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对学生进行“三个主义”的教育,加强民族优育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德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这些都与学校德育的内容紧密相关。同时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科教学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和谐统一,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校本课程开发,这些又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提供了有力的实施平台。  相似文献   

2.
刘正松 《科学咨询》2005,(12):19-20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构建21世纪新的课程体系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切实措施,是课程体系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课改的核心的目标--课程功能的转变,从传统的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在课程内容方面,加强了德育教育和人文教育,注重学生社会生活和实践,学生个体体验和知识更新.面对这一要求,发挥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施行新的育人方略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评价体系、教学方式、教师的角色、教育理念以及课程的形式、机构和实施机制等各个方面.按照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知识与能力并重,方法与过程并重,注重学生的情绪、态度,价值观.要求我们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中学语文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4.
学校通过以"改进学校德育方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研究,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构建了学校德育新体系,探讨出我校德育管理新模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莹 《科学咨询》2023,(1):211-213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既承担着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承担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就必须从“课程思政”的视阈下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课程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如何将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进行融合,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改革的意义、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法,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是德育资源的创新者 历史和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材料。教师应由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利用者转为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实施时,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成长,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呢?笔者就亲身体验的地理课堂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法,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一、教师是德育资源的创新者历史和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材料。教师应由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利用者转为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创新者。第一,开发课程德育资源。在实施新德育课程中,教师应由课程的使用者转为创新者,把新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作为新德育  相似文献   

10.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同时,借助化学史的教育功能来贯彻和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物理课堂教学涛声依旧: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价值观;重智商,轻情商。这种功利教育给物理教学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对物理学习无兴趣,学习困难,不仅知识、技能学习效果差,更无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爱因斯坦说:“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下面我就高中物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内涵,教育意义和培养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是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阐述化学课程的价值,构建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重整了化学课程内容.强调化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潜力.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革新了教学观念,改变课程内容过于偏重学科知识的倾向,努力改变过于强调学生“讲、记、背、练”的机械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些对整个学中化学教育乃至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填鸭教学,而忽视文化情感探索等人文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入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新课改,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有些变化.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的接受.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一、基础教育艺术课程整合化呼唤复合型师资 基础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冲击、挑战、刷新着传统教育模式中陈旧、落后的观念,展示了"科教兴国"的迫切愿望和卓越雄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本和纲领性文件,传递着教育的深层理念.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观念的转变及由此生发开来的教师素质、学习方式、资源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系统的、全面的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六大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其中一大亮点是整合课程的大力提倡.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他们成长成才指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需要构建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学模式。本文主要阐述了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加强思政教育与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立 《科学咨询》2008,(16):88-88
传统的教学观是,老师为主体,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人们常说,政治,政治,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记住书中的知识就能考出好成绩.新的课程改革使政治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学生需要用政治教材中的观点、理论自己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从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感观.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条件和资源无处不在,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二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和体验并接受教育.三是狠抓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和一草一木都成为育人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升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因此,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抓好小学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爱心可以温暖人心,使社会充满浓郁的人情味.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学习.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爱心就会形成美德."教育的革命"是我们的梦想,"课程改革"是我们的机会,作为成千上万的负有责任,充满激情的教育工作者之一,在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我也在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唐红川 《科学咨询》2004,(18):41-42
建国以来,我国曾有过多次课程改革,但终因缺乏从总体上研究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问题,因而收效不大.自80年代中期起,国内学者开始把课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把课程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加以系统的探讨.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当今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现状中,主要集中在生物教材的发展和改革趋向等问题的理论探讨上.赵占良、叶佩珉(人教版教材编写者)认为高中生物教材改革,应对生物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要求在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教育目标中做出相应的变革,应当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而且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应用,还要了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