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实行,使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金等得到了比较直接的结合,从而迅速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七、八年间,农村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超常规增长。但近两年来,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开始徘徊,以至减产。这不能不令我们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上,农村婚姻家庭始终是一种滞后的力量。台湾学者殷海光教授曾把中国的家庭比作一个恒古不变的“常数”。婚姻从形式上看是男女两性的结合,而本质上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婚姻家庭的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习俗的变异,而且涉及到伦理道德、社会意识和心理学诸多领域。为了弄清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微观基础,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支配农民实际行动的婚姻观念,寻求推动婚恋领域发展变化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家庭模式和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山东社科院社  相似文献   

3.
曾炜 《云梦学刊》2007,28(1):142-145
方言变异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与方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农村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探讨农村方言变异与变化的模式与规律,探讨与变异相关的语言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于方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谷志科 《河北学刊》2002,22(6):72-75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 ,已经和正在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 ,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现实途径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总方向 ,也是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土地经营规模化将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需要谨慎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步骤和措施。因势利导 ,采取适时、适当的方式进行地块调整 ,实行土地使用权商品化 ,倡导并支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 ,还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农村广泛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增强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职能,随之也给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妇女做为家庭的主要成员,在承担家庭的生产和社会的生产中成为主力军。妇女做为农业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就突出起来,这一问题关系到工农业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改革以前,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是生产队。家庭主要是成员的生活消费单位。改革以后,实行了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农村的家庭就在职能上和家庭关系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6.
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家庭承包经营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加强和深化粮食生产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人情是中国社会普遍的民俗现象。近年来,中国农村人情出现了一种变异现象,但这种人情变异并不是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它在以人情作为社会最主要连接纽带的原子化农村地区最容易发生,而在以血缘作为社会基本结合方式的宗族型农村地区较少发生。原子化农村地区的人情变异主要表现为人情的周期、规模、金额、对象、名目、仪式等方面的总体性变化,其实质是规范人情现象的法则由村落公共规则蜕变为个体偏好,个体偏好大行其道从而直接导致人情的变异。而规则之所以蜕变,根源在于原子化农村地区缺乏超出个体家庭之上的结构性力量,公共规则因而缺少生存和支撑的土壤。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回顾和展望施超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有十多年了,现在冷静地来看待这场改革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影响的条件已经成熟。应该承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较早地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拟通过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家庭在职能、结构、内部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婚姻、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揭示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的主要特征。家庭职能:集生产、生活职能于一体改革以前,由于实行人民公社化体制,农村家庭作为经济组织的职能被取消了,生产情况可以完全不用过问,家庭仅成为农民生活的场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家庭由过去被动出工的客体,变为能够相对独立经营、决策的主体,由过去单纯的生活单位变为生产、生活合而为一的社会基本单位。以农民拥有生产生活资料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为核心,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单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一、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我国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险,过去是依靠家庭赡养,集体帮助和国家救济的保障体系解决的,而这种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实行其社会保险已迫在眉睫,十分必要。(一)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使家庭保障功能弱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保障是公共产品,政府应当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长期以来,农村养老却主要依靠家庭。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使农村养老不仅成为政府的"后顾之忧",而且已经是"燃眉之急"的社会问题。所以,弥补农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缺位,在制度设计、有效监管、完善相关法制、实行财政兜底等方面重新定位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角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家庭生产发展,纯收入不断增长。同时,家庭纯收入分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生产投入不足,而消费过快地增长。农村家庭纯收入分配应遵循什么规律,怎样的分配才是合理的,这是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户。这些专业户具有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成为农村中率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专业户为什么富得快,与其家庭特点有没有关系?本文拟以四川八个县两千多户农民家庭的调查材料为依据,从社会学角度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广州市天河区社区股份合作制考察傅晨,杨钢,郭晓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如何改革传统的集体经济的组织和管理体制,是实践提出的一个新问题。事实上,家庭联产承包只是建立了农户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的双层经...  相似文献   

16.
任何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和团体在决定采取某项经济行动或作出某项决策之前,总要对未来的经济动态有所估计。他们目前的经济决策,取决于他们现在对未来的估计,这种行为就叫做预期。自从实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上的自主权,他们可以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对未来经济动态的估计,积极主动地作出各种反应。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表规,农户、集体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的预期行为在经济中显示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它们对于我国农业投入的重大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不少剩余劳动力。加上近几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不少农村家庭的剩余劳动力纷纷离开农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很大的绩效。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承包制这种小型家庭经营制约了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如何克服这种制约,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一个涉及农村下一步发展的大问题。目前现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我国各地农村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程度地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实行分区域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从而实现由家庭小型经营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乡镇是我国农村的基层行政区域,是农村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乡镇政府是国家设在乡镇行政区域的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提高乡镇政府的权威,对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农村的基层政权,变革了人民公社时期  相似文献   

20.
自天山南北广大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来,新疆出现了连续12年获得农业丰收的好成绩,这就显示了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完全适合新疆农村的特点、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各族农民的意愿。当前,深化新疆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当然仍是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但是,我们同时还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在发展规模经营、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