧、精美的彩印,神采奕奕地在读者面前亮相了。不但使黑龙江的读者感觉1996年刊《黑龙江年鉴》焕然一新,而且也使国内的同行们对《黑龙江年鉴》刮目相看了。这标志着《黑龙江年鉴》开始进入转型期。从自前国内出版的"年鉴"情况看,各家年鉴都在内容的编排上、装帧设计上、印制上下了很大功夫,都力争在市场竞争日常激烈的情况下,能占有一席之地,能够生存下去,并有所发展。这就要求年鉴必须由计划经济的产物转变为现代信息产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7.
温元凯同志的《中国大趋势》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欢迎。但是我们发现,除了一些讲得恰到好处、切中时弊的地方,还有一些论述尚不够全面、深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推动改革的直接力量是什么?纵览温元凯的这本书,我们认为温元凯是这样认为的,新技术革命向我们提出的挑战和改变我们的旧观念,建立现代的观念,是我们改革的动力和原因。但是新技术革命只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机会、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因此仅仅只是外因、是外部条件。改变落后陈旧的观念并不是改革的动力,而只是改革的要求。当然改变我们的观念能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这种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这句话的中心在于“利益”,我们的改革是为了发展经济,从而保障民族的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事实证明,凡  相似文献   

8.
论观念变革     
我们现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一个纯经济行为,也不只是体制、措施上的改进。经济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次具有整体性的、同步性的革命。因而它必将涉及到许多领域,也势必涉及到上层建筑,观念变革等各个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  相似文献   

9.
改革,并不只是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任何社会要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改革,只有开放的和运动体系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体系。当前,改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世界性的课题。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埃的《论法国变革之路》,运用了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了当代法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对法国社会的改革作了有益的探索。这一著作所阐述的种种思想观点,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0.
《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文认为,群众路线这一概念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内容不断充实,解放战争时期臻于成熟和完备,建国以后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结晶徐首军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15个年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跨越10个春秋。收入《文选》的一百多篇文章中,纪录了邓小平十几年改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多处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2.
清代中国东北边疆的管理问题,是中国边疆史和中俄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就从一六八九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到十九世纪中叶沙俄逼迫清政府签署《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为止的一个半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清政府是否管辖了黑龙江流域这一广袤地域?以及如何进行管理的这一课题,作初步探讨。满族统治者于一六四四年南下灭明后,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土地辽阔的封建帝国,其疆域北抵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  相似文献   

13.
产权革命:跳不过绕不过的峡谷石磊在《学术月刊》1993年第6期《市场经济本体论》一文中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深化到产权,公有制产权这块神圣的净土上,产权改革既跳不过,也绕不过,原则意义上的商品经济从来就是以产权独立和产权自由转移为基础的。这一步成功...  相似文献   

14.
洪灵菲是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开辟草莱、斩棘披荆的拓荒者之一,且为此奉献了热血与生命。本文试图阐明这一革命文学曙新期的代表作家,在历史剧变阶段所经历的锻冶与试炼,如何为其尔后的创作作了积蕴与准备;事实亦证明他首先是一个坚贞的革命者,然后才有可能转而从事于革命文学的创作实践,为艺术地再现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而竭尽心力。同时结合其代表作《流亡》三部曲等,揭示了他的创作个性与特征,以及为拓展与丰实革命文学所作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文献,主要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地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毛选》合订本,第804页)全篇演说虽然主要针对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但其精神实质同样适用于整个社会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韩明安同志所著《黑龙江古代文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一书是用新材料、新观点来研究黑龙江这一特定地区内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等系列问题所取得的成果。这部地方文学研究的新著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取材广泛、资料丰富《黑龙江古代文学》不仅从大量的国内国外的史籍中遴选出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的文  相似文献   

17.
各市地社科联、省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经省委、省政府同意,我省开始创办《黑龙江社会科学年鉴》。该年鉴2008年版是首创版,即将出版发行。现开始征集2010年版年鉴的稿件。《黑龙江社会科学年鉴》的创办,是我省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年鉴将记载我省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历史。有了年鉴,我们可以做到以史为鉴,不断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8.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的《黑龙江四十年》,记述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至1985年9月3日这四十年间,黑龙江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编写这本书,使我们有机会对黑龙江最近四十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同时,根据编书的需要,也对现代史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一、研究现代史的重要现实意义。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2009,3(10):23-23
周红梅2009年5月30日在《广西日报》上撰文认为: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要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3月28日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势必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牵涉到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第二次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问题,则更有必要在理论上予以说明。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看法。一、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对象《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