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刘英杰 《社区》2012,(5):51-52
“老象牙在保存和收藏的时候都会产生裂纹,但这些裂纹不算瑕疵,可以称之为‘笑’。”朋友见我挑剔这件明代象牙佛摆件上布满的深浅不一的裂纹时,便这样不慌不忙地给我“上课”。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临终前的三笑,一是她真实感情喷发的傻笑,二是对扼杀她自主婚姻的封建宗法势力的冷笑,三是表现了与之心心相印的贾宝玉的苦笑。三笑意味着她痛苦的醒悟,也反映了她的绝望和视死如归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4.
"空间"意识是指引编辑实践创新的重要意识,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以"联合策划"这种重要编辑实践创新形式为例,需要揭示编辑实践创新本质有"空间化"内容,它是证明编辑实践创新需要空间自觉的深层理论基础;需要指出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发生的现实条件性,它是说明以空间自觉指引编辑实践创新为什么在当前得以凸显的前提;需要归纳出既具有空间内容又促进了编辑实践创新的"开放"意识、"跨界"意识、"重构"意识等。要实现编辑实践创新,必须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必须在不同的学术生产空间进行跨界;必须在新的编辑空间中对学术生产主体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5.
《祝福》中祥林嫂及其周围人们的“笑”,是鲁迅先生用沉重的笔蘸着祥林嫂的血和泪写成的,展现了祥林嫂的性 格特征和其必然的悲剧命运。这些“笑”是作者的客观描绘,揭示出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作家历来都十分注重锤炼语言 ,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耐人寻味的佳作 ,是因为他们用词考究 ,生动准确 ,特别是极富感染力的动词的运用。英语也不例外 ,英美作家他们善于根据典型环境 ,通过恰到好处地遣词造句来表现典型人物的动作 ,从而达到刻划典型人物性格的目的。本文拟就英美作家描写人物和事物最常见的几个动词做尝试性的窥探。一、各种姿态的“笑”人因情绪或性格不同 ,“笑”的姿态也会有差别。光有“smile”或“laugh”无法表达这种差别 ,文学家们能从词汇花园里采集到最美的花朵 ,而使文章妙笔生花。如 :1、Histormentorssetofftowards…  相似文献   

7.
建安文学分“汉音”和“魏响”两个发展阶段.曹丕在建安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中心位置,既是“汉音”的继承者、发杨者,又是“魏响”新风的开拓者.曹丕的文学创作,兼备“汉音”和“魏响”的特色,最全面、最集中地体现着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因而曹丕实为建安时代最富代表性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8.
论《聊斋志异》中的喜剧性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聊斋志异》中的歌颂性喜剧和讽刺性喜剧 ,因其丰富新颖的内容、主题和艺术技巧而表现出一定的近代人文、理性、幽默色彩 ,显示出我国古代喜剧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庞大深厚的体系,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洋节日"搭乘西方文化的快车迅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所以,在当前"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不但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实现传统节日文脉精华的传递,还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通过现代化的调试,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学界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史的研究或对乡村建设运动本身就事论事的研究层次,本力图把梁的乡村建设思想放在近代中国国家构建与社会转型的宏大背景中,侧重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理论的视角对其展开讨论。首先详细分析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主要代表作《乡村建设大意》,进而突出梁漱溟乡村建设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两项即“农民自觉”与“乡村组织”。在引入国家构建理论之后.本认为星火燎原式的“乡村组织”意在化育独立成熟而拥有自身公共空间的中国社会.而由知识分子引发的“农民自觉”便于提供一种足资构建现代国家利用的化形态,这亦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精义所在;并在末试图指出梁乡村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美学观之一是"诗可以怨",并把它看作是"历代文学主流",他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成功的、重要的作品极少是"歌功颂德"的。因此,古人把"诗可以怨"作为检验作品优劣的标准。钱钟书的"诗怨"说中还集中揭示了"怨"诗中的人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内涵。钱钟书先生对喜剧没有专门论述,但却重点论述了决定喜剧价值的"笑理",钱钟书先生认为:"不亵不笑""、亦尚中笑理"是"核心明确而边围含混"的朦胧区域,它是审美快乐的最佳境界。"尚中笑理"的笑的艺术作品不管经过多长时间的推排,都不会丧失笑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哲学自觉是一个政党思想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而 “存在论” 自觉是哲学自觉的思想前提。 中 国共产党从接受马克思主义起, 就注重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并逐步构筑起自己的 “存在 论” 基础。 马克思通过 “存在论” 革命开启了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的新的哲学范式; 中国共产 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和认识工具,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哲学自 觉;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血脉, 承袭了一百多年来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传统, 不断推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当代实践内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进一步增强 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 “存在论” 自觉。  相似文献   

13.
张鹰 《百姓生活》2012,(9):25-25
●没有亲眼所见,就不用急着用你的嘴巴来证明。 ●对不知道的事,直接说“不知道”才是最轻松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势必也或多或少地冲击着大学校园诚信。大学这个"象牙塔"如何守望校园诚信,发挥"象牙塔"的文化引领和示范功能,是每个校园人值得深思的沉重命题。从文化自觉视角探究大学校园诚信的本真,以期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客邮”是带有鲜明殖民性与一定进步性的邮政机构,其在信息传递、物品传送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客邮”文化。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根基,将“客邮”文化与文化自觉放在同一时代背景、同一研究视角下,审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对于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蒋庆先生认为“读经”运动在于培养文化自觉,以培养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但笔者从能否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能否达到对自己文化的自觉认同、能否具备文化的世界眼光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认为“读经”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运动,而只是“文化自尊”的反映。笔者同时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早日从文化自尊走向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一笑”取乐脂批的辨认、流露出的情感趣味和其认读价值三个方面,对脂批中独特的“一笑”取乐批作了简要论述,指出:这些批语表露了批者的爱憎情感和审美趣味,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方面对此类批语作出正确、公允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关于现代汉语不+NP和很+NP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比较,说明二者都具有强化语义的作用,是两个意义相对的结构,但是在使用中具有不对称性。文章还对二者在使用上的不对称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9.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的概念是针对人的审美直觉的程度而设立的 ,在美的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往的彝语语法学者习惯用汉语语法来套彝语语法,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汉语“不”在彝语里就是“ap”的意思,彝语“ap” 在汉语里就是“不”的意思;因此,汉语“不”和彝语“ap”的用法完全一样。因为汉语“不”是副词,所以彝语“ap”也是副词。但 是,通过比较分析,汉语“不”和彝语“ap”的词义、词性和用法异大于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