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辛格的《卢布林的魔术师》和《童爱》两部小说,分析犹太格托和格托精神,认为美国犹太小说是对犹太文化的反衬,折射出犹太文化进入美国社会,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并在碰撞中得到了发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美国牧歌》描述了一个犹太家族在美国的寻梦之路及梦想破灭的悲剧.故事中主人公犹太佬在父辈那里继承家族事业,并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但却不幸地被女儿梅丽毁灭.菲利普·罗斯在此揭示了“美国梦”的脆弱性及美国犹太人丧失犹太性之后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3.
《艾凡赫》是19初英国著名小说家沃尔特.司各特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对犹太商人艾萨克及其女儿蕊贝卡一系列遭遇的描述,无情地揭露了盛行于欧洲社会近千年的反犹主义(anti-Semitism)的罪恶,同时也表达出他对不同民族和信仰的社会成员之间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谁是犹太人”最初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但是由于犹太人长期散居世界各地,在此过程中,犹太人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使得“谁是犹太人”这一问题呈现出内涵复杂化的现象。通过梳理“谁是犹太人’’复杂化的演变,进而探究犹太人的民族特性、犹太人的界定标准,既能够增强对犹太民族性的认知,又有助于对犹太身份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在其代表作《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通过描写雅夏对犹太教的背弃与皈依及道德的沦丧与回归,再现了犹太人在不同的信仰、传统、文化碰撞中艰难地探寻身份,寻求生存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犹太文明》一书的作者认为20世纪初之前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反犹主义一无所知。作者这一论断不符合实际,事实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世界各地犹太人遭受迫害而处于十分悲惨境地的情况多有记述,对反犹主义持反对和谴责的态度,对犹太复国主义持赞赏态度。  相似文献   

7.
以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借贷还贷的情节为线,从犹太律法发展和文学人物塑造角度,叩问并解读中世纪末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激烈冲突的实质。文学喜剧的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宗教迫害的悲剧,而犹太律法也正是在这一场场悲剧中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度自由、宽容和开放的美国社会使得众多民族的历史纷纷融入美国的历史之中,犹太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典型的范例。而世界范围内对美国犹太人在今天美国社会各领域乃至国际事务中作用和影响力的种种传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犹太人向美国移民,一共出现了四次移民大潮.犹太人大力抵制美国本土的反犹主义,同时与美国其他民族共存和融合,最终融入于美国的多元文化.但是犹太人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宗教,成为美国社会中走势强劲的一个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以犹太文化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卡夫卡作品与犹太文化记忆的关系,进而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是他的民族的梦呓,是一些古老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在古犹太文化中,“约”主要是用于指上帝与犹太人的立约关系。犹太文化对“约”观念的这一独特界定与理解,不仅与古近东的“约”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与基督教文化对“约”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约”观念是犹太文化及希伯来圣经中的核心观念和重要范畴,在犹太文化和希伯来圣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对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犹太思想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贝娄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是他根据同事、好友艾伦·布鲁姆的生平写成的一部传记性小说。小说出版后,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称赞者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贝娄数年来写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部作品”;质疑者则认为贝娄“暴露”了布鲁姆的隐私,把布鲁姆搞“同性恋”的事情给泄露了。这牵扯到道德问题,即贝娄无权“将其好友布鲁姆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而,纵观已有的评论,其关注的重点无非是围绕着暴露隐私和有关死亡、友谊、爱情等问题,将一部讨论犹太大屠杀和反犹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小说用私人化的方式给消解了。应该说,贝娄在八十四岁高龄创作的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为好友作传,畅谈友谊、爱情和死亡,而且更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最终定位。从分析小说对大屠杀和反犹主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贝娄的犹太民族立场,即他的犹太性。  相似文献   

13.
《店员》不仅描写了“为人类赎罪而受苦”的犹太人,而且还描写了“皈依犹太教”的非犹太人,体现了作者本人所说的“人人都是犹太人”这一思想。精神和道德因素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他把做真正的犹太人看成了实现人性道德的象征。马拉默德笔下总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受苦即为赎罪而受苦的主人公,经过作者的点染,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4.
自美国犹太文学产生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其不仅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犹太民族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在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作品的平寂、发展与颠峰时期,"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更加注重犹太性的特征描写与宣扬犹太的伦理道德观念,进入了犹太性的回归阶段,思考犹太人身份建构的历程,无不体现了新生代美国犹太作家对于犹太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只争朝夕》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以犹太文学传统的"父与子"母题为主题而创作的作品。本文主要从父辈因素与子辈因素的对立关系分析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犹太人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传统批评对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丹尼尔·德龙达>的抨击集中在其犹太主题与人物塑造,这种误读来自对作者的超越时代的种族意识的无视.小说的犹太内容不仅促成作者在叙事艺术方面的突破,而且书中理想化的犹太人物、深切的犹太关怀,以及对其文化身分与种族意识的关注无疑将作者推到历史的前沿.  相似文献   

17.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性,它强调犹太文化的传统含义和价值,而流浪是犹太人生活中永恒的特征也是犹太文化的标志之一。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小说与传统的流浪汉小说不同,小说的人物大多数经历是精神上的流浪。小说中的人物通过精神的流浪,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流浪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自我,以期找到心灵的归宿,实现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土地是人的活动的载体和必要条件。人-地关系是犹太文明发生、发展的物质起点与基础,在其过程中既有地理要素对文化精神的嵌入,也有文化精神对地理要素的浸染。迦南地及周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犹太文化的产生成长起到了广泛而深刻的潜在作用,后世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文化品性均可从迦南地本身寻找到源头,也可从迦南地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找到源头。  相似文献   

19.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土地是人的活动的载体和必要条件。人—地关系是犹太文明发生、发展的物质起点与基础,在其过程中既有地理要素对文化精神的嵌入,也有文化精神对地理要素的浸染。迦南地及周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犹太文化的产生成长起到了广泛而深刻的潜在作用,后世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文化品性均可从迦南地本身寻找到源头,也可从迦南地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找到源头。  相似文献   

20.
小说《傻瓜吉姆佩尔》的作者辛格通过吉姆佩尔对上帝的信守和对犹太教伦理诫命的躬行履践,以吉姆佩尔苦涩的生命旅程,阐释了犹太教的精髓,并企冀以这一人物形象为典型,唤起犹太人日益淡薄的民族宗教信仰和传统道德操守,从而求得犹太民族精神的复兴,对解决多元化的诸般社会问题也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