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文 《中外书摘》2006,(8):61-61
创新并不复杂,但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呢?心理学家对20岁-45岁的成人进行了创新能力测验,结果只有5%的人合格,但随着年岁的下降,创造性越强,5岁的儿童中,具有创造性的人竟然高达90%,它表明人的创造性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抑制而已。常规性思维是遵循现存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思维,重复前人、常人过去已进行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2.
时光  浏泓 《现代妇女》2005,(9):46-48
三十岁被公认为是女人一生中最具性感、魅力无穷的时候,她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浑身上下散发着母性的光彩,她凭经验可以善意地哄哄正处于爱情烦恼中的男孩和女孩,可以富于耐性地哄哄性情越来越怪僻的老父老母,可以充满智慧地哄哄她调皮的孩子,还可以温柔地哄哄在外面拼杀奋斗的男人……可是,每当她寂寞无助时,谁会来哄哄她——女人三十岁,大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也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和社交圈子。这个阶段的女人已到了不应该让人哄的季节。可是偏偏女人生来就有被宠爱的要求,并且与年龄无关。于是会有很多三十岁的女人在热闹的背后,产生莫…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由新华同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5岁;说她“特别”因为她是一个缺了10个脚趾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  相似文献   

4.
文武 《老年人》2006,(3):55-55
李妈妈的晚年生活令人羡慕,儿女个个成材,有房有车有地位,而且对母亲很孝顺。她自己每月还有千多元的退休金,想干啥就能干啥。儿女要为她请个保姆,但李妈妈坚决不肯,嫌家里多出一个外人碍手碍脚,只同意请钟点工每周搞一次卫生。照理,李妈妈无忧无虑,每天都会快快乐乐。然而,她不觉得快乐,反而感到很失落。她原是小学教师,36岁就守寡了。丈夫去世那年,长子11岁,女儿3岁,小儿子2岁。要强的她既忙工作,又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什么都没耽误,惟独耽误了自己。曾经多少人劝她再婚,她都一概拒绝。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不想让孩子受委屈。艰难的生活,养…  相似文献   

5.
在上个世纪初期,昆明甬道街72号开着一家名为"成春堂"的药店。这个药店的老板叫聂鸿仪,此人医术高明,口碑极佳。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娶了一位妙龄的傣族姑娘为妻。这位傣族姑娘生来冰雪聪慧,记忆力惊人。她17岁嫁到聂家,仅仅几个月时间,就能熟记药店  相似文献   

6.
去年十月,由新华网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 说她"特别"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只有15岁;说她"特别"因为她是一个缺了10个脚趾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  相似文献   

7.
正长久昏迷,突然苏醒后,忘记了很多从前的记忆……这种在影视剧里才能见到的"桥段"就发生在哈医大一院病房里。患者是名女孩,21岁的她,身高1.67米,体重只有50斤。入院前,她曾"自杀式"减肥,每天只摄入正常人所需能量的1/3,医生说她活下来就是个奇迹。她的脑组织如同60岁的人一般没有弹性,脑出血让她陷入长久昏迷……  相似文献   

8.
阿莲  刷刷 《现代妇女》2008,(11):40-41
曾经,她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是恨全家人的。她在家中的地位也尴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老二。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还要生,结果,她还是女儿,父亲就有些恼,动过送人的心思,是母亲拦下了。后来,又生了弟弟。  相似文献   

9.
她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一个50岁的男人还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她比他小20岁。30岁的她像花一样,虽然开败了,可还是美丽着。家乡的人都以为她傍上了大款,只有她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男人。他只是普通的男人,黑丑,一口黄牙,媒人当初说的时候没有这么说,只说是个过日子的人,当年因为家庭成份高耽搁了,一直没找上媳妇。说男人富着呢,改革开放后靠手艺富起来的。过来后才知道他的手艺是在外边吹风淋雨修补破鞋,再加上男人长得难看点,这让她有种上当的感觉。回去,已经没有退路了,婆家人叫她丧门星,说她克死了她的丈夫,其实是她丈夫喝多了酒和…  相似文献   

10.
湖南橡胶厂宿舍里,住着一位102岁的老寿星,她的名字叫李连英。我到她家拜访时,她正在织着毛衣。老人个子不高,只有1.40米左右,但视力很好,且行动自如,脸上居然看不到明显的皱纹,一点龙钟老态都没有。但老人有些耳背,和她交谈得扯开嗓门喊。老人现在与三儿子一家同住,她性格温和  相似文献   

11.
和李家明结婚七年,终于感觉到厌倦,因为有些人适合做丈夫,有些人适合做情人,可惜李家明两者都不适合,他最适合的就是做我的朋友。李家明说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会熨衣服、烹调,会煲30种以上的汤给我喝,但我不快乐,我要的不是这样的爱人,他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喝了,什么味道也没有。幸亏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儿,三岁的她已经知道怎么哄我开心了,只有看到小女儿时,所有的烦恼才会稍稍减轻,因为她长得太像我了,弯弯的眉毛,小小的嘴唇,完  相似文献   

12.
爱情觉醒     
冷战了一个月之后,彼此都有些倦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终会厌倦的吧。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不再守在她的单位门口,急切地从涌出来的人群中搜索她的身影;什么时候起,她不再听到他上楼的脚步声就心跳加速,迫不及待地跑出去为他开门……日子就像一只漏斗,不经意间漏走了激情和甜蜜,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疏离了。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些忏悔,只是忏悔;但有些忏悔,却最终变成了爱和救赎。她,是一位普通的单亲母亲,却被所有认识她的人称为"天力妈妈";她还活着,却为自己建好了一座只有生年、没有卒年的空墓;她散尽半辈子的钱财,出画册、写书、拍电影、创办单亲妈妈公益基金,给予单亲妈妈以及她们的孩子最得力的帮助;她的世界没有黑夜和白天,只要别人有需要,她就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路上,就连高速公路上的交警,见到她都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4.
不快乐有很多理由,但快乐只有一个理由,只要你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那么,就能快乐地享受生活。这是我听到的最快乐的故事——一个62岁的老太太,带着83岁的老母亲去旅游。两个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乘飞机去远方的城市玩。这个在我们看来很不普通的老太太,是位退了休的职工,闲时扭扭,秧歌、跳跳舞、看看报、读读书。她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老人,她和孙子一起唱周杰伦的《双截棍》,她和老伴一起驾车去旅行,看到自己落后了,就去学电脑。人家问她年龄,她总是笑着说:"26岁。"其实,她已有62岁。  相似文献   

15.
对微循环女专家"修瑞娟"这个名字,也许40岁以上的人都会有些印象,因为她曾是一个时代的科技明星。她潜心微循环病理生理及生物医学工程研究40余年,硕果累累。因为在微循环研究上的卓越贡献,她成为中国女科学家在世界科研领域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转眼我已经是78岁的人了,有些事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有些事无论时间怎样推移都无法忘记。老伴叶翠兰是江苏人,温柔、贤惠、能干,我们结婚时条件非常艰苦,她既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可她从不计较。我说:“如果你不习惯就回老家吧。”她对我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相似文献   

17.
17岁的她     
17岁,一个尚处幼稚的年龄。17岁,也是一个危险的年龄。17岁的她,正承担着生活的不言之重。她从小便知道,她的一生,靠的只有自己。她时常在猜测,她的余生,会是什么样子?曾几何时,她是个爱哭的女孩子,那是因为她年幼无知,加上她的孤苦无依而造成的内心恐惧,她害怕突然间她会像爸爸一样长眠而去,所以她选择哭的热烈,哭的忘怀。弹指间的灰飞烟灭,17岁,她就知道偷窥生活,洞察人民的生活手段以及生活方式,以此来学会自我保护和  相似文献   

18.
冷战进行了一个月,彼此都有些倦了。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终会厌倦的吧。是什么时候起,他不再守她的厂门口,急切地从涌出来的人群中搜索她的身影;什么时候起,她不再听到他上楼的脚步声就心跳加速,及时地为他打开门……日子就像一只漏斗,滴滴答答,漏走了激情和甜蜜,剩下的,就只有冷漠和疏离了。他想离婚,但是总下不了决心。当初也曾痴狂地相亲相爱的,如今真  相似文献   

19.
下岗女49岁走上打工路.谌雪花感谢打工。虽然她49岁才走上打工路,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三个月。1996年,谌雪花遭遇下岗。这一年,谌雪花的丈夫也离开了工作岗位。两人的收入加起来不足300元,还常常不能按时领取,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在家折腾了几次种菜、发豆芽的小生产之后,谌雪花一家还是没有走出困境。1999年8月,谌雪花毅然离开安化去长沙打工。这一年,她49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对面的楼上,居住着一个老人。每天早上上班,都可以看到她一个人在楼前的草坪上散步。据说老人已经八十岁了,一头银丝、满面沧桑。她的腰有些佝偻,走起路来总是颤巍巍的。知情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可敬的人。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时候,她嫁给了一个男人。像很多人一样,她生活幸福(虽然日子很清苦),给这个男人生儿育女。那段时间里,一家人男耕女织,保持着旧中国的生活方式,倒也其乐融融。好景不长。一九四七年的某一天,她的男人在赶集买东西的路上被国民党的部队抓了壮丁,与很多人一样被驱赶到了战场上。不久以后就没有了丈夫的消息--当时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