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和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根本途径两个方面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实践教育相结合的问题。说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加强青年大学生政治观教育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从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观的特点和表现入手 ,论述了以江泽民“讲政治”理论为指导 ,加强青年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斗争 ;树立大局意识 ,维护中央权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的政治观教育 ,培养政治合格的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女子院校是专门为女性提供高等教育的特殊的教育机构,女子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特色,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演进发展的规律性.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探析女子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和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对培养女性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 ,本文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情理相融的教育方法 ,对于“两课”教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平台,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虚拟社会实践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开放性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教育知识的缄默性以及教育环境的生态性.为适应这一形势,我们必须通过优化教育队伍,丰富实践形式,推动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互动机制的建设,从而更好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激发优秀朋辈群体的示范、感染、激励和引领作用,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特殊价值。从价值逻辑看,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是深化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张的客观体现,是延展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实需要,是促成三全育人格局的实践所需。从理论逻辑看,发挥大学生朋辈影响力有着深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依循:人的本质理论是其根本学理依据,内隐学习理论是其主要学理支撑,群体参照效应是其重要学理参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则为其夯实了现实基础。从实践逻辑看,搭建平台和有效激励可为发挥朋辈影响力铺平实践之路,开辟长效之路,保证朋辈影响力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文章就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问题 ,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改变政治思想素质的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相应原则,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互动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意义、目标和作用入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互动的实效性,如何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的长效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互动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需把握的原则为教育原则、自主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如何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为我国的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了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在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中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利用特色活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个人品质,同时在讲座、精品课程中充分利用名师名家的"榜样"效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高校篮球运动课程同样蕴含着深刻的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篮球运动的哲学规律、技术阶段的变化特征以及竞技水平的提高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高度契合;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篮球技术中丰富的引申含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篮球技术背后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精神,引领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篮球运动课程可以凝练出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究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育人要素和思政元素,教师采用不同的融合方式和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充分发挥高校篮球运动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尽管课余有一定的时空 ,但课堂则是最主要的阵地 ;尽管各类政工干部在教育中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教师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强调这些观念 ,并以此为导向 ,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内涵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有效路径。文章认为要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使辅导员真正的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够踏实工作,奉献青春,就必须走一条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目标,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的价值认同;以"如何培养人"为重点,创新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向;以"为谁培养人"为最终效度,夯实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6.
虚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二重化了现实世界,使原本单一的现实世界分化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使青年大学生原本不定型的世界观受到冲击。更新观念,培养和增强网络意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力量,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崭新的使命和任务,同时“00”后也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迫切需要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来应对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高质量发展要筑牢思想根基,突显政治性、思想性和时代性;要强化职业素养,练好基本功,强本领、补短板、植情怀;要坚持发展保障,科学选配、立体培训、精准激励,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专业的业务能力、更主动的行动自觉为高素质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师必须实现增量教学向优质教学、智力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主导教育向主体教育转变;大学生必须实现由消极被动向相对主动、积极主动转变,实现由认知层面向信念层面、实践层面转变。通过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努力,实现5个层面动力作用的提升,即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力、培养大学生的鉴别力、塑造大学生的协作力、拓展大学生的行动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囿于学校相对封闭的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速度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而作为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新载体的公益实践活动,对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