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元明清时期的文学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清三代 ,是古代文学目录学取得重要成就的时期。元代最值得注意的是马端临别具特点的《文献通考·经籍考》之集部和钟嗣成的戏曲文学专目《录鬼簿》 ,《录鬼簿》的出现对明清戏曲文学目录的繁荣产生了直接影响。明、清两朝 :史志目录如《明志》、《清志》等 ,均继续设有集部著录文学文献 ;种类繁富、数量众多的私人藏书目录 ,不仅大都著录文学著作 ,还载入许多为官修、史志目录所不载的白话小说和戏剧作品 ,弥补了正统目录的不足 ,反映了古代文学目录的新进展 ;专科、专题性的文学目录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如不少专集一书之篇目或引书的目录、专录学者个人著述的著述目录等 ,都很有影响 ;而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章学诚对目录学的理论探讨和《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空前丰富的文学文献著录及其体例完备的类序、提要等 ,更是这一时期文学目录方面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从目录学名著看宋代目录学的成就--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为考察对象,总结其图书分类、著录内容、著录方式的特点,突显其目录学贡献,推演其作为目录学名著成为后世"撰述之式"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
也论《新唐书·艺文志》张固也《新唐书·艺文志》是北宋欧阳修等编撰的一部很有特色的史志目录。现代学者王重民认为:“《新志》各类的‘著录’和‘不著录’,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已经开始了清代补史艺文志的作法和意义,这在我国目录学史的发展上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4.
杨氏海源阁以收藏宏富精善而著称于世,但其主人不惟收藏,对藏书亦勤于整理研究,编目著录,尤其是在目录学方面,颇有创获。杨氏在编目时于各个环节上突出版本特点;通过类目设置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强调编年目录的重要性。杨氏在目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建构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 私家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官修目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推动着目录学事业的发展.私家目录始于南朝宋王俭的《七志》和梁阮孝绪的《七录》,隋唐继有所作,至宋、明两代,达到兴盛和繁荣阶段,使私家目录在参考使用价值上,有的和官修目录并行,有的在著录分类与考订的方法理论上提出了新的见解,这在目录学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改革布新的作用.一、首创版本著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私家目录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兴盛,对中国古代目录学作出了不可或缺的探索与贡献。他们或从目录分类的体系入手,或从目录学理论上总结,或从目录的内容着眼,不一而足,都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增添了能动力。中国古代目录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除官修目录和史志目录外,也与私家目录的学术成就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医学与目录学发达,医学目录有一定发展。明清私家目录数量多,水平高,在医学文献著录等方面有很高成就,著录丰富,分类合理,提要翔实,反映明清时期的医学目录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目录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中国地方志目录源流、类型、著录形式及其著录方法。在回顾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目录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这两个时期的方志目录学成就作出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共著录"小说"42种,通过对这些"小说"书逐一考查,厘清其著录的正讹,并结合中国正史各《艺文志》与《经籍志》中"小说"著录情况,对先后成书的《隋志》、《见在目》、《旧唐志》、《新唐志》等重要史志的相关著录进行类别的比较,探究日本目录学著作中的"小说"观念与中国史志中"小说"观念的关系。《见在目》体现的"小说"观念,较为贴近《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并以此为标准独立发展,而偏离《新唐志》为代表的析"杂传"入"小说"的宋人"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10.
《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第二部完整的史志目录,在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远览马史、班书,近观王阮、志录”,最终完善并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它的序可用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其首创的挟注体例起到了“存今书,考亡佚”的双重作用;另外,其对部类的调整和界义为以后的目录学著述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相似文献   

11.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具有下列意义、功能和特点:顺应国际趋势,适应我国社会科学评价的客观需要;设计思想先进,系统目标明确,数据结构合理;系统功能强,较好地实现了引文索引的两大基本功能;系统性能好,引得深度大,检索效率高,使用方便;认真吸取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它是我国社会科学信息查询和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绩效定量评价的一种必要的大型工具,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发展观既是邓小平理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它诞生于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它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问题,具有鲜明的全面性特征;它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通俗性特征;它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14.
与时俱进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我国加WTO ,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向 :逐年大幅扩招 ,呈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发展的趋向 ;从政府行为逐步转到强化市场行为 ,呈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市场化发展的趋向 ;从政府办学格局转变到多元化办学格局 ,呈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更加切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5.
消失的媒介:农耕时代民间年画的功能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播载体的角度看,民间年画是农耕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娱乐生活最普遍的一种印刷媒介形式.中国古代民间年画的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是同一的,同属一个社会阶层,处于同一生活氛围,有着共同的文化意识和审美取向,所以,在农耕时代民间年画作为承载和阐释社会精神的先进、廉价而又实用的传播媒介,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它不但广泛而深入地传播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等,而且有效地发挥了其调节社会关系和教化宣传的媒介功能.作为印刷媒介,年画创造了农耕时代人类传播史上的文化奇迹.虽然,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和工业文明的兴起,民间年画已经失去其大众传媒的地位和功能,但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年画仍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端于民法,并逐渐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指超出正当界限的权利行使为法律所禁止。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道德准则的法律化;是衡平性规定;它源于诚实信用原则,并发展为独立的法律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发挥着指导立法、司法以及权利制度实践的重要功能,而且通过对权利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权利行使这一领域实现人际关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妇女问题既具有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问题研究》以中国古代小说为基础材料,对中国古代女性的不幸命运和涉及女性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全面、深入的评述和研讨,具有以史为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巴蜀散文史稿》属于地域文化涵盖下的文体发展史研究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厚的文化内涵、较高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巴蜀散文史的研究 ,前的未有 ,故本书无疑是开创性的成果 ,填补了学术空白 ,开拓之功 ,实不可没。本书特色鲜明 ,意义重大 ;“史”线清晰 ,资料详实 ;持论公允 ,观点稳妥 ,是对巴蜀文学和巴蜀文化研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考试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考试以她特有的方式对中国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对考试制度的历史进行历史的剖析和研究,有助于对考试的现代发展趋势及改革进行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郑板桥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富有写实精神,表现出热爱自由、崇尚自然、反对压迫的自由精神和关心民瘼的民本思想和平民意识,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