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记》作为我国史学和史传文学的一部巨著,其叙事之入神,人物形象之生动,是有口皆碑的,“读一部《史记》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史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它在叙述时能注意视点的变换,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历史事件;在处理人物关系时,能准确把握称谓视点,刻划历史人物的性格,表现作者的感情,有很大关系。“视点,就是人们在观察事物、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处的位置,立足点,出发点。”由于事物是丰富的、多层次的,世界是纷繁的、多角度的,所  相似文献   

2.
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史记》,不仅因其以独创的“纪传体”记载悠悠千载的中华历史而傲立史林,后世无与争锋,也因其以“史诗性底笔峰,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底旋律”,表现出浪漫的激情、激烈的壮怀和满纸的幽愤震憾,打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  相似文献   

3.
试论《史记》创作的文化氛围李衡眉,王仁厚综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大凡一位伟大人物的诞生,多是伴随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出现与种种文化氛围的形成而俱来的。在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司马迁是2000多年来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他之所以能够写出被鲁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相似文献   

4.
5.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观;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一座巍峨的丰碑,后世史家对它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但真正学有成效,差不多可以和《史记》相抗衡的,除班固的《汉书》外,只有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所以从南宋以来,文史学家就经常将欧史与《史记》相提并论,予以称赞。如罗大经说:欧阳修“作《五代史记》,便与司马子长并驾”.陈师锡说:欧史“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吴德旋说;“事外远致,《史记》处处有之,能继之者,《五代史》也。”赵翼也说:“盖薛(居正)则仿宋、齐、梁、陈书之例.欧则仿《史记》之例也。薛史于各国僭大号者立《僭伪传》,其不僭号而自传子孙者立《世袭传》.欧史则概列为世家,亦仿《史记》也。”又说:“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校园文化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逐渐趋向一致。一般认为,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浓烈的精神氛围。狭义的校园文化指相对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或者叫非课堂文化,它包括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尽管内涵有大小之别,但共同的认识是,校园文化是连接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高校图书馆应当特别重视美育的地位与功能。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既相互交融,又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内涵。高校图书馆的美育功能,应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基点;应当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应以美育思想的渗入为契机,拓展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应当将美育的精神融入图书馆建设,不断改善内部机制与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高效化、互动式、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史记》在汉代已被誉为“实录”,班固言:“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当然,作为《史记》主要组成部分的本纪、世家、列传首先体现着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上自帝王,下至农人、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论证了司马迁写《史记》的基本原则:一是司马迁坚持了“实录”与批判的精神;二是进行了实地的调查考核工作;三是写社会史十分注意思想流派的变化,四是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意把历史作为人们的一面镜子;五是特别称颂秦汉大一统事业,使历史著作能起到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的作用,六是在忠实记载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暴露了统治者的罪恶。  相似文献   

11.
借传统观点认为司马迁籍写作《史记》以“舒其愤” ,实则是籍笔下人物来展示他所崇尚的理念美理想 ,主要表现为 :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悲壮 ,“隐忍就功名”的个体人格的高扬 ,个体思想品格的忠诚、磊落 ,使得全部《史记》作品闪耀出灿烂的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   

12.
同义词使用的特殊修辞功能在《史记》中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其一,体现儒家等级伦理文化规约;其二,表现西汉王朝本位意识;其三,记录先秦历史发展印记;其四,显示人物语言和物件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史之有评,由来已久。如果寓褒贬于记事分寸之中也算是一种评论的话,那么,自有史以来就有史评;如以编史者正面使用论评文字才算,那么“太史公曰”是个开端,后代相继承袭,很有发扬光大之势。研究《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了解司马迁对我国史论发展的贡献,批判地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繁荣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史记》有不少地方描述、评写了历史上的女性人物。笔者认为 ,司马迁笔下的女性人物对全面了解 ,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和历史或全面认识、评价司马迁和《史记》,均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的《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记》,见《汉书·杨恽传》;或称《太史记》,见应劭《风俗通》卷二;或称《太史公书》,见班彪《略论》和王充《论衡》。司马迁马书时也常用“史记”一词,如《周本记》中有“太史伯阳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左丘明国孔子史记”,《六国年表》中有“史记独藏周室”。可见“史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作者关于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1982年第2版)的读书札记,共11则,指出了该书在校勘及标点方面的若干失误。  相似文献   

17.
虽然此稿是谢先生生前拳最后修订的手稿,无论就引文、译义、排列方式等不无斟酌之处,但考虑到原稿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仍不失工具性的参考作用,故本刊决定先按原样连续发表,征询各方意见,供后组织整理时之参考,并以此作为对谢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某重点中学开出人文素养类课程,其中“《史记》选读”,莘莘学子,无一选择。同样夭折的,还有《红楼探幽》和《诗词赏析》……《史记》遭遇“0选择”,表面上看,是“高考指挥棒”在作祟,其实,还有一支更深沉的“指挥棒”在“导向”。8年前,18集电视连续剧《司马迁》拍成,为了吸纳广告,编剧、导演找了数十位企业家,然而无一知道“司马迁是何人”,因此也无意掏腰包,弄得《司马迁》差一点胎死腹中。企业家的不知司马迁和学子们的“《史记》0选择”并非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示范”,对于莘莘学子,难道不是一支更沉沉的“指挥棒”么?但这毕竟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史记》在语言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史记》在语言方面取得的成就标志着我国语言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史记》的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者叙述性的语言,一类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从数量上讲,作者叙述性的语言占较大的比重,是作品的主体。人物的语言虽然不如作者叙述性语言的数量大,但在《史记》中也占有一个不小的比例。它在突现人物性格,表达作者观点,表现作品主题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史记》比喻成一幅质地优美,构图精湛的绵绣,那么,作者叙述性的语言便是这幅绵绣优美的质地,而人物的语言则是这幅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我国古代文学家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活生生的典型形象,如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吴用、粗鲁可爱的张飞、李逵,奸诈无比的曹操,胸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的明君刘备,等等。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典型形象中汲取教益,得到鼓舞。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不朽的典型,很多都可以从历史著作《史记》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诸葛亮很象张良,或者说是张良、陈平、韩信与萧何等人的集中概括。人们谈到张飞、李逵,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