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壮族对于火的崇拜及其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钻木取火"的神话传说,"添灯节"、"火把节"、"跨灯梯"、"踩火筒"以及在丧葬、农耕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有关火的种种禁忌,都充分体现了壮民族的火崇拜文化。壮族对火的自然崇拜,以对生殖和农耕的祈求为主要内客,以巫术为其实现手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而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更是把摩擦生火视为"人类历史的开端"。确实,火对于人类而言,其作…  相似文献   

2.
近代西藏特殊家庭婚姻种种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巴霍芬、麦克伦南以来,由摩尔根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人类婚姻家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科学地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婚姻家庭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群婚制是与曚昧时代相适应的,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以通奸和卖淫为补充的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并进一步证明这是一条一切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遵循的自然规律。恩格斯在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  相似文献   

3.
徐长恩 《民族研究》2023,(4):1-19+135
以国家为中心,围绕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近代民族主义视域中的民族国家,归之于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范畴。近代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主义的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发展不平衡伴随着民族主义,使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往往成为导致国际关系乱象的源头。“国家利益”使民族主义更加错综复杂化。基于立国、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视角,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民族国家所持的“弃短取长”立场,为我们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国家,国际秩序与经济全球化等命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民族问题就是同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直接相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括,它表现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从历史上看,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整个社会现象的组成部分,民族问题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立自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从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看,有其自身的历史规律,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历史;同时,它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同整个社会及其它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结合视  相似文献   

5.
董强 《民族研究》2023,(5):1-9+13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深刻地辨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也是“革命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在现代社会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革命性,对现代世界体系具有建构性。中国共产党曾使用“伟大的历史的民族抗战”话语。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自强不息、救亡图存,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快速发展后,中国已成为改变国际关系对比格局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笔下“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念之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征程中得到不断实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论断,深化了中华民族作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论内涵。“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问题是一项治国之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民族问题理论的研究,受到中国以及世界各国众学者积极关注和探索。我国当前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追本溯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问题理论起着基础性、奠基性的作用,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波兰民族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有关波兰民族问题思想的剖析,以及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探究,旨在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对波兰民族问题理论的思维和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探析马克思、恩格斯波兰民族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一项治国之策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民族问题理论的研究,受到中国以及世界各国众学者积极关注和探索.我国当前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追本溯源,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问题理论起着基础性、奠基性的作用,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波兰民族问题的关注与研究是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有关波兰民族问题思想的剖析,以及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探究,旨在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对波兰民族问题理论的思维和方法,并结合当前中国实际探析马克思、恩格斯波兰民族问题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著名论断。对这一论断,马克思在不少著作中特别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作了非常深刻而精辟的论述。可以说,它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三者结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论断,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伟大贡献。适值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一科学论断,无  相似文献   

9.
社会进化的辩证法这样就引导我们去考察为什么其他人也反对摩尔根,为什么这些会变成现代社会学中如此有力的一个因素,而且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名字有着特殊的联系。1884年2月16日,恩格斯给考茨基的信说:“在论述社会的原始状况方面,现在有一本象达尔文学说对于生物学那样具有决定意义的书,这本书当然也是被马克思发现的,这就是摩尔根的《古代社会》(1877年版)。马克思曾经谈到过这本书,但是,当时我正在思考别的事情,而以后他也没有再回头研究;看来,他是很想回头再研究的,因为根据他从该书中所做的十分详细的摘录中可以看出,他自己曾打算把该书介绍给德国读者。……假如我有时间,我倒想利用马克思的札记来把这些材料加加工”。  相似文献   

10.
纳尔逊·格拉本(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人类学系):弗鲁埃尔-洛班的论文(《现代人类学》第20卷第341—348页)表明,俄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家最近展开了关于他们一成不变的进化理论的辩论,他们中的某些人进而对母权制在先甚至母权阶段是否存在提出了疑问。弗鲁埃尔-洛班还试图改变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对那个阶段给予肯定的论断,认为马克思“含蓄地” (这个词经常出现)表示过对这一提法的多次批评。我坚持主张,社会主义学者由于“要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理论”才发动了对母权  相似文献   

11.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天火,同时把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而他自已却被牢牢地钉在了高加索山顶的峭岩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国内学者一致认为是从使用火时开始的。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一方面为人类烹调技术多样化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使人类产生了釜甑等烹任工具,从而饮食文化也就初现睨端。据考古发掘,中国早在“山顶洞人”时就已能人工取火,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端较早。其发展大致分为原始社会。先秦、秦唐、宋元明清等四个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初始阶段。当时人们(以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仰韶、河姆渡等文化为代表)已学会种…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氏族制与原始时代其他社会结构的相互关系问题,首先是与公社和家庭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原始社会史上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氏族组织是普遍的,是人类发展一定阶段上必然产生的一种现象;另一种观点认为,氏族不是普遍的,它只为人类的某些群体所特有,而且这些群体不一定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先是摩尔根,而后是恩格斯发展了第一个观点。恩格斯写道:“氏族在蒙昧时代中级阶段发生,在高级阶段继续发展起来,就我们所有的资料来判断,到了野蛮时代低级阶段,它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第一次给作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人类的发展以唯物的解释,在那个过程中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最终将被另一种所代替。在资本主义越来越表现出衰退征兆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下述结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胜利,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先声。恩格斯指出:“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达到繁荣昌盛的国家里被战胜的时候,只有当落后国家从这个实例中看到‘这是怎么回事’,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然而那时它们的成功则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性的合作事业中,按照他们之间的某种分工,阐明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的任务主要落在了恩格斯的身上。因此,恩格斯在研究原始社会史方面的贡献,就比马克思在同一领域内的探索更为世人所知。恩格斯的一系列著作,诸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关于原始社会史的基础。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工是在统一的创造性活动范围内进行的,几乎每一部著作,不管由谁执笔,都是他们两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在原始社会史研究中,情况也是如此。在这方面,只要引证下列事实就足以明白:《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恩格斯在相当大  相似文献   

16.
在民族形成问题上,具体地说在民族形成的时间问题上,我国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少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与列宁、斯大林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而列宁和斯大林却说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那末,对马、恩、列、斯的论述究竟应当怎样认识呢?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基于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古代社会》而作。一方面,《起源》是恩格斯为了完成马克思未完成的遗愿;另一方面,是恩格斯将马克思与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进一步地论证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摩尔根研究价值的肯定。本文以《起源》为文本,研究恩格斯在其中所表达的民族思想,探寻在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时期恩格斯对民族、民族起源、民族形成、民族发展、民族前途的理解。这对目前更好地理解民族本身、解决民族困惑、梳理民族思想、丰富民族理论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研究中,现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关系“是和德国古典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或英国古典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一样”,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主要来源。”果真是这样吗? 一列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特别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马  相似文献   

19.
以波普尔对历史主义的批判为视角,我们发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充分体现了波普尔所谓的历史主义。恩格斯这本著作在马克思《古代社会》笔记的基础上借鉴当时人类学以及历史学研究成果,反映了历史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基于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古代社会》而作.一方面,《起源》是恩格斯为了完成马克思未完成的遗愿;另一方面,是恩格斯将马克思与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进一步地论证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也是对摩尔根研究价值的肯定.本文以《起源》为文本,研究恩格斯在其中所表达的民族思想,探寻在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时期恩格斯对民族、民族起源、民族形成、民族发展、民族前途的理解.这对目前更好地理解民族本身、解决民族困惑、梳理民族思想、丰富民族理论以及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具有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