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已出土公布的简帛医书文献主要有《关沮秦汉墓简牍》之《病方及其他》、"马王堆医书"、"张家山医书"、《武威汉代医简》、《万物》等五套。此外,其他已出土简帛材料的零散医药资料,因其不成系统,故未作详考。简帛医书长埋于地下,其特殊用字数量丰富,且有些特殊用字不见于其他性质的古籍中,给古籍的阅读和整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简帛医书文献用字考据将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作为古医籍文献校勘整理的重要依据,又可为其它古籍整理提供字型、字义例证和有力补足。鉴于简帛医书用字考据与古籍整理的互鉴性,我们认为古籍文献整理应把握以下要点:注重古籍文献考证对用字研究的基石作用、将古籍文献材料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纳入用字研究的考量域、古籍异文材料应为用字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2.
金代文学文献研究的成就及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瑞兆 《学术研究》2005,(3):130-132
金朝的文学文献是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由于战火的损毁与偏见的影响, 金代文学文献的研究未得到应有重视, 是中国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自唐圭璋《全金元词》 (中华书局 1979年 ) 问世后, 先后涌现出姚奠中的《元好问全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 薛瑞兆的《全金诗》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张正义的《河汾诸老诗集》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6年 ), 阎凤梧的《全辽金诗》(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全辽金文》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年 ), 王庆生的《增订金诗纪事》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 等。这些…  相似文献   

3.
现存文献中,有关于阗王朝的史料分属汉文、藏文和于阗本地语言文字资料三个系统。最先为于阗立传的是《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其后,历代正史传记相继续之。除正史外,汉文古籍还拥有许多涉及于阗的僧人行记和佛教著述。前人研究于阗史都是根据这一系统文献。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藏文古籍的研究整理、考古发掘和敦煌藏  相似文献   

4.
古籍研究所是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直接批准成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机构,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的研究机构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二十四史标点组,承担了“廿四史”中《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典籍的校勘和标点工作。建所以来,在徐震垮、程俊英等前辈学者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治学向以学风严谨著称,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2001年在学校院系结构调整中,古籍研究所归属人文学院,并被定位为独立的实体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现有专职教职人员十八人,其中教授七名,含博士生导师六名;副教授九名,含硕士研究生导师八名;讲师两名。另聘有校外兼职教授四名。设有古代文学、史学典籍、古代教育、古代科技史和版本目录学等五个研究室。根据学校整体规划,结合古籍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古籍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发展以朱予学暨儒学文献整理研究为主要方向和特色,兼及唐宋文史类古代文献、版本目录学、教育史、古代科技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古籍研究所是我校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点所在单位,并参与我校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建设。承担高层次古典文献学和古代文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和新闻出版等单位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科研工作]古籍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承接了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和全国高校古委会的重点项目《朱子全书》的整理工作,历经十个春秋,已于2003年顺利出版。该书为有史以来最为完整地将朱熹的所有著作,包括各种轶文,精校精勘,精心标点,呈现在读者面前。朱熹是中国学术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朱子全书》的正式出版,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朱子全书》出版以来,已获得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古籍整理类图书一等奖、上海暂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七届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奖荣誉奖等奖项。《朱子全书》的出版,成为古籍研究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品牌”,为古籍研究所学科建设发展赢得了重要学术资源,也为学校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历年来,古籍研究所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其他科研成果还分别获得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等多种奖项。2005年,古籍研究所科研人员共计出版专著及古籍整理著作十二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相似文献   

5.
《苍霞草全集》是晚明叶向高的一部诗文集,天启间刻本,由于内容涉及建州史事,在清初修《四库全书》时列为查禁销毁之书,世之传本极少。谢国侦先生在撰述《增订晚明史籍考})时,只查阅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书目中伊《续纶扉奏草》十四卷,《后纶扉尺续》十卷”,系全集的零本。谢先生叹息道:“古籍沦亡,考史者无微,可胜法叹!”①但实际上国内图书馆仍有珍稀藏本,福建师大图书馆即藏有一部。近年来,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为抢救地方珍稀古籍文献,编辑《福建丛书》,《苍霞草全集》被列为《丛书》第一辑第二种,由杨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根…  相似文献   

6.
清人师范所撰辑《滇系》,汇集前志之精华,内容丰富翔实,但又因多未注明出处,故使用时颇感不便。因此,系统考校该书史料来源及价值特点,就成为整理地方古籍文献一项重要任务。作者以该书中《赋产》篇所辑经济史料为例,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暨南学人     
张其凡 教授张其凡 ,1 949年 8月出生于重庆。 1 97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1 978年 9月 ,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 ,师从著名宋史专家陈乐素教授 ,1 981年毕业 ,获史学硕士学位 ,旋即到暨南大学历史系工作。 1 984年 1 0月 ,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古籍研究所 )成立后即到该所工作。先后任副所长、所长。 1 988晋升副教授 ,1 994年晋升教授 ,1 998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二十多年来 ,一直致力于宋代历史文化的研究与教学 ,迄今已刊论著愈 2 0 0万字。主要专著有《赵普评传》、《五代禁军初探》、《宋初政治探研》、《宋太宗》、《张…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中国民族图书馆自建馆以来,对藏文古籍文献的搜集、保护、整理、研究等基本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历年来中国民族图书馆在馆藏藏文古籍文献开发和研究、古籍资源的综合利用、文献资源的搜集保护以及文献信息数字化建设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以后藏文古籍文献开发研究提供新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由王国维运用文献学、考古学研究历史的“二重证法”,推衍到现在史学界交错运用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研究历史的“三重证法”,是治史方法上的一大进步.为此,本文略表诌议.一、文献学、考古学和民族学及三者关系中国古籍文献源远流长,从文字创造发明到书籍产生发展,经过历代学者、文人年年月月的文苑躬耕,集成汗牛充栋的古籍文献.1979年《北京图书馆通讯》第1期载杨殿《谈谈古籍和古籍分类》对现存古籍作了大致估计,认为“可能有十五万种左右”.其中,《中国丛书综录》所收子目计38891种;《丛书综录》未收清以前单刻本、佛经汇刻及新式丛书以及待补入的丛书所列子目,估计有2万多种;孙殿起《贩书偶记》及续编,所收清代以来著述计有2万余种;《贩书偶记》未收的清代著述,估计还有1万余  相似文献   

10.
桑耀华
  桑耀华,男,云南洱源人。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民族史专业。原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云南大学政治课教研室哲学教师,参加过云南民族调查及云南少数民族简史、简志编写工作,现已离休。著作有:《德昂族简史》(主要撰稿人),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德昂族》,民族出版社出版;《茶水清清话德昂》,云南儿童出版社出版。参与调查、整理并编辑《德昂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编辑《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辑《思茅、玉溪、红河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论文主要有:《茫蛮和金齿族属试论》,(《云南社会科学》),曾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金齿国盛衰简论》,(《中央民族学院学报》);《景颇族山官问题初论》,(《民族学研究》第五辑);《论近代景颇族社会的半部落半封建性质》,(《云南社会科学》);《部落释义补正》,(《辞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本刊作者     
马卫中1959年生。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早年曾随钱仲联先生参加《清诗纪事》、《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著作的编撰工作。主要从事明清诗文、近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文史哲》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佘篇,著有《近代诗论丛》(合著)、《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陈三立年谱》(合著)等多部著作,并整理选注《江山万里楼诗词集》、《翁同稣选集》等古籍作品。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吾尔族古籍文献开发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维吾尔族古籍文献是维吾尔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和平解放以后,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挖掘、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质性的成就,发表了大量民族古籍研究学术论文。许多口头流传的古籍已经记录下来或者进行了录音。另外,关于其他维吾尔族古籍文献的著作和文章也不断问世。  相似文献   

13.
河南古籍地方文献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手稿本、稀见书、禁毁书是河南古籍地方文献的精品,研究河南古籍珍本地方文献,对于彰显中原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与支撑力的提升将有重要作用.河南各地遗留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其中有不少古籍手稿本、稀见书和禁毁书尤为珍贵.如新乡市图书馆藏孙奇逢的《读易大旨》手稿、明代崔铣撰的《文苑春秋》4卷,孟县文化馆藏孟津人王锋撰的《拟山园选集》等,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潜心研究填补空白─—《古籍异文研究》评介管锡华古籍异文是汉语古代文献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指由同书的不同版本、同一事的不同记载和引用异词所形成的古籍问的文字差异。对异文有所认识并予以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至迟可以追溯到周末。《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  相似文献   

15.
吕朋林 男 ,吉林省德惠市人 ,汉族 ,1 94 9年出生。 1 982年 1月获学士学位 ,1 984年 8月在东北师大获硕士学位 ,1 990年 1月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2 0 0 1年 2月自东北师大来本校工作 ,现为我校中文系教授 ,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于现代汉语、对外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汉语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音学与音韵学。已发表论文近 4 0篇 ,如《〈说文解字注〉中的“引申假借”》、《普通话方言基础的再检讨》、《切韵音系合口韵类的音值》等。出版了《简明中国古籍词典》(撰…  相似文献   

16.
《仪礼古今文疏义》是清代仪礼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但目前尚无整理本和较好的研究。本文在校理全书的基础上,介绍了《仪礼古今文疏义》的成书过程,并分类研究其引用古籍的情况,提出清代学者引用古籍的理念和现代人有差别,清代学术史研究和当代古籍整理工作应考虑到这种学术范式的差异。可为将来进一步的清代经学和礼学文献的微观研究打下基础,藉此对当代古籍整理范式作一个反思。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阎勤民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后专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早先研究《孙子兵法》和《聊斋志异》,认为这些古籍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高智慧和艺术的最高境界,著作有:《孙子制胜原理》,狲子神术》,《运筹帷幄》,《梦幻世界...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传统典籍的整理出版,到九十年代以后,形成了一个高峰,所整理出版的典籍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是本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然而,古籍整理出版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不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有序和富于理性。概括地说,传统文化典籍类图书整理出版呈现出几个令人注目的亮点: 一、泰坦尼克式的大书正撞向市场萎缩的冰山 做大书,求大求全,这种趋势是九十年代来古籍整理和出版中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势头,似乎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正进入航空母舰时代。从《传世藏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献》是由台湾湖南同乡会创办发行的一种学术性和资料性刊物,专事收集、整理和研究有关湖南的历史、文献和掌故。该刊从1970年创办至今,已出版100多期,是台湾创办时间最长、持续最久、史料性最强的湖南地方性资料。多年来,影响颇为广泛,不仅是两岸文史工作者研究中国近代史、湖南地方史和湖南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而且被国外多家著名但由于该刊出版年代长、篇幅多,查找颇为不便。为此,2001年,湖南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和台湾《湖南文献》编辑部合作,编了一本《〈湖南文献〉(1970-2000)索引》。《索引》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文献学科建设与国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古文献学科的管理和划分较为混乱。人文社会学科应依据研究对象、研究者情况、研究目的与需求来划分。依此,古文献学与现当代文献应该划清界限,古典文学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应合并研究。那么,古文献学研究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古典文献理论研究、古典文献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献保存和利用。而古典文献理论研究又包括狭义的古典文献学研究、古籍整理与研究之研究、古籍刊刻聚散研究三个侧面,古典文献整理和研究又包括传统文献整理、传统文献研究、特种文献整理和研究、少数民族文献整理和研究、古籍整理理论研究五个侧面,古典文献保存和利用又包括古文献保存和复制、古文献检索和利用、古文献学工具编制三个侧面。从另一方面讲,古典文献理论研究即传统文献学研究,古典文献整理和研究即传统的文史整理和研究,古典文献保存和利用即传统的古籍保存和利用研究,它们都属于传统的国学研究。国学研究方法应创新,应建立文献考辨、求因明变、历史批评的三位一体的学术研究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